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女翻译官被糙汉醋王宠翻了 > 第233章 ——7.1

八零女翻译官被糙汉醋王宠翻了 第233章 ——7.1

作者:步洗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54:13

“事出反常必有妖,太顺利了反而……”,霍青山凝眉,“钱雪不会那么轻易把命门彻底暴露出来。”

陆枫也陷入了沉思,“那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情报是假的?”

默声了好一会儿,霍青山才缓缓摇头,神情依旧严肃,“情报是真的,只是给我们情报的那个人未必完全了解钱雪。”

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莫过于此。

是人都有软肋。徐鹏刚的软肋就在于“用人不贤”,像陈彪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还能一直留在身边委以重任,他注定会失败。他疑心病太重,因而过分看重忠诚,可手下的人徒有忠心却没有能力,这是愚蠢,在这一行,犯蠢就等于找死。

聪明一世,败在了糊涂一时。

而钱雪的软肋就在于她狠,但是不够狠。没有人性,却唯独残存了一丝母性。凡事怕就怕这种,无限逼近极端,但又没做到真正的极端。对待绝大多数人,手段残忍至极,杀伐果断,这样极易招惹仇恨。可浑身长刺的背面竟留出了一小块软肉,只能祈祷永远不会被人发现这条“小尾巴”,如若不然,迟早会被人推下地狱。

这个耐人寻味的地址和日期既然能够传到陆枫手上,大概率不会是空穴来风,有枕边人想要借刀杀人。

可话又说回来,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那个位置,八风不动多年,也一定都有过人之处。

徐鹏刚足够谨慎,心思深沉,所以赤狐一度命悬一线,而他也差一点逃出生天。

至于钱雪的过人之处在于哪?

还有待探索。这些年她一直身居境外,行踪隐秘,鲜有直接交锋,陆枫一行人对她知之甚少。

而这一点也正是霍青山和陆枫的软肋,他们不够了解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倘若是雾里看花、管中窥豹,即使智者千虑,也难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次的追捕行动,霍青山再清楚不过,这是他最佳的机会,甚至是唯一一次机会。错过这一次不是要不要再等上一年的问题了,而是从此再也没有可乘之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没有一个聪明人会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更何况那是钱雪。

……

六月二十九号,下午,王府井百货大楼。

胡舒兰拉着每天除了上班就是闷在家里的女儿出来逛街,过两天就是孟呦呦的二十二岁生日。

孟呦呦出生在七月的第一天,正好是建党节,在她出生之前孟家人还不知胡舒兰的肚子里怀得是个男孩还是女孩。但这并不影响孟伟光等在分娩室外的时候,就给他的心肝孙子取好了名字——孟建党,说是这个名字正统,一听就是个根正苗红的好青年,让人放心,以后好发展。

结果出来的是个女孩,孟伟光也就没再坚持这个名字,最后还是胡舒兰给取的“呦呦”二字。

按照以往惯例,除了孟呦呦在美国留学的那几年,只要她待在父母身边,胡舒兰每年都会提前带她买一套新衣服,孟正平在她生日当天只要是没有特别要紧的工作,都会特意调出时间亲自下厨为闺女做一桌菜,给她庆祝生日。

今年亦是如此。

一楼入口处,是两扇厚重的木质双开大门,古色古香。

踏入其中,大厅挑高足有三层楼的高度,顶部的白织灯呈环形整齐排列,将地面的灰白色水磨石照的发亮。墙壁统一呈现淡蓝色,木质柜台为洁净的白,色调一致,显得档次不俗。

抬头望去,正中央悬挂着一面醒目鲜红锦旗——「为人民服务」。

一楼主要售卖日用百货,再往深处走,是食品区,室内空气里的稻香村糕点味道尤其浓郁。

胡舒兰经过这一片区时,随口对孟呦呦说道:“等我们买好衣服下来,再到这里称一点稻香村的板栗酥回去,你爸爸就馋这一口。”

孟呦呦轻轻点头,下意识附和一句:“好呀”。却又蓦地想起还在南榆镇的时候,她和他相拥躺在床上畅想着以后。他向她打听她家里人的喜好,心里琢磨着过两天和她一起回首都登门拜访的时候,要买些什么东西,希望能送得称心如意。

她一一跟他讲着,她爸爸喜欢吃稻香村的板栗酥,她妈妈喜欢听外文的黑胶唱片,她姥姥喜欢丝绸料子的衣服和丝巾……

那时候啊,谁都不会不耐烦,讲的人滔滔不绝,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听的人聚精会神,好像也都记到了心里去。

曾经无比甜蜜的一个个瞬间,到了如今,都成了裹了蜜糖的砒霜。比不能忘更深刻的事不能想,比不能想更折磨人的是不敢想。

二楼是服装鞋帽区,入目一片花花绿绿,色彩鲜艳,款式新颖。

首都的姑娘们走在时尚的前沿,与她俩擦肩而过的摩登女郎们,有烫着一头大波浪卷的,也有染成亚麻棕的,甚至还有染成大红色的。

情侣们会自然而然地牵手逛街,夏季衣物轻薄,露胳膊露大腿如同家常便饭。而且她刚刚还看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身上穿的一套短袖运动衣,上面印着的是阿迪的图标。

讲真的,这对孟呦呦的认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说孟呦呦来到首都也有三个多月了,但她几乎每天两点一线,单位内有着装礼仪要求,又才刚入夏不久。

而今天,她算是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做一个城市领先了一个时代的潮流。

首都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最先吹拂到的地方,在这里新思潮、新商品、新事物如潮水般涌入。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缘故,人们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也更多,每每电视杂志上出现了什么时髦款式,那么距离人们穿到身上走在首都的街头也就不远了。

她在西南边境的那座小城待了半年,走到街上遇到的人们大多灰布蓝衣,色调单一,穿着风格也保守,更别说要在人群中找到一对有半分肢体接触的男女,简直难如登天。

这种割裂感,像是用两把钥匙打开了不同世界的大门,犹如李鸿章当年身穿黄马褂、头戴红缨帽、脚蹬白布鞋、拖着一头长辫,恍然间闯入1896年的美国纽约,西装革履的绅士们,剪一头利落短发、皮鞋锃亮、夹着皮质公文包步履匆匆地从他身边经过,满街都是林立的钢铁森林,他仰头望着那缓缓自动升降的电梯——古老与现代、闭塞与繁华,落后与先进,保守与开放,巨大的经济、思想、习惯、文化的差异轰然相撞,让人误以为是时空发生了错位,实际上这就是如假包换的同一时代。

胡舒兰摇了摇闺女的胳膊,“呦呦”。孟呦呦这才缓过神来,立马道:“什么?”

“我说”,胡舒兰指了指刚刚从她们身旁走过去的一个年轻女孩的背影,细声对她说:“那个姑娘的发型我瞧着挺好看,栗色的,颜色不突兀,但看着很洋气,卷度也不夸张,不会显得很成熟。

我觉得很适合你,要不等我们买完衣服,我带你去理发店也做一个这样的发型,怎么样?”

孟呦呦没怎么思考,讷讷应道:“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