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 第239章 我们来议亲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第239章 我们来议亲

作者:神婆阿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54:12

点珍阁!

太妃震惊之余却又觉得合理。

点珍阁是这些年京城权贵最推崇的南北铺子。在南洋有潮帮商队,出海带回不少舶来珍玩。尤其是贤豆、暹罗、狼牙修、谌离等国。宫里有些赏赐之物,除了让礼部置办,也选一些从点珍阁采买。

点珍阁是最容易接触这些勋贵的。

“有何证据?”

“微臣发现,点珍阁对面的‘客再来’茶水铺子,每日总有一些人去取‘茶水方子’。”

顾映兰从怀中取出一卷名单,双手奉上,“多是权贵之家的下人。”

太妃接过名单,随意看了一眼:“确定与点珍阁有关?”

“不能。东家不同。”顾映兰说道,“但是这家茶水铺子恰巧开在点珍阁对面。”

“哀家要证据。不要猜测。”

顾映兰沉声应“是”,又说:“点珍阁的东家莫星河,前些日子曾去过颜如玉的府上。”

又提颜如玉。

太妃微微蹙眉。

顾映兰的确查察入微,可拿不出证据来,这样的捕风捉影又有什么意义?

顾映兰似是看透了她的疑虑:“这次刺杀钟离政,微臣会在最后时机派出一明一暗两队人马,一队在明,皆在绣使案牍库中造册登记过,另一队在暗,直接捉拿鹤喙楼杀手。”

太妃凤眸眯了眯。

这一局,顾映兰是煞费心机了。

先借鹤喙楼的手杀钟离政,一是合了自己的心思,二是正好替他和桑落被钟离政栽赃之事报了仇。

再设下陷阱等颜如玉来跳。

顾映兰一直怀疑颜如玉就是鹤喙楼的人、绣使案牍库仅指挥使和圣人可以查阅。颜如玉看到在明处的人马,想必就会知道这是个局。

若不是鹤喙楼的人,就不会改变鹤喙楼杀手的行进。

若是鹤喙楼的人,通知则暴露自己,不通知则会被鹤喙楼怀疑。

最后,暗处的人马再捉拿鹤喙楼杀手。

“顾卿心思缜密。”太妃颇有深意地看着他,“若当初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哀家筹备已久的银台司也已经成了。”

从任用颜如玉,到容许顾映兰调查颜如玉,却又对顾映兰的调查结果吹毛求疵,都是她从一开始就想好的。

要有人制约百官,也要有人制约颜如玉,更要有人制约顾映兰。所以,顾映兰有瑕疵,自然比没有瑕疵更好。

她经常在想,先圣若还在世,定然也会如此。当年先圣娶先皇后为后,为的也是再无外戚之忧。只要得益的是圣人,是芮国,是百姓,什么清白、来历、瑕疵都不重要。

顾映兰闻言跪了下来:“微臣愧对太妃,愧对圣人。”

“你向来思虑周全,哀家本该放心的,只是——”太妃俯视着他,几息之后才缓缓开口,“若此次又牵扯到桑医正,你当如何?”

顾映兰料到太妃会有此问。

他查了很久。

这么多年以来,桑落醉心医学,一心只想坐堂看诊,甚至连门都极少出入,与鹤喙楼应无瓜葛。只是她很早就替莫星河诊治头疾,如今又已与颜如玉同住在颜府,这两人出事,桑落必受牵连。

他早已计划好,动手那一日,让桑落离得远远的,最好是人多之处,有人替她作证,先避开这一次的刺杀。待颜如玉落网,他若对桑落还有一点情义,也一定会主动替她脱罪。

一抬头,对上太妃的眼神:“若桑落是鹤喙楼的人,微臣绝不袒护。”

太妃心中了然,端着茶盏浅啜一口:“实在下不了手,哀家可以让人代劳。”

说罢她挥挥手,示意顾映兰退下。

歇息片刻,她又站起来,问叶姑姑圣人如何。

叶姑姑说道:“圣人正在练剑呢。”

太妃闻言面色缓和不少。

叶姑姑继续道:“毕竟是小孩子,几句气话,太妃莫要往心里去,母子哪来的隔夜仇呢。”

太妃勾勾唇,又问喜子的来历。

叶姑姑毕竟侍奉太妃多年,熟悉太妃的禀性,早早就备下了喜子的记档,太妃一问,她就奉了上来。

太妃打开记档看了一阵:“他的伤如何?”

“桑医正缝合的,已无大碍。他早上还说要来当值,奴婢让他再休息几日。”

“待他伤愈,送去陪圣人练剑。”

“是。”

太妃思忖片刻:“派个靠得住的悄悄盯着,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谁,都要报与哀家。”

叶姑姑眼神一凛:“是。”

——

从宫里出来,顾映兰总觉得心中难安。

隔着颜如玉这一层,太妃对待桑落的态度甚是微妙,说是欣赏,好像又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操纵。说是嫉妒,却又一连升阶,大事小事都给予维护。

太妃绝不会轻易问那一句话,莫非是有什么打算?

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再去见桑落一面。

他一招手,隐匿在暗处的探子上前来,询问桑落的动向,暗探说一大早就去了丹溪堂。

顾映兰赶到丹溪堂时,正好有个白发老头和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中年男子拉住白发老者,低声说道:“三叔,侄儿觉得不要提的好。”

白发老者扭过头来看他:“为何不提?之前不是你也同意的?”

“之前是医官时,我是同意的。谁料得到才过几个月,就成了医正,”中年男子说道,“六品命官如何看得上咱们家?这样贸然去说,谈不好,以后景程的面子也就没了。”

白发老者笑着摇头:“你啊,还是年轻。你说,她擅长看男病,眼里过了多少男人身子,满京城除了我们夏家能容,别家可能容半分?”

中年男子缄口不语。

白发老者继续说道:“自古以来皆是夫为妻纲,男高女低,这才能够夫妻顺遂。当初她只是个医官,兴许还有人愿意提亲,如今她升作六品,官大一级压死人,又是个女子,你说又有多少男子愿意将她娶回去?恐怕是再难有婚事可谈了。”

“可是,景程似乎并不愿意。”

白发老者睁大了眼睛:“怎么会不愿意?上次还给桑大夫做了一支发簪?”

一提起这个,中年男子也有些迟疑。

两人站在丹溪堂门前的台阶上,忽地听见一人说道:“二位——”

二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灰衣长袍的年轻男子站在台阶下容色怡然,语调温和,可眉目之间带着一点恼意。

“二位,”顾映兰淡淡地拱了拱手,“还请让一让。”

白发老头警惕地打量了顾映兰一番,脚却不曾让开半步。

顾映兰一抬脚,被白发老者用半个身子挡在了前面。

老者整了整衣裳跨进门槛,反倒是他身后的中年男子有些歉意地点点头,跟着进去了。

老者一进院子就扬声问道:“桑家公可在啊?”

夏景程正在制药台前,一听这声音慌忙跑过来:“三叔公,七叔,你们怎么来了?”

三叔公笑道:“大年初一你不在家祭祖,也不拜谒长辈,反跑到这里来,我倒要问问你是为何。”

夏景程看着他脸上的怪异笑意,心里直发毛:“我不是说了?吴大人要求我们尽快制出鱼口病的药方,这几日正好在试药,出不得半点纰漏,我得来盯着。”

“行了行了,知道你忙。”三叔公捋着白须敷衍地答,目光扫过院中众人,又问,“不知哪位是桑家公啊?今日特来拜访。”

桑陆生从灶房里出来,抓着抹布蹭蹭手上的油:“在下桑陆生。”

夏景程有些尴尬地拽了拽三叔公的衣袖:“三叔公你要做什么?”

三叔公的目光先落在他身上,再移向他身后的渐渐聚拢来的人。

桑落一身素绿的布袄,发髻上簪着一枚木珠簪子,白净的脸上没有太多情绪和表情,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夏家叔侄。

“你们找我爹做什么?”桑落缓缓走到人前。

三叔公笑得眼皮都掬在了一起:“桑姑娘,自然是谈好事,大大的好事啊。”

夏景程心中忽地有了不祥的预感,伸手去拽他的胳膊:“三叔公莫要胡来!要称呼桑大人,不可称呼桑姑娘。”

三叔公笑着拍拍他的手:“叫大人就太见外了,再说桑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叫一声‘大人’不是将人叫老了?”

柯老四听着这劲儿很是不高兴,早已琢磨出味儿来。他一吹胡子,背着手跺起大方步子将三叔公隔开:

“夏景程,快把你家亲戚给带走!我这里又不是什么攀亲戚的茶楼子,你们看清楚了——”

柯老四指着门上的金字牌匾,第一次觉得这狗东西有点用处,

“这可是圣人和太妃赏的!照你们这攀亲戚的架势,到时候进了宫,见了太妃是不是得喊一声‘大闺女’,见了圣人喊一声‘小侄儿’?”

三叔公有些急了,上前冲着桑陆生说道:“桑家公,我们是来议亲的!”

议亲?

夏景程呆站在原地。

余光里,李小川站在制药台旁,也怔愣着看向这一头。

“议亲?跟谁议亲?”夏景程喃喃地问。

明知故问。

一旁的夏家七叔将手中的红纸包奉上前去,略显局促地说道:

“我们来是想跟桑家公议个亲。桑姑——大人与我家景程也算知根知底了,都是杏林世家,如今又同朝为官。若是两家能结秦晋之好——”

“不能!”柯老四急头白脸地就拒绝了,“不能,不能!”眼睛不住地抽来抽去,给屋檐上的风静递眼色。

风静睨了一眼门边的顾映兰,示意柯老四莫要轻举妄动,悄悄从后面的窗户翻了出去。

顾映兰只静静地望着,冬日的衣袍厚重,让他宛若一尊雕像,伫立在北风中。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桑落的脸上。很想知道她这次又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拒绝,会不会跟当初与自己相看时那样,口口声声说她是看男病的,又是刀儿匠的女儿。

桑落察觉到他的注视,抬起头来看他:“顾大人。”

顾映兰上前行礼:“桑大人。”

“顾大人可是有事?”

顾映兰微微笑着,扫了一眼桑落身后的三叔公,又收回目光:“确实有事。顾某似乎来得不是时候。”

的确不是时候!

三叔公察觉到威胁,示意夏七叔赶紧将红纸包递到桑陆生手中。

桑陆生不用看女儿,也知道这红纸包不能接。他退了一步,摆摆手:“我闺女不嫁人。”

三叔公来之前也听不少人说过,议亲时女方多会推却一下,也好显得她们不那么急着嫁人,顺道抬一抬身价,也好多挣一些聘礼。

因而笑道:“想来桑家公还不知道,桑姑娘头上这枚簪子,还是我家景程给做的呢。去岁八月初八,桑姑娘生辰,我家景程回家特地挑的木头,雕了一整日。”

夏景程闭闭眼,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奈地拖着声音道:“三叔公别胡说,那个不是......”

“你害羞做什么?那簪子是我看着你做的。桑姑娘对你没意思,怎会戴在头上?”

李小川想起自己被家中几次强迫议亲的情形,火蹭蹭蹭蹿上来,“砰”地一声,将手中的瓶子重重放在药案上,几步上前:“桑大人生辰,夏景程做了簪子,我也做了簪子,那是因为桑大人只需要簪子!最需要簪子!”

三叔公的老脸一僵:“啼笑因缘,错打错结,也是一桩美事——”

“错打错结?”桑落看他一眼,“我错把你切了,你就错进宫中当内官,可算一桩美事?”

说罢,也懒得管夏家叔侄的脸色何等精彩,她径直看向顾映兰,指了指内堂:“还请顾大人移步堂内吃茶。”

两人进了内堂,听不见外面的动静,顾映兰眼里的笑意更浓了些:“桑大人又吓唬人。”

“他们多是想着我这样的不好嫁,才壮着胆子来求的。吓一吓也好。”桑落说得很是无所谓地样子,转身问顾映兰,“顾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顾映兰见她说得轻描淡写,心中五味杂陈,深吸一口气,垂着眼看她:“我有事请桑大人帮忙。”

“何事?”

“有几个江州的朋友,听闻桑大夫的医术高明,想要来求诊。”

桑落毫不怀疑:“让他们来丹溪堂即可。”

“他们上次来信说,初五从江州出发,即便慢一些,上元节之前也能到京城了。”

“几个人一同前来?”

“三兄弟,还带着家眷。”顾映兰点头,说得煞有其事,“只是他们不便露面,还想请桑大夫到他们在京城的宅子中替他们瞧瞧。”

桑落估摸着是女眷想看病,不好出面,一口应下:“这不难。”

她想了想,又狐疑地看他:“今日就为这事?”

顾映兰早已料到她会有此一问:“我过几日要出门一趟,先来留句话比较妥帖。”

顿了顿,他又揶揄了一句,“听说近日京城人拐子也多,万一歹人冒充顾某将桑大人拐走了,可怎么了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