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 第238章 有情趣的事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第238章 有情趣的事

作者:神婆阿甘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54:12

“谢你救了傅临渊。”颜如玉如是说。

跟傅临渊有何关系?

“傅临渊在丹溪堂养伤时,我曾提到宫中大宴之事,他儿子傅郢主动建言献策。说他母亲在家宴客会请伶人来唱戏。每次伶人入府前,他们会将家中的财物搬到一个屋子里锁好,门窗上涂满萤粉,但凡有人手脚不净,用酒一喷便知。”

“还有这样的法子?”桑落也是第一次听。

“傅临渊还斥责了他一通。说寻常人家财物不多,才能搬动到一起。”颜如玉抬起手轻轻替她梳理着头发,“昨晚我潜入时,不知怎的,想起这句话来。触碰那盒子之前,吹了一口气,果然有粉末飞扬起来。”

想不到寥寥数语,竟让颜如玉躲过一劫。

桑落听得仔细:“既然太妃早有所防备,那匣子里想必没有遗书了。”

“应该没有。”桑落发间淡淡的药香,让颜如玉疲倦烦躁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我特意在那个禁卫面前露了行踪,为的就是投石问路。你还记得太妃得知有刺客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抓人。”桑落说道,“若是真放着如此重要的东西,她必然会急忙赶回昌宁宫确认。”

顿了顿,她又说:“虽然不在盒子里,却恰恰说明,东西真的在她手中!”

这下想要找到遗书,只怕有点难了。

桑落有些犯愁。

身边的男人突然撑起来看她,分外认真地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好好回答。”

这么严肃。

桑落郑重其事地点头。

颜如玉煞有其事地问道:“桑大夫如此聪慧,寻常人必然难入法眼。也不知谁能得你青睐,想必是人中龙凤了?”

桑落瞠目结舌。

见过裱匠,但没见过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她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又问:“那太妃让你查刺客,你准备怎么办?”

“连刺客要找什么都不知道,太妃不说,绣使如何查得出来?”

绣使的无头公案如此之多,多一桩也无妨。

“宫里有鹤喙楼的人,你可知道?”桑落坐起身来,将元宝被抓的情形仔细说了,“那个喜子是我亲自切的,当时大伯对他过于关照,我就开始怀疑了。”

“太妃并非滥杀之人,元宝暂无性命之忧。”颜如玉说,“至于喜子,我需弄明白莫星河送他入宫的目的。”

若真是为了弑君,他比喜子更容易得手。莫星河何必送这样的内官入宫?

若他没有猜错,今晚圣人险些摔下楼梯的那一下,应该是喜子动的手脚,甚至元宝的救驾不力也是喜子的手笔。

处心积虑靠近圣人,绝非是为了杀人这么简单。

桑落忽地想到什么,翻身下床:“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颜如玉看她矫健的动作,不由好笑,将她拦腰捞回榻上:“大年初一,有什么大事比睡觉更重要?”

桑落想了想,决定抓个壮丁。

她握住他的手指:“我要借你灵巧的手一用......”

颜如玉低下头,看她握着自己的三根手指,眸色渐深,哑声说道:“桑大夫想要怎么用?随你。”

“不能在榻上用......”桑落拉着他起身,“有件极有情趣的事,需要你来做......”

她拖着他到桌边,塞给他一根木头,还有图纸。图纸画得栩栩如生,连青筋都有:

“你擅长雕木头,就帮我雕一根——”

颜如玉总算知道桑落准备借他的手做什么了,额头突突地跳着,显然对这图纸的来历表示不满,让他想起桑落给廖存远做的“瓢”,号称“玉字辈”:“这是谁的?”

“陶夫人的。”

“我是问图纸画的谁?”颜如玉感觉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的“第一名”。

果然。

桑落心底的恶趣味又起来了:“当然是‘第一名’。”

见颜如玉面色阴沉似水,她的恶趣味才收敛了些,说道:“我家穷,读书耗费了家中所有积蓄,考学又很严格,买模型来练手又太贵,就照着学校的模型做蜡像,后来那些家境贫寒的同窗也来找我。我就收一点银钱。”

颜如玉还是第一次听她主动提起自己的过去,没有半点遮掩的过去。

她平静地说着,他安静地听着。

桑落摆弄着木头:“别的都还好说,心肝脾肺肾,肠肠肚肚的,一说我就做了。唯有男女的部分,同窗刚开始都不好意思说,就取外号。”

见颜如玉听得认真,她继续说道,“男的,叫‘第一名’。女的,叫“来时路”。这两个卖得很好。靠着这个,我读书那些年吃饭穿衣,都不找家中要钱。”

当然,也有一些人满怀恶意的揣测,说她能做得这么像,不知道摸了多少男人。

颜如玉皱着眉:“同是学医,怎能如此中伤他人?”

桑落也从不示弱。

若是男人说,她就骂一句:“我摸过的都比你的大。”

若是女人说,她就说:“你没摸过,怎么看一眼就知道像不像?”

颜如玉失笑:“桑大夫的嘴当真是不留半分情面。”

“陶夫人着实可怜,”桑落将木头塞进他手中:“我原本想做个铁的,年当头,冶炼铺子关门不说,雕模起范太费功夫,就给她雕一个木头的。”

颜如玉闻言,笑而不语。

可怜?那天夜里,他让陶夫人坐自己车去接人,怎么还会可怜?只怕她家那个老大人从此要将她供起来养。

桑落被笑得莫名其妙,挑眉看他:“怎么?”

男人摇头,蓦地将她抱起:“冬日,手有些干,需要润一润,才能做这么精细的活......”

---

昌宁宫。

圣人从紫檀小柜子里搬出那只锦匣氏,手指头来回摆弄着生锈的锁。

“圣人在做什么?”

冷不丁的,身后响起太妃的声音。

圣人吓了一跳,锦匣从手中蹦了出去,掉在锦被上。

“母、母亲——您醒了。”圣人还是个孩子,做错了事,被抓现行,立刻垂下头,声若蚊蝇,“儿子只是想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会让刺客冒如此风险。”

“里面?”

太妃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抿紧嘴唇,伸手取过那只锦匣,再从枕头里取出一把小钥匙,打开了匣子。

里面空空如也。

圣人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什么也没有?”

太妃将那打开的锦匣随手抛开,起身下床。叶姑姑早候在门口,听见动静指挥宫娥们鱼贯而入,替太妃梳洗。

圣人也赶紧爬下床,站至太妃身边:“母亲,昨晚的刺客又如何知道这里面没有的呢?”

太妃自然想不到,精心策划的一切,被一个七品编修家的少年破了功。

她将双手浸入水盆中,叮叮咚咚的水声让她一大早就低落的情绪有了一些起伏。

她望着镜中的自己,披散着头发。鬓角发丝之中泛着银光。她凑近镜子,试图拔下来,却总是抓不住那一根。

叶姑姑端着漱口的茶汤走过来,低声道:“太妃,顾映兰求见。”

太妃看着一旁的圣人:“圣人今日不用考学,不如去练练剑,再看看书,哀家还要见几个大臣。”

圣人乖巧地走到门边,却又驻足转过头来:“母亲,元宝能放出来吗?儿子觉得昨晚他也并无太大的过错。”

太妃闭上眼默了默:“哀家自有哀家的道理,圣人去练剑吧。”

叶姑姑笑着去牵圣人,圣人却很是不快,难得的发了脾气:“我习惯元宝了,我要他回来陪着我。”

太妃点头:“圣人身边的确需要有人服侍。”

叶姑姑垂首应下:“奴婢这几日就从宫里的内官里挑选几个。”

“哀家想了,还要找个陪圣人练功的,你着眼找几个耐摔打的。”

“喜子倒是不错,从那么高的阶梯上滚下去,竟然只是擦破了点皮。”

一旁的宫娥们摆着饭,听了这话,笑着插了一句:“喜子他确实抗打得很。奴婢听洒扫处的人闲聊,说他刚进宫没多久,不知犯了什么小错,管事的赵内官让人打了他二十板子。旁人挨完板子,少说也得躺几天,他倒好,抹了药,第二天咬着牙又起来干活了,一句疼都没喊。”

叶姑姑显出几分惊奇,宫里的二十板子可不轻。都说净身后的人气血虚,挨了板子还能站起来干活,这岂不是铁打的?

太妃捏着帕子的指尖几不可查地轻轻捻了一下。镜中,那根让她揪不下来的白发的影像淡去。

耐打?她的目光落在铜镜上,像是在审视镜中那丝不易察觉的深沉。反复思虑一番,她开了口:“那就让他陪着圣人练功吧……”

“不要!”圣人闻言猛地甩开叶姑姑的手,小脸涨得通红,冲着太妃喊道:“母亲!儿子不要他,儿子要元宝!元宝是儿子的朋友!”

太妃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冰锥刺向圣人,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威压:“你说什么?朋、友?他才跟了你几个月,就成了‘朋友’?”

圣人被母亲从未有过的冰冷眼神慑住,气势一窒,但少年的倔强让他梗着脖子:“是!就是朋友!”

“昨晚,哀家如何说的?你是圣人,你的妻妾、手足、子女乃至同袍都是你的臣子,决不能将臣子当做妻妾、子女和同袍。”

太妃捏着帕子的手背青筋隐现,镜中那根白发仿佛灼痛了她的眼。她继续冷声说道,

“朋友?圣人何来朋友?你身为圣人,要为天下计,圣人危难,则天下危、百姓难。昨晚幸有喜子护着,下次呢?元宝身为常侍,不心系圣人安危,不该罚吗?”

“圣人,圣人!”圣人脾气也上来了,“朕是圣人,朕说什么,你们又何曾真的听过朕的话?!你们倒是听朕的圣旨啊!”

昌宁宫内瞬间死寂。宫娥们吓得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叶姑姑!”太妃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圣人今日神思昏聩,言行无状!送他回寝殿,静心思过!没有哀家的旨意,不准踏出殿门半步!殿外增派禁卫,严加看管!”

“太妃息怒!”

“带下去!”太妃猛地背过身,不再看他。

叶姑姑不敢耽搁,半扶半劝着将挣扎的圣人强行带离。

殿内只剩下太妃沉重的呼吸声和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良久,她才缓缓转过身,脸上已看不出丝毫波澜,唯有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疲惫与痛楚。

她揉着方才气极时攥紧而有些发酸的手腕:“顾卿可到了?”

伏地的宫娥连忙应道:“顾大人到了。”

“让他进来吧。”

太妃隔着珠帘看外间一身灰衣的顾映兰:“顾卿还未吃饭吧?一同吃吧。”

宫娥便抬了一张小案摆在外间。

“微臣谢太妃赐饭。”顾映兰坐下来。

太妃没什么胃口,只拨了两口粥,便放了筷子。顾映兰立刻也放下筷子,站起来躬身候命。

待人撤了碗筷,又奉上热茶,宫娥们都退下了,太妃才挑帘走出来。

“如何?”她端起茶盏,啜了一口。

“鹤喙楼已经接了微臣的委托。”

太妃抬起眼眸:“何时动手?”

“不出正月。”顾映兰躬身说道,“微臣查过钟离政的私产。当年,他外派荆州时,收了不少矿山。”

“顾卿何意?”

当初镇国公之所以成了“镇国公”,就因为他们捐了不少铁矿。

“前些日子曾与工部尚书府议亲,当时就讨论到了聘礼。”顾映兰稍稍一顿,继续说道,“钟离政,除了金银玉器这些寻常嫁娶之物,将一座矿山当做了陪嫁。而工部尚书这头回的聘礼里带着一个冶炼工坊。”

太妃也察觉了这其中的蹊跷,她蹙起眉头,放下茶盏,站起来在屋内走了两步。

所谓聘礼都要添到嫁妆中,再带回到工部。冶炼工坊多数都在工部治下。矿产取谁家的就关键了。

这个不起眼的嫁娶,竟然包裹着罪恶的交易!

绣使查工部节前也只查到了屯田司,镇国公这个老狐狸,竟闻风而逃,终止了议亲,实则是终止了这个交易!

先圣说这些勋贵留不得,当真没错!

绣使查不到镇国公府,幸好顾映兰补了上来。

太妃深吸一口气:“还查到什么了?”

顾映兰再次说出惊人之语:“微臣怀疑,点珍阁与鹤喙楼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