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济公传奇 > 第383章 借宝珠孝子化龙

济公传奇 第383章 借宝珠孝子化龙

作者:王钟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19:04

话说南赡部洲西方一带,都是很大的泽国。其地称之为灌江口,是玉帝外甥二郎神所封之地,所以称为灌江口二郎。

如今四川地方,还有一个县分,名叫灌县,就是这个典故了。

那时候,二郎神镇守灌口一带,时显灵异。附近水陆居民,无不虔诚奉祀,神厅之中香火鼎盛。

那水国之中,有条老蛟母龙,因为惧二郎神杨戬之神威,终年不敢出头,只在深海中潜身修炼,得寿万千年,已成不坏之身。二郎神神通极广,只消以天眼慧目一观,神机默运,便知道这海底海面之事,没有一件事情瞒得住他耳目。也因为此龙苦修已久,既然不敢出来害人,又何苦和她作对!所以二郎神杨戬也不去理会他。

这天也是巧合,在海岸边上有一个孝子,姓封,名平和。自小父亲早亡,只剩了寡母王氏,孤身守节抚养儿子,把他养成一个勇敢健壮的儿郎。

偏偏这寡妇王氏因为劳作过度,把一双眼睛都熬瞎了。为此王氏的儿子封平和千方百计寻求医生,每天求天拜神的,想要治好自己母亲的眼睛。可却总是没有什么效果。

为此封平和内心不由得觉得大怒,愤愤不平地说道:“像我娘这样好人,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惨报?可见天道也是靠不住的呀!老天神仙是没有灵感的呀!”

如此一来,封平和这样一个好好的孝子,便激怒成了一身愤懑暴躁的脾气。

不过王氏这病已然难治,无论他儿子如何着急,自是没有什么用处。这封平和恼怒了多时,也是无计可施的,也只有刻苦勤快的劳作,挣了银钱,用来奉养慈母。

王氏虽然瞎了眼睛,却见自己得的这个儿子如此孝顺,心里也就感到宽慰了不少。但是因为经常听到儿子那种怨天尤人的心里不平的言论,为此王氏也是恳恳切切地训诫于他。

王氏说:“个人有个人的因果福报,怎么可以因此而怨恨老天爷呢?天道对万物没有亲疏之别,没有特别亲近谁,也没有特别怨恨谁。我眼睛也只是因为常年劳累织布,熬坏的,这又与天地何干?你是善良正义的孩子,可不要无缘无故咒骂天地神道。”

封平和听了母亲一番语重心长地规劝,因此也稍微知道收敛自己口不择言的习惯。封平和每天除了工作养母之外,绝不敢多跑一步路,多说一句闲言碎语或是抱怨的话了。

王氏看见儿子的言行稳重,便越发感到欢喜,于是对儿子封平和说道:“儿呀,娘虽然瞎了双眼,但是有你这样儿子,本来用不着我自己出去赚钱,就是没了眼睛,也害不着什么的!”

封平和听了母亲之言语,郑重其事地说道:“娘,您休这样说,儿子孝顺父母,那是本分应该之事。像娘这样一生忠厚贞节的人,还得这样的毛病,那是不应该的呀。儿子不论是上天还是入地,无论怎么样,必定要查明这个原因。到时候 弄来一些治病的仙药,治好娘的眼睛,才肯罢休!”

王氏只当儿子说的只是一句孩子话而已,也就一笑置之。不道封平和是一面勤力劳作,一边仍是到处访问,有没有能医治盲目的方法。

这一天因为家里的柴草已经用完了,封平和于是一早就进了山,砍了一些枯树枝,背在肩上,慢慢下山回来。

封平和行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黄袍道人,相貌甚是清奇,神情飘逸,行动之间,似乎有一种祥光瑞气,包裹住他的身体。这个道人其实是降龙罗汉变化来的。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佛教中,是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

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

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

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佛菩萨罗汉,自远古劫前已有。随释迦牟尼佛陀显示人间为教化故。

降龙罗汉知道人间这个孝子为母亲的眼病操心,于是特别从极乐佛国下来人间,想要度化帮助此人。

封平和见此道人,料想他是有些来历的,于是慌慌忙忙就扔下柴,上前抱拳表示礼貌,问道:“仙长何仙山来?”

那道人见状,笑了笑,说道:“我不是仙人,只是能替人医治病痛的,算是个走方的医生吧。”

封平和一听那道人如此说,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不知仙师可能医治多年的瞽目盲之症?”

那道人答道:“百病皆能治,就是除了瞎子不医!”

封平和一听眼前这个道人说的话,忍不住心中发牢骚,呸了一声,拾起了柴枝,架在肩上准备要走。

那道人见状,笑道:“你这孩子呀,怎么就这般性急子!”

封平和解释道:“我家就只有一个老娘,我娘身体都挺好的,就只是双目失明了,偏偏你这个道人说自己百症皆治,就是不医瞎子,分明好像是故意和我作对一样,我还和你有什么话好讲来!”

那道人又笑道:“我虽然不会医治瞎眼,可是我知道还有一个专医瞎眼的大夫,我不举荐与你,你却又往何处去寻?”

封平和见说有这等医生,连忙又丢下柴,向道人鞠躬,说道:“小子实在是因为出来久了,害怕家里老娘盼望担心,所以才急着要回去。方才言语失检,求道长莫要见怪!道长,出家人慈悲为本,既然有这等医生,小子千万祈求您告诉小子,好让小子去上门请他。果然能医好我娘,一则是仙长之阴德之功,二则小子必定要重重感谢仙长呀!”

降龙罗汉化身的黄衣道人,看了看封平和,点了点头,笑道:“你一个穷苦人家,一天到晚,忙着挣钱,孝养老娘,生活还不宽裕,怎说谢我的话。倒是出家人慈悲为本,这话却是有些道理的。也罢!你我在此相逢,多少有些前缘,贫道也敬你母子之节孝,就指示你一个去处吧!”

降龙罗汉接着说道:“离这山三十五里处有大海水,那大水之中,有条蛟龙,修炼甚久,每日子午二之时,一定会探头出水面,吸取日月精华之气,那蛟龙口中喷出红珠一颗,红光照映水面,闪烁晶莹,乃是她修炼成的内丹。你可以前去躲在水边,等他喷珠的时候,就念一句庵嘛呢呗美吽的咒语,然后用手一招,此珠必定飞到你手里。你得到宝珠,你可急赶藏回家里,放在屋子里,凭你想要什么便变出什么物件,只要是人间所存在的器物,不论黄金白银还是珠宝药物,只须向此宝珠默默祝祷,都可应念而至。至于你母亲的眼病,只须一触此珠子的发出来的珠光,便能回复从前光明,包他一辈子再也不眼瞎。”

封平和已是知道这位道者必定是神仙人物,听了这番话,忙拜伏于地。

那道人笑着,扶了封平和起来,心平气和地说道:“不必多礼,牢记咒语,红珠必可得手!那老龙见宝珠到了你手里,必定要来抢夺。到那时候,有我在暗中帮你,也不致以误事。你就放胆去吧!”

言毕,忽然一阵风莫名而起,那道人竟然化成了一阵金光,瞬息就消失不见了。

封平和见状,大感惊异,连忙又望着天空叩拜,表示致谢。

封平和肩担挑柴而回,因恐怕母亲胆小,却不对她说明自己今天之奇遇和仙人的指导。

封平和等候到晚上三更将尽,独自一人,就出了后门,飞快地赶到道人指示自己的所在之地,找了一处芦苇丛中,把自己身子蜷伏起来躲藏,连呼吸也不敢出得太大,害怕被蛟龙发现,只得呆呆的望向水面,直到子时时分光景。果然看见一阵红光,从水底直接透出水面,惊得那些鱼虾之类,纷纷四处逃开。

但见那红光升上水面,竟然有一丈多高,向着月光,一上一下,一高一低的上升下沉着。与此同时似乎有一种白如银、淡如烟一般的朦胧雾气,围绕住那团红光。

封平和哪有工夫去瞧那水底的龙身,一见红珠,心里喜欢得几乎跳将起来,慌忙镇定神思,默念一句“庵嘛呢呗美吽”。一面伸手向红珠一招手。

一霎时间,猛然觉那红光向眼前直飞过来,那红色耀眼的光芒几乎让眼睛都睁不开了。

封平和也顾不得自己死活,拼命伸出两只手来,想要把红光围住,探取红珠。不料眼前的红光渐渐变得稀少,而封平和自己手里却似乎握住了一个物件,仔细一瞧,不是那颗晶莹闪烁、红光四射的红珠吗?

封平和这一欢喜,那是非同小可,待自己要起身出来的时候,忽然地就刮起了一阵狂风,向这芦苇深处席卷过来。

一霎之时,天昏地暗,乌云密布,令月色无光,封平和耳中只听得见轰隆隆的声响,宛如雷鸣一般,只在封平和的脑门顶上盘旋下来,吓得封平和握住红珠伏在地上,只得叫喊呼救道:“仙师救命呀!”“仙师救命呀!”

话音刚落,猛然就听得空中有人喝道:“孽龙不得无礼!听我法旨,我乃西天佛国净土之降龙罗汉尊者,汝修炼多年,不成正果,当念封平和孝心感天,特借汝丹,救彼母亲,兼立功行,普济世人,积累功德。你失丹之后,躯壳不保,生魂可仍然留在此间,切不可离开一步,三年之后,此人应逢灾难。到了那个时候,魂托汝身,你俩合身为一,自有一番功果。你和封平和各得其所,也是一举两得。此时不必相仇!”

话音刚落,顿时就风定雷止,依然是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太空之中,照耀得水面万顷烟波,光明皎洁。只见那红珠出现之处,水面现出一个龙头,望着天空点了几点头,然后就躲下水去去了,一点声形都看不见了。

封平和这才慌慌忙忙,恭恭敬敬叩了几个头,然后爬出芦苇丛,夹着红宝珠回到家里。

这个时候,东方微微泛起了鱼肚白,一轮红日渐渐高升,封平和的娘正在床上摸摸索索地披上衣服起身。

封平和不敢惊动母亲,仍然和平日里一样,走进他娘的房内,平和刚叫了一声娘。

他娘忽然就把眼睛睁了一睁,惊喜道:“孩子,你手中捏的什么东西?这般红红的,真是好看。”

封平和看见娘亲已经能看见物件,心里感到非常惊喜,却来不及禀明母亲原因,于是就先把红珠取出,向他娘面前这一晃,那红珠子发出的光芒照了一下他母亲。

封平和的娘亲猛然就可以地立起身来了,并且大声地对儿子说道:“我的儿呀,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个宝贝呀?娘亲一见到此物,居然两眼大明,眼睛竟然比年轻的时候还要来得个爽利明澈呀!”说时,封平和的母亲就伸手向儿子平和要着要看那个珠子。

封平和连忙对母亲说道:“娘,您且莫要性急,这个宝贝可不是这样的玩法,等待孩儿想个法子,把它们悬挂在房间里面,娘可时时看着这个红宝珠,包您一辈子都眼目清明,再也不会生出病痛来了。”

他娘依其所言,跟着儿子封平和一同走到房屋的中堂之中,王氏看儿子封平和把红宝珠子用线拴好,挂在房屋的中间,便有一团红光照彻房间内外。

从此以后,不但王氏不仅眼病若失,母子俩的身体和精神,都感觉得十分爽朗健康,十分快活。

而且,这个珠子真可以称得上是个如意珠呀,无论需要什么东西,只要是人间能有之物,只要对它默默地祷祝一遍,这需要的东西,自然就会出现在屋子里面,真可谓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他们家中得此神珠的有力扶助,母子俩衣食一切,都用不生忧虑了。

可偏偏这封平和的性情奇怪,家里虽然有这样的宝物,但是他却一天不肯因此偷闲,仍然和平常里一样地勤苦作工,风雨寒暑,概不休息。

一天,王氏对儿子封平和说道:“儿呀,这如今我们母子得到老天之幸运眷顾,你我已经是衣食无亏了,生活也是有着落的。如今,你的年纪不小了,也该留心访寻一位有才有貌的姑娘,早早完了婚姻之事,也好叫我了却一件心愿。”

封平和听了母亲的话,回答道:“母亲慈命,孩儿敬当遵从的。怎奈何当初孩儿自蒙仙人赐此神珠,言治愈母亲目疾以后,曾许下一个大愿,要立下五百功行,才敢讲到婚姻之事。如今看看过了一月多了,也曾出入留心,并没什事可容孩儿施展的,这便又怎样?”

王氏听见儿子这样说,猛然就醒悟道:“孩子,那也不是难的事情。想来这个仙家至宝,原就为济世救人为用。我儿既然得到这样的宝物,还应该公之于人,用这个宝珠帮助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用这个宝珠治病救人,为病人治病,为穷人招财。如此一来,不但能自己去积德,也能替那位仙人和老龙立一些功德恩行呀。”

王氏一句话还没说完,封平和就欢喜得直接跳了起来,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似的说道:“毕竟还是娘的见识高,孩儿怎么就想不到呢!如今孩儿就去做个走方医生,凡是有疑难杂症的人,只需要用这个红珠子一照,包他祛病延年;再有贫苦人家,衣食不敷的,孩儿还可默祷红珠,把些银米给与他。如此来,不用一年功夫,敢情则立了千把件好事了。”

王氏连忙说道:“很好!很好!我儿子见义勇为,不可怠慢!既然已想了这样的好事情,那就即日就去试办,看这样做行不行就好了!”

封平和笑道:“那宝贝是不认人的,既然能治母亲的眼病,自然也能治别人的疾病;既能照应我们母子,自然也又能救助别人的困苦。”

王氏闻言,笑道:“那真是很大的一件好事呀!”

于是封平和也不去做工了,天天挟着红珠,往来游行,凡是有病的人,经他用红宝珠的珠光一照,那病人得了宝气,所患疾病无不痊愈。

封平和先是专替近村之人医治,后来大家都传说封平和医术了得,传播开去,竟也有远道之人,不远千里前来求治。封平和一心救人济人,不但不取任何银钱,就是送来的礼物,不能推辞的,也都分送给村子里贫困的人家;还有些诚实规矩的人,因为时运不济,弄得生活艰难窘迫的,封平和便向红珠求点银米送他。

如此一来,不消三年光景,这封平和大善人的名气,早已经传闹得远近皆知了。而且封平和性情爽直,从不晓得怎么撒谎欺人。人家问他怎么的就学得这样治病救人的本领,他便说,都是红珠的法力,自己是一点都不知道医术的。再问他何处得此红珠,封平和也总不相瞒,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他们。

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封平和好心用红宝珠为老百姓做好事,却因此便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灌口地方的官长,姓毛,名大虎。

这灌江口县官长毛大虎听闻了自己治下的县城里居然有此奇异之事,于是就想把那封平和传过来问话,要是果然有此等宝物,当以官长的势力,向他索要这个珠子。

毛大虎想定了主意,就和妻子刘银商量。刘银听了丈夫毛大虎说的这个事情,脸上踊跃喜色,笑盈盈道:“要是有了这个宝物,可先让他治好我女儿的病,宁可多给他一些银子,向他把宝珠买了来。若是一味用强躲的话,恐惹百姓们议论我们。”

毛大虎听了妻子刘银所言,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打发了两个差人,下乡来传唤封平和。

平和见来了的差人要传唤自己,于是问起原因,差人回答说:“本官长毛大虎家的小姐患了痴迷之症,我们长官听说了你府中有治病的神珠,特请先生揣去,方便治好小姐的怪病,我们长官自有重报。”

封平和听说是为人治病,于是到了屋子里辞别了母亲,就要前去给那官长的女儿治病。

那王氏听到是官长传召的儿子封平和,心里觉得有些不安,不由得皱眉说道:“孩儿,这官场之事,不是容易干的。此去务必要多加小心注意呀!”

儿子封平和应声答应道:“晓得了母亲!”

说罢,封平和就跟了差人,一同到衙门。

封平和来到了衙门,那官长毛大虎听说差人请到了神珠医生,心中大为喜悦,于是亲自出来,以礼相待。

毛大虎借口问了封平和得宝珠的缘由和此宝珠的功效。封平和都从直禀告过了。

毛虎闻言,也还只是似信非信,便请封平和进去屋子医治小姐的怪病。封平和跟随着毛大虎入其小姐闺房内。但见那小姐面白如纸,眼神呆滞,神情迷离,分明就是有妖邪鬼怪附身。于是封平和就取出红珠,向小姐眼前一晃。这红珠原是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千来年的灵物,那些山精野鬼,怎能挡得住红宝珠的这等灵光。

但听得“啊呀”一声,毛小姐便向后就倒在地上。封平和见状,把红灵珠收了起来,而刚刚大叫而倒地的小姐又缓缓地站起身来,看见父母都在一旁边,不由得大哭起来,缓了一会,方才说道:“爹,娘,孩儿好痛苦啊!”

毛大虎夫妻见状,心里都欢喜得说不出话来了,一齐向封平和拜谢道:“小女自得此病,已有半年,不省人事,就是家中亲人,也不大认识。今蒙先生神物一照,立时就清醒了。先生真我家恩人呀。”

封平和见此,都连忙表示谦逊。

这刚神志清醒的小姐自言道:“春间我在后花园玩耍,忽然一阵腥风,触鼻而晕。以后的所作所为,全没记忆,也不晓得是什么道理。”

封平和答道:“这不用说,应该是一种什么妖精,附在小姐身体,来享人间福食的。”

毛大虎把封平和请到了外面的客厅里来,设下酒筵款待。宴席间,毛大虎动问封平和肯不肯将此珠售卖。

封平和听了官长毛大虎之言,笑了一下,解释道:“小民虽得此珠,却终究不能算是自己的。将来期限一满,少不了仍然由仙人把它收回,还给水中老龙。小民断是然不能擅自售卖的。就是老爷得了这个珠子去,终究不能久长,何必多此一举呢!”

毛大虎只当封平和说的是推托的话,于是再三恳商。

封平和终究是孩子之心性,怫然不悦而起,说道:“小民得此神珠,先是为医治家母的眼症,后来才替别人治病。左右不过借此立些功德,从来也不曾得过人家一点好处。若是此物放在老爷府中,老爷哪有闲空时间替人治病,却不辜负此珠?老爷是大富大贵之人,穿的、吃的、用的,哪一件不如意。就是得了此物,也不过是将它珍藏起来,究竟有什么用处?老爷如此,则耽误了小民行道的功德。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劝老爷少做为是!”

毛大虎听了,不由得得大动肝火,于是命令差人将封平和捉住,搜出他的珠子,免他“妖言惑众”,“弄出不轨”之事。

封平和见众差人上前来捉自己,心中大怒,立刻离席而起,伸起右脚,踢翻了一个差人。又猛的一拳,打倒了一个差人。众差人发声齐喊,各持兵器,一拥而上。

封平和见此情形,恐怕有失,连忙取出红宝珠,将其握在手,大声呼道:“老爷不必动怒!众位差哥,也不必厮打,且听小人一言。”

毛大虎只当封平和愿意献珠,连忙命令众人且慢动手,看看他有什么话。

只见封平和从容禀道:“老爷是小的长官,老爷有命,小人怎敢违背!怎奈此珠委实不是小人所能久占。小民若擅献老爷,将来仙人责备,老龙索取,小民也逃不过一死,还不免负一个监守不利的罪名。若是依了老爷之意,也不能走出衙门,总是一死,小民宁愿死在老爷贵衙之内。死后有知,还能求谅于仙师。老爷不信,请看小民立刻把此珠吞下肚去。小民当然不能活命,就是一时不死,任凭老爷刀斩斧砍,小民不敢有怨言。”

说罢,封平和张开口,把手里颗大如李子、红如丹霞的红珠,生生往自己口中塞了进去。一仰脖子,咽的一声,当下滑入腹中。

毛大虎连忙命令众人快抢宝珠,却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封平和登时脸色大变,面如金纸,眼若铜铃,动作如闪电一般,把围住自己的差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全部打趴在地,向外面直接快速地奔跑出去。毛大虎也不敢拦阻,由他跑出了衙门。

封平和一口气赶回家里,看见了他娘,便伏在地上大哭,说道:“我那苦命的娘啊,孩儿如今再也不能侍奉您了!”

王氏闻言大惊,问其缘故。封平和忙说说:“毛大虎要抢宝珠,孩子不得已将红珠吞入腹内!”

王氏听儿子说完,吓得面如土色。匆忙之中,不择言语,只说:“怎么是好,珠是龙丹,丹入儿腹,儿是要变龙了呀!”一语未完,猛地狂风大起,天空乌云密布。

王氏只觉得眼前金光万道,目眩神迷,半空之中似乎有龙鸣之声。定睛一看,果然看见一条金龙,婉蜒上下。再瞧封平和,已然不知哪里去了。

王氏看到眼前这一幕,悲痛欲绝。封平和虽然已经化龙,却仍眷恋母亲,吞龙珠变成龙的封平和围绕着母亲,每走一步就形成一个滩涂,一共走了二十四步,形成二十四个滩涂,人们将其称为“望娘滩” 。此后,只要有旱灾,封平和就会出现,行云布雨,守护着乡亲们。

而毛大虎作恶多端,化龙的封平和向二郎神禀告,二郎神允许化龙降下闪电劈死了毛大虎。

那原来水里失去龙丹的的老龙呢?因为借了红宝珠给封平和,封平和在人间做了很多好事。老龙借此功德,得大自由身,转世为释迦牟尼佛祖的一名弟子,修成阿罗汉果。百年后,修成正果如来,名龙尊王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