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济公传奇 > 第248章 乾坤图另有玄机

济公传奇 第248章 乾坤图另有玄机

作者:王钟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19:04

话说麻姑仙子到了九天玄女所居的玄女宫参见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见麻姑仙子前来拜访,说道:“麻姑仙,是何风将汝送来?”

麻姑仙子说道:“因蟠桃会上,元始天尊献给王母娘娘的宝物江山社稷图被千年黑蛇精盗去,我为此下凡去寻找宝图。但是对江山社稷图此宝物不甚了解故来拜访九天玄女娘娘,请玄女娘娘能指教一二,方好寻回宝图。”

九天玄女听麻姑所言,微微含笑而道:“既然如此,我将此宝物之出处以及所具之神力细细述说与你。”

麻姑仙子闻言,向九天玄女娘娘深深地鞠了个万福。

九天玄女道:“江山社稷图原为女娲圣母娘娘所有,在人神魔大战的商末周初之际,女娲将此宝物送与元始天尊,令元始天尊授与门下弟子帮助西周除殷商。江山社稷图为盘古先天神气所变化,又叫太极乾坤图,此宝图不仅有通晓过去现在未来之事的功能,此宝图可将凡人、仙人、神人、妖魔摄取入画中,画中可变化百千世界,百种景色,也可幻化各种人种。一入此画,极难脱离,除法身菩萨之**力,否则难脱此画。”

麻姑仙子聆听九天玄女之娓娓道来之言,感慨道:“我有一道友,是济公,为人间罗汉,被黑蛇精将其摄入江山社稷图之中,如此说来,不是情况危急。”

九天玄女说道:“你也不用担心,这江山社稷图虽然法力广大,但是却也具有灵性,持宝图者若其心不正,是不能完全控制这个宝物的,若是被摄取入画的人修行高,心正浩然,是有机会可以从江山社稷图里出来的,只是免不了要耗费一些时间和法力了。”

九天玄女娘娘说罢,让侍女将珠帘拉了下来。麻姑仙子于是告辞了九天玄女,然后往人间的地方去了。

麻姑仙子来到杭州城,用法力先发下一道天符,此天符是跟踪符,可以跟着某个妖精身上的妖气寻找其妖。可是那千年黑蛇精持有江山社稷图,早早就隐了一身的妖气。

却说济公和尚被困在江山社稷图之中,与其图之中出现的天雷地火周旋,几番下来,避开了江山社稷图里出现的天雷和地火,在一处静心打坐,修养身心,保存实力。

这江山社稷图具大神通,能显现万事万物的前世今生的变化之影像,以及历史朝代发生的事情的一些片段。将其一一播放于济公和尚眼前。

济公和尚在江山社稷图之中看见了自己前世的影像。

济公活佛在人间的第一世是南北朝的志公禅师;

济公和尚的第二世是唐朝僧人一行,出生于公元683年。是中国唐朝天文学家和释学家,本名张遂,河北人。谥号是大慧禅师。一行少年就聪明灵敏,博览经史,尤为精通天象阴阳五行之学。他名声不小,青年时候的张遂为了避开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攀附的纠缠,剃度为僧,取法号一行。后来成为佛教密宗的领袖人物。一行和尚还制造水运浑天仪,制订了《大衍历》。于727年圆寂。

第三世是唐代的高僧三平祖师,生于唐兴元元年—784年(一说唐咸通十三年),法名义中,谥号为广济大师。这三平祖师俗家本姓杨,祖籍陕西高陵人。因其父官宦入闽,义中于唐德宗李适兴元元年(公元784年)诞生在福唐(今福清县),时值甲子岁正月初六日,他在襁褓之中就不食荤腥,也就是胎里素。到了唐德宗贞元十三年,义中跟着父亲来到泉州,拜于玄用禅师的门下,剃发出家,师赐法名义中,这年他十四岁。直到他二十七岁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义中先修三摩钵提(三摩钵提是一种修炼方法,指的是禅定的时候身心经由定的势力所以领受的平等安和之相),做到安心虑,然后义中后来修奢摩他禅那(禅那,巴利语的音译,指的是处于极专注所缘的状态),达到正定寂止的境界。

于是他顿明心要,肩扛锡杖,云游天下,拜师修证。十八年后,他学遍了佛教的经、律,也修证到了禅学义理。义中法师于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无疾圆寂,享年九十三岁。

第四世,济公和尚为延寿和尚身边的沙弥弟子。

第五世,是法安和尚。

第六世是慧洪觉范,又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江西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县)人,俗姓喻,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临济宗黄龙系传人。是主要活动于宋徽宗时期的北宋名僧,同时又是盛名于当时的诗人、散文家、诗论家、僧史家、佛学家。

慧洪作为僧人的一生,是十分坎坷而奇特的。据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下简称《文字禅》)卷二十四的《寂音自序》、《续传灯录》卷二十二以及《五灯会元》等可知,慧洪,又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江西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县)人,俗姓喻。十四岁时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儿,只好依三峰观禅师出家。慧洪生来聪明好学,“日记数千言,览群书殆尽”(《五灯会元》),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十九岁于东京天王寺试经得度,得度后他就在东京依宜秘深律师听讲《成唯识论》等经论。他在这一时期不仅广学经论,同时也旁猎子史,并以诗文与京师达官贵人相酬唱,在当时的诗坛上崭露头角。

四年后,到庐山归宗寺依临济宗黄龙派下高僧真净克文学禅,真净移锡洪州石门寺,慧洪随至。慧洪天赋极高,加上学了一肚子的佛学理论和文字禅,这在讲究“不立文字”的禅门里恰恰是一种障道因缘。所以真净“患其深闻之弊”,于是对症下药,痛下箝锤。

慧洪终于明心见性。但慧洪不但没有因此打消对语言文学的癖好,反而借助这种开启智慧的禅悟体验,大大增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才能。这一点也是宋代禅林中的风气所使然。唐末五代以来,由于禅僧和士大夫的密切交往而产生了双向影响,文入学禅,禅僧吟诗,一时蔚然成风。在北宋,丛林中吟诗作对十分普遍,和尚上堂说法、对机、勘验等,都基本上是以诗偈的形式进行的。慧洪终生热衷此道,原不足怪。问题在于,一般高僧的诗偈是紧紧与禅软化相联,可谓是以文辅化,来接引学人,歜其悟道的:而慧洪则多用以吟风咏月,与文人创作几乎没有两样。

慧洪在真净处呆了七年,二十九岁时游历东吴,第二年上衡山,遍谒诸老,“皆蒙赏音,由是名振丛林”(同上),这不仅由于他的禅悟程度受到印可,也是因为他的诗作得好。三年后(1102年),其师真净圆寂,慧洪回来拜塔,并有意到黄龙山隐居。当时绘事朱世英久闻其名,请他开法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的北禅景德寺。寺中藏有禅月大师所画十八罗汉像,不知为什么丢了其中一幅,慧洪作诗嘲之: “十八应真解脱根,少丛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应斋去,未见云堂第五尊”。第二天就有一妇人持画来见,说是这画上的罗汉托梦于她,让她带画回来。

慧洪退院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漕运毕士吴开正请他住清凉寺。入寺不久,就被狂僧诬告伪造度牒,连同前住景德寺的狂僧法和等对他的诽谤,被捕入狱一年。慧洪入狱即被削去僧藉,出狱后,以大观年间(1107—1110年)入京师,他的同门居士、丞相张商英(无尽居士)特奏皇帝,复度为僧,改名慧洪。太尉郭天民并奏徽宗赐其号。宝觉圆明”

慧洪晚年居寂音堂,自号寂音尊者。在作《自序》的同时,又作偈《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一云:霜眉瘴面老垂垂,瘦搭诗肩古佛衣。灭迹尚嫌身是累,此生永舆世相违。残经倦读闲凭几,幽乌独闻常掩库。寝处法华安乐行,荡除五十二年非。从偈中看来,慧洪此时是彻底勘破世情,超凡入圣了。

济公和尚困在这江山社稷图之中,出离不得,却在此宝图之中看见自己的前世今生之事。他已经在人间七世为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