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庶女凰途 > 第173章 朝堂争论

庶女凰途 第173章 朝堂争论

作者:波哥家的小猫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08:30

五皇子朱翊昭的紧急奏折送到京城时,正值朝会。

皇帝朱厚照看完奏折,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李公公,立即召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紧急商议边境军情。\"他下令道。

很快,朝廷的核心大臣们都聚集在了乾清宫。

参加会议的有内阁首辅李东阳、次辅杨廷和,兵部尚书王廷芳、户部尚书梁储、吏部尚书张璁等人。

\"诸位爱卿,五皇子从大同传来紧急军报,蒙古各部大举集结,边境形势危急。\"皇帝开门见山地说道。

李东阳首先发言:\"陛下,据五皇子的奏折,蒙古集结军队五万余人,确实是近年来罕见的大规模行动。\"

\"那诸位认为应该如何应对?\"皇帝问道。

兵部尚书王廷芳立即表态:\"陛下,蒙古大军压境,我朝必须立即应对。臣建议调集京营精兵三万,立即北上支援。\"

这个建议立即引起了争论。

户部尚书梁储皱眉道:\"王大人,调集三万大军,军费开支巨大。而且,京营是保卫京师的,如果大量北调,京师安全怎么保障?\"

\"梁大人,边境危急,岂能因为银子的问题而坐视不管?\"王廷芳反驳道。

吏部尚书张璁也表达了不同看法:\"王大人,我们是否应该先搞清楚蒙古人的真实意图?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军事威胁获得一些好处,未必真要开战。\"

\"张大人,兵法云'兵贵神速',如果我们犹豫不决,等蒙古人真的进攻了,再调兵就晚了。\"王廷芳据理力争。

内阁次辅杨廷和也发表了意见:\"陛下,臣认为应该军事和外交并举。一方面准备军事应对,另一方面派遣使者与蒙古谈判,看能否和平解决。\"

这个建议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

\"杨大人说得有道理。\"张璁点头道,\"战争的代价太大,如果能够和平解决,当然最好。\"

但王廷芳不同意:\"诸位,蒙古人集结五万大军,这本身就是对我朝的挑衅。如果我们示弱求和,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

争论越来越激烈,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以兵部尚书王廷芳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应该立即调兵,主动出击;

以户部尚书梁储、吏部尚书张璁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应该谨慎行事,优先考虑外交解决。

皇帝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没有表态。

就在这时,内阁首辅李东阳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陛下,臣有一个疑问。\"李东阳说道,\"蒙古各部一向各自为政,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联合行动。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突然团结起来?\"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沉思起来。

确实,蒙古草原上部落众多,彼此之间经常有矛盾,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并不容易。

\"李大人,您认为有什么特殊原因?\"皇帝问道。

李东阳沉思了一会儿:\"臣怀疑,这次蒙古的行动可能与我朝内部的某些事件有关。\"

\"什么意思?\"

\"陛下,最近边境连续发生了一些事件,江南水患、商路盗匪等等。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但如果有人故意利用这些事件制造边境紧张,那就不是偶然了。\"

李东阳的分析让皇帝很感兴趣。

作为内阁首辅,李东阳一向以深谋远虑着称,他的话往往都有深层含义。

\"李爱卿,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挑起边境冲突?\"皇帝问道。

\"臣不敢确定,但确实有这种可能。\"李东阳小心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需要更加谨慎了。\"

这个分析给争论增加了新的维度。

如果蒙古的行动背后有人操纵,那简单的军事应对就不够了。

\"那李大人认为应该怎么办?\"杨廷和问道。

李东阳想了想:\"臣建议,一方面做好军事准备,另一方面深入调查背后的真相。不能被人当枪使。\"

正在这时,太监来报,燕王朱翊煊求见。

\"燕王来干什么?\"皇帝有些意外。

\"回陛下,燕王说有重要事情汇报。\"太监回答道。

皇帝想了想:\"让他进来。\"

燕王朱翊煊进入乾清宫后,先向皇帝行礼,然后向各位大臣致意。

\"翊煊,你来有什么事?\"皇帝问道。

朱翊煊神情严肃:\"父皇,儿臣得到一些消息,与边境局势有关。\"

\"什么消息?\"

\"据可靠情报,这次蒙古的大规模集结,确实有人在背后推动。\"朱翊煊说道。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

\"翊煊,你有什么证据?\"皇帝追问道。

朱翊煊从怀中取出几份文件:\"父皇,这些是我的情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有人在暗中联系蒙古各部,承诺给他们好处,条件是联合行动。\"

皇帝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文件记录了一些秘密会面和资金往来,虽然还不够详尽,但确实表明有人在背后操纵。

\"翊煊,你认为是什么人在做这些事?\"皇帝问道。

朱翊煊犹豫了一下:\"父皇,目前还不能确定,但从种种迹象看,这个人或这个组织在朝廷内部有很大影响力。\"

这个回答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不安。

如果朝廷内部真有人勾结外敌,那问题就太严重了。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皇帝问道。

朱翊煊想了想:\"父皇,儿臣建议暂时不要大规模调兵,以免中了对方的计。可以派一部分兵力增援边境,维持防御态势,同时暗中调查真相。\"

这个建议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赞同。

\"燕王说得有道理。\"李东阳点头道,\"如果真有人想借边境冲突谋取好处,我们就不能如他所愿。\"

但王廷芳还是坚持己见:\"陛下,不管背后有什么阴谋,蒙古大军压境是事实。我们不能因为怀疑而不采取行动。\"

争论又开始了,但这次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大家不再只是争论是战是和,而是在讨论如何识破阴谋、保护朝廷利益。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皇帝最终做出了决定。

\"朕决定,调集京营一万五千人北上增援,同时派遣使者与蒙古谈判。另外,暗中调查朝廷内部是否有人勾结外敌。\"

这是一个平衡的决策,既不会过度激化矛盾,也不会让边境守军孤立无援。

\"陛下英明。\"大臣们齐声赞道。

\"另外,\"皇帝继续说道,\"朕决定让翊煊统一指挥这次边境防务。\"

这个任命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

燕王虽然有军事才能,但统一指挥边境防务是个重大职责。

\"父皇,儿臣一定不负重托。\"朱翊煊郑重地接受了任命。

会议结束后,朝廷开始紧张地准备应对边境危机。

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场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