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玖鸢窥天 > 第302章 彩云之南

玖鸢窥天 第302章 彩云之南

作者:九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07:06

彩云之南,有一神秘之境,名曰哀牢山。

其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恰似轻纱掩面之佳人,难窥其真容。

此地神秘莫测,仿若桃源般与世隔绝。

传闻,此山曾为神仙府邸,云雾乃仙人之羽衣,缥缈而奇幻。

且说哀牢山中,有一小峰峦,远远望去,宛如一头巨象临江而饮,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唤作象鼻山。

其周围方圆二百余里,层峦叠翠,风景幽秀。

峰峦环抱之处,隐匿着一座村庄,村中七八百户人家,皆是苗族。

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村民们勤劳质朴,自给自足,生活安适。

象鼻山最为奇特之处,当属象鼻与象腿间的水月洞。

此洞长十七米,宽十米,高十二米,洞口向阳。

洞内石灰岩分布广泛,洞悬于水上,恰似明月浮于水面,故而得名水月洞。

它与象鼻山上的穿山月岩遥相对望,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共同构成了“漓江双月”的奇妙景观。

宋代蓟北处士观此水月洞倒影,曾题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相传,象鼻山本是天庭为天帝劳作的神象,因下凡为人间造福,惹得天帝大怒。

天帝趁神象在漓江边饮水之际,狠命将剑刺入其体,只留一截剑柄在外。

神象虽死,却屹立不倒,历经岁月变迁,最终化为雄伟的象鼻山。

据说,山上那座瓶形小塔,便是天帝留下的剑柄。

哀牢山深处吹来的阴风,带着亘古不化的冰寒与亡魂绝望的哭嚎,刀子般刮过玖鸢周身布下的护体罡气。

罡气之外,唯有一片混沌污浊,粘稠得化不开的黑暗翻滚着,无数双无形的鬼爪,死死拖拽着她的身形,要将她重新拖回那永无天日的深渊。

玖鸢面如寒霜,不见半分波澜,唯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似两簇在潜意识深处点燃的冰焰。

她体内真元如怒海狂澜,奔腾不息,硬生生在这绝地中撑开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在她身后,一道虚弱至极、几乎随时会彻底溃散的微光紧紧依附,那是人皇仅存的一缕残魂,微弱得如同风中的残烛,全靠玖鸢以自身精元强行护持,才不至在这万魂噬魂之地彻底湮灭。

“坚持……莫散。”玖鸢的声音穿过护体罡气,带着一股坚韧气息,字字如铁,砸在身后的微光上,“乾坤鼎……就在前方,撑住!”

她身形猛地一沉,撞破了一层无形的、污秽粘稠的壁障。

眼前豁然一变,那无边无际、令人窒息的黑暗骤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血浪。

哀牢山腹地,竟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血海。

血浪翻滚咆哮,粘稠得如同煮沸的胶漆,每一次涌动,都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咕嘟”声。

那不是寻常的血水,每一滴,都饱含着亿万冤魂凝聚了万载的怨毒与绝望。

无数扭曲的、半透明的面孔在血浪中沉浮、挣扎、无声地嘶吼着,他们的眼睛空洞而痛苦,死死盯着闯入者,那目光汇聚,如同千万根冰冷的毒针,直刺神魂深处。

滔天的怨气、死气、秽气混杂升腾,几乎凝成实质,将这片天地彻底染成了绝望的暗红。

在这无垠血海的中心,一口巨鼎,沉沉浮浮。

鼎身古朴苍凉,似青铜浇铸,却又隐隐透出一种超越金石玉质的玄光。

它庞大得如同山岳,鼎足深深没入那沸腾的血海深处,每一次血浪拍打其上,都发出沉闷如雷的轰鸣。

鼎壁之上,清晰可见七十二道狰狞的裂痕,蛛网般蔓延,仿佛随时会彻底崩碎。

每一道裂痕之中,都有幽幽的青光渗出,顽强地抵抗着血海的侵蚀。

鼎口之处,一团深邃凝练的紫色火焰在跳跃、吞吐,每一次喷薄,都灼烧得四周血海滋滋作响,蒸腾起大片的腥臭黑烟,将试图靠近鼎口的冤魂怨灵瞬间化为飞灰——那便是维系着这方污秽世界最后一丝秩序的炼神紫焰。

“乾坤鼎。”玖鸢心神剧震,脱口而出。

这传说中镇压天地气运、熔炼万物的上古神器,竟已残破至此。

七十二道裂痕,纵横交错,仿若天地初开时盘古斧钺劈出的痕迹。

第一道裂痕,细若发丝,蜿蜒如青蛇游走。

传闻每逢朔月之夜,裂痕中便渗出暗红液体,似血非血,沾之者当夜必梦到金甲神将提刀相向,口中喃喃“归位,归位”,待晨光破晓,梦中景象如烟消散,唯留裂痕处萦绕淡淡铁锈腥气。

第二道裂痕,宽逾三寸,深不见底。

曾有采药人仗着胆魄,以藤条垂入其中,欲探宝取药。

未料坠入三丈,忽见裂痕内壁磷火明灭,竟有无数枯骨攀附,或作抱膝沉思状,或作张牙舞爪态,更有孩童骸骨眼窝处钻出莹白幼蛇,嘶嘶声在裂罅间回荡,采药人肝胆俱裂,拼力攀爬逃命,自此落下一遇黑暗便浑身战栗的病根。

第三道裂痕,形状恰似弯月,裂痕中终年流淌清泉,却无人敢饮。

盖因泉底沉睡着一具女尸,青丝如瀑随水流舞动,面容姣好仿若活人。

每至子夜,泉水便化作胭脂色,女子起身立于泉畔,对着月光梳理长发,口中吟唱着古老歌谣,歌声婉转凄美,闻者无不落泪,听者魂魄被勾走。待鸡鸣破晓,女子与泉水又恢复如初,唯余裂痕边散落的花瓣。

第四道裂痕,表面遍布凸起的鳞甲状纹路,摸之冰凉坚硬,似有生命律动。

暴雨倾盆时,裂痕内传出震耳欲聋的龙吟,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金鳞闪烁,有人曾窥见龙头探出裂痕,龙须扫过之处,草木瞬间枯黄,而当雨过天晴,裂痕又恢复平静,仿若方才一切皆是幻觉,见者魂魄尽散。

……

却说那第七十二道裂痕,状若双鱼衔尾,黑白石纹流转间,恰似水中双鱼游弋生姿。

每逢月圆之夜,裂痕便迸发幽蓝宝光,双鱼纹路竟活泛起来,首尾相衔绕着裂痕缓缓游动,粼粼光晕如涟漪般向崖壁四周荡开,映得整片断崖恍若深海龙宫。

俄而宝光敛去,自裂痕深处浮出一老一少两位仙人。

老者银发垂肩,身披玄色道袍,袖口绣着双鱼戏珠暗纹,手中玉拂尘轻摇,每挥一次便有细小水花凝结成珠,簌簌坠地。

童子身着月白短打,脖颈间挂着双鱼玉佩,眼若星辰,背着缀满海草的珊瑚药篓,脚步轻快,踏过之处生出朵朵蓝莲花。

两人在崖边青石板上落下云头,老者屈指轻弹,两枚莹润似珍珠的棋子便悬浮半空,双鱼裂痕中涌出的云雾竟化作水波荡漾的棋盘,棋盘上星罗棋布的纹路恰似双鱼鳞片。

只见那棋子穿梭于云雾水波间,每落一子,云雾便翻涌如浪,化作双鱼腾跃、龙女献珠等异象。

传言若有凡人屏息凝神,观至棋局终了,两位仙人便会以双鱼玉佩相赠,赐下不老仙方。

可千百年来,无数慕名而来的贪求者,皆被棋局中变幻莫测的双鱼虚影勾去魂魄。

有人痴迷于棋子化作的游鱼,伸手欲捉,却跌入云雾不见踪迹。

有人妄图参透双鱼游动轨迹中的长生奥秘,双目圆睁直至石化,化作崖边形态各异的顽石,或似俯身观棋,或似伸手抓鱼,永远定格在痴迷守望的姿态,变成了石头,形成了石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