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成了乞丐,但是武力值很高 > 第533章 日常生活

穿越成了乞丐,但是武力值很高 第533章 日常生活

作者:星空鱼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03:19:26

那扇宽大的玻璃窗被如注的雨水打得啪啪作响,每一声都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力量。雨水顺着玻璃滑落,形成了一道道水幕,模糊了窗外原本清晰的景色,远处的山峦和树木都在这雨幕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被晕染开来。林夜正全神贯注地调试全息投影,他那双修长而灵活的双手在复杂的设备上熟练地操作着,手指如同在琴键上跳舞一般,轻盈而准确。他的眼神专注而投入,紧紧盯着投影设备上不断闪烁的灯光和数据,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这台机器。

当赵德山的尸检报告与“水獭号”船员名单在那明亮的光束中缓缓重叠时,二十七个模糊的人影突然在虚拟的江面上浮现出来。他们的身影在光束中闪烁不定,时而清晰时而虚幻,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他们身上的工装虽然破旧,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坚韧与干练。工装领口都别着枚小小的铜制鱼形徽章,那徽章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蜡丸上的火漆印如出一辙,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人不是走私犯。”林夜一边说着,一边放大其中一个人影的领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疑惑与思索。“徽章上有海关的微缩标记,当年可能是便衣缉私队。他们说不定是为了打击走私,才遭遇了不幸。”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一丝对往事的感慨。

就在这时,夏侯杰的手机在桌上剧烈地震动起来,那震动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手机在桌面上不断跳动,仿佛有自己的生命一般。打捞队在浅滩处探到了金属信号,这个消息让夏侯杰瞬间精神一振。他毫不犹豫地抓起外套,动作迅速而果断,外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被他利落地披在身上。往外走时,他看见林昼正把青铜残片的扫描图发给文物局。林昼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点击,屏幕的光芒映照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那扫描图带着案件的希望,如同一只展翅的白鸽,飞向了远方。“让专家看看纹饰年代,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现场还原清楚。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解开谜团的第一步。”林昼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带着一种对工作的执着与责任感。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如子弹般砸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高高的水花,每一朵水花都在瞬间绽放又迅速消逝,如同生命的短暂而绚烂。林夜站在技术科门口,望着外面的雨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夏侯杰的车在雨中缓缓启动,车的尾灯在雨幕中闪烁着微弱的红光,那红光在雨中显得有些朦胧,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林夜的视线里。他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了一下,是邹善发来的消息:“汤放门卫了,别待太晚。”那消息就像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林夜的心,让他在这寒冷的雨夜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关怀。他回头看向林昼,对方正在认真地删除投影里的测试数据。那些关于“水獭号”的虚拟影像正在光束中缓缓消散,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每一个影像的消失都仿佛带走了一段回忆,那影像的消散,仿佛是一段记忆的渐渐远去,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走吧。”林夜轻轻地合上电脑,电脑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嚓”声,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定。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带着一种完成任务后的释然。“剩下的是他们的事了。我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去探索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满足感。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里,“数字刑侦技术支持团队”的名单上,林夜和林昼的名字排在最末。那名单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旁边贴着张便签,是夏侯杰那熟悉的字迹:“下次还得麻烦你们——老案子的图纸比江底的石头还硬。”那便签在灯光下显得有些陈旧,纸张微微泛黄,边缘也有些卷起,但上面的字迹却清晰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夏侯杰对他们的信任与期待。

雨雾里,长江的涛声隔着一条街传来,那涛声低沉而雄浑,如同一位老者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它像是在说,有些秘密需要很多人一起打捞,而他们只是递出工具的那双手。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解开谜团提供了一把钥匙,而真正的探索之路,还需要更多的人去继续前行。那涛声在雨雾中不断回荡,仿佛在为这座城市演奏着一首古老的交响曲。

走出警局时,雨势刚好收了些,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飘落,如同牛毛般轻柔。晚风卷着潮湿的草木气扑在脸上,那气息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清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林夜深吸一口气,闻到了雨打梧桐的清苦味,那味道比技术科里的打印机墨粉好闻多了,带着一种自然的清新与纯净。林昼正低头给邹善回消息,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沾着雨水的睫毛上,像落了层碎星,一闪一闪的,十分迷人。

“叔说汤是莲藕排骨汤,”林昼把手机揣回口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踢了踢路边的小水洼,溅起一些小小的水花。“他下午去江滩采的野生莲藕,说比菜市场的甜。”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美食的期待。

林夜笑了笑,那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邹善总爱弄这些“野生”的东西,春天去江心洲挖荠菜,那时的江心洲一片绿意盎然,荠菜在草丛中若隐若现,邹善总是能准确地找到它们。秋天在江湾摘菱角,江湾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菱角叶,邹善会划着小船,在菱角丛中穿梭,仿佛长江里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他们小时候总跟着在江边疯跑,裤脚沾满泥点,回家被邹善用竹篾尺子轻轻敲着膝盖骂“野猴子”,但转身却把热乎的姜茶塞到手里,那姜茶的温暖至今仍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街角的老路灯亮了,晕黄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两个巨人在行走。林昼突然拐进旁边的便利店,便利店的门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当”声。出来时他手里攥着两袋薄荷糖,撕开包装纸的声音在雨夜里格外清脆,如同夜空中的一声惊雷。“刚才盯着那些青铜纹饰看太久,眼睛发涩。”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其中一袋塞给林夜,糖粒在舌尖化开时,带着微苦的凉意,像把小扇子轻轻扇走了眉宇间的紧绷,让人感到一阵清爽与舒适。

回家的路要经过长江大桥。雨后的桥面还湿着,车轮碾过积水时溅起细碎的银花,那些银花在车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同无数颗钻石在路面上跳跃。江面上雾蒙蒙的,远处货轮的灯光像悬在半空的星子,忽明忽暗,仿佛在与天空中的星星相互呼应。林昼打开车窗,晚风灌进来,带着江水特有的腥甜气,那气息中还夹杂着一些淡淡的柴油味,把他额前的碎发吹得乱翘,如同风中的小草。

“你说夏侯队长今晚能找到什么?”林昼忽然问,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车门扶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林夜目视着前方的车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不知道。但我们做的模型够清楚了,剩下的是他们的事。”他转头看了眼弟弟,眼神中充满了关爱,“还记得上周特展闭馆后,我们在展厅拼的船模吗?少了个桅杆,今晚回去找找?”

林昼眼睛亮了亮,仿佛想起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那是他们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木质帆船模型,当时在旧货市场的角落里,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他们的发现。虽然缺了零件,但却成了兄弟俩难得的放松方式。不用对着代码和数据,就坐在工作室的地板上,一点点打磨木片,砂纸与木片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用胶水粘起甲板的栏杆,那胶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像在搭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安静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只有他们和那艘帆船模型。

邹善的工作室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那巷子狭窄而幽深,充满了岁月的痕迹。推门时风铃叮当作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迎接他们的归来。暖黄的灯光从里屋漫出来,混着排骨汤的香气扑在脸上,那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邹善正蹲在灶台前搅锅,他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有些佝偻,但却充满了温暖。蓝布围裙上沾着点点面粉,那面粉仿佛是他对生活的热爱的见证。他总爱在炖汤时蒸两笼红糖发糕,说甜口的能压一压江鱼的腥气,那发糕的香气在屋子里弥漫开来,让人感到无比的温馨。

“回来啦?”邹善直起身,脸上洋溢着笑容,声音中充满了关切。他往两个碗里盛汤,汤勺在锅里轻轻搅动,发出轻微的声响。“汤里加了莲子,安神的。”他瞥见林昼背包上的泥点,眉头微微皱起,“又往江边跑了?鞋跟都沾着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关心。

林昼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把背包甩在玄关的藤椅上,藤椅发出一声轻微的“嘎吱”声。他凑到灶台前掀开蒸笼盖,热气腾腾而出,仿佛一团云雾。红糖发糕的甜香裹着水汽漫开来,糕面上的红枣陷得深深的,像缀在琥珀里的玛瑙,色泽鲜艳,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晚饭时没人提案子,大家都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邹善讲起下午在江滩遇到的老钓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说对方钓上条两斤重的鲶鱼,非要分他一半,那鲶鱼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十分诱人。林昼说特展的互动装置出了点小问题,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说明天要早点去调试,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林夜则说起仓库里那台旧扫描仪,或许能改装成文物修复用的影像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台旧扫描仪在他的改装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汤碗里的莲藕被炖得粉糯,咬下去时带着清甜的汁水,那汁水在口中散开,暖意在胃里慢慢散开,把技术科里的紧张感一点点化掉了,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满足。

饭后林昼主动去洗碗,水流哗哗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歌曲。林夜坐在客厅的老藤椅上,翻着邹善年轻时的工作笔记。泛黄的纸页上记着打捞队的日常,那些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邹善当年的认真与执着。某页边角画着个简笔画的船模,旁边写着“小夜说要给船模装个灯”——那是他八岁时的话,看到这句话,林夜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陷入了对童年的回忆之中。

“哥,来搭桅杆!”林昼举着根细细的木条从厨房跑出来,围裙还没摘,在身后随风飘动。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迫不及待。

工作室的地板上铺着块旧帆布,那帆布上有些许污渍,但却充满了历史的痕迹。散落着砂纸、胶水和各种型号的螺丝刀,那些工具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那艘缺了桅杆的帆船模型摆在中央,船身的木纹被打磨得发亮,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林夜拿起砂纸,轻轻磨着木条的边角,砂纸与木条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林昼则在旁边比划着桅杆的角度,嘴里念叨着“偏左半厘米才好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