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修行王朝 > 第8章 九品制

修行王朝 第8章 九品制

作者:一清二白的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3:43:33

修行第一大事就是入品,入品才算踏入了修行体系,入品才算是踏入了官僚体系。

但是王朝承袭两百多年,是不是只有做官才能修行,才能入品呢?不全是。

到如今,除了王朝官位九品制度,还有其他方面也能修行。

其一就是佛门佛学,陈汉太祖起事之初曾在寺庙出家,对这份情谊太祖十分珍视。于是在开国之初,太祖立佛教为国教,应天鸡鸣寺为天下佛寺之首,鸡鸣寺寺正行同一品。因此,鸡鸣寺可以看作一品道场。

后来,佛教地位开始衰退,一个是被取消了国教的地位,另一个是朝廷设立僧录司专门管理天下僧人。僧录司左右善世只有正六品,也就是说在王朝体系之内,僧人的品级最高也就只有正六品了。

不过鸡鸣寺一品地位却是保留了,鸡鸣寺成为天下佛门魁首,也是教授佛学场所,相当于全国唯一的佛学院。寺正依然是正一品,实力还在,但是职权却被削弱了,只限制在佛教里面。

或许是念及太祖,朝廷还是给予了佛门参与朝政的门路。朝廷宣布僧录司主官全部从鸡鸣寺选取,这也算是对佛门另一种方式的弥补了。

佛门修行也分九品,九品聚元、八品脱凡、七品元心、六品意散、五品明心、四品舍利、三品魂动、二品清灵、一品大乘。

佛门之后是道门道学。一开始佛门显圣之时,道门并不显眼,但道学依然是显学。太祖时期,除了佛教,官方承认的也只有道教了。太祖之后道教开始真正显露,成祖时期,成祖下旨将对玄武大帝的礼奉制度确定为王朝的定制。

此后,当朝皇帝都要派大臣到天一观上香,天一观也成为王朝独特的存在,地位形同一品。特别是当王朝的统治者也开始信奉道教时,道教的地位可以说就彻底巩固了。

一百年前,陈汉王朝汉世宗皇帝特别推崇道教,自己在皇宫之内还专门设立道场炼丹修道,以求长生。这一时期的道教虽然没有被立为国教,但地位形同国教。世宗去世后,道教地位开始衰退,但相比较起来,依然比佛教强盛。

如今,天一观与鸡鸣寺一样成为天下传授道学的场所,相当于全国的道学院。天一观主正一品,相对应的,天一观也成为一品道观。朝廷同样设立了道录司,司正正六品,道录司主官从天一观选取。

道门也分九品,九品入道、八品鬼卒、七品祭酒、六品同辉、五品出尘、四品山居、三品幽逸、二品神仙、一品天真。

实际上道学与其他学派在相互交融,以朝廷钦天监为例,其官员既是道学派的人,也是儒学派的人。包括仵作,也是儒学与道学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多种学派结合之人,实力会更强。等到许仵作入品,他的实力会比初入品级的儒生更强。

说完了道学,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儒学派,儒学是做官的根本,也是众多书生文士主修学派。与佛学与道学不同,儒学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朝廷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子监,这是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国子监祭酒正四品,与道家的七品祭酒不同,这里的祭酒是官名,而不是修行境界。

到地方上,府里有府学、州里有州学、县里有县学,到乡镇还有乡镇学塾,可以说读书人是最容易修行的群体,也是基数最大的修行群体。

不过儒学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孔林。因孔圣人的原因,孔林地位尊崇,在天下读书人心中拥有特殊地位。衍圣公一品,因此,孔林在地位上也形同一品。

儒学修士修行大都与心境有关系,其九品名为启智,八品养气、七品明心、六品立志、五品修德、四品践行、三品登峰、二品圣贤、一品自在。

桥头乡命案中,许仵作认为凶手快要入品,其实就是马上就要进入九品启智境。启智境外在威力不显,与普通人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主要是能开启心智,初窥明心见性,为后面七品明心境打基础。

但入品就是入品,启智境相比较普通人,存在智商、思维逻辑上的碾压,能让普通人信服,并陷入话语的语境之中。

也就是说,启智境的人对普通人说鬼故事,那么普通人就会真的相信有鬼,并且会被带入到鬼故事里面。

许仵作说死者生前惊怖,恐怕就是被人带入到话语中了,然后死者在凶手的故事中吓死了。

启智境的能力原本是读书人辩论之时用的,文无第一,都是读书人,谁服谁啊。但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却用在了普通人身上,这一点在官方看来,本身就犯法了。

自从品级与实力挂钩之后,朝廷对于普通人的保护政策相对应的出台,其中有一条规定,不得对普通人施展品级境界能力。犯法轻者废除功名,重者处死。

这条法律既是对弱者一方的保护,也是对强者一方的警告与限制。像是桥头乡命案的凶手,运用自己的能力致人死亡,一旦被抓到,秋后问斩是逃不掉的。

除了儒佛道,兵学也是显学。武举考核不说,全国将领、士兵大都是兵学修士。兵修的主要场所在军营,当然也拥有全国性的兵修学府兵道院,其属于五军都督府直辖,院主正四品。

兵修不止练武,同样需要修心,这一点从兵修境界划分就能看出来。其九品明劲、八品明智、七品明信、六品忠仁、五品忠勇、四品忠言、三品谋事、二品自在、一品见性。

前世《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恰似兵修的修行总纲。

四大显学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学派,其一是伊学。伊学是外来学派,国朝初期自西而来,太祖皇帝为了体现新王朝的包容性,允许伊学在境内传播。伊学的核心是上天赐予,这一点其实与君权神授相合,但伊学毕竟是外来者。不过,到如今,二百多年过去,伊学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伊学没有特定的修行场所,只在国子监中有一个伊学院,隶属于国子监。从本质上来说,伊学它更像是本土学派的补充。

伊学没有九品划分,只有三大境界,每个境界分三等,也算对应九品了。伊学第一个大境界名为德勒,主要能力通过眼睛施展,以眼睛洞见世间,据说有各种瞳术;第二个境界名为疏凡,通过心灵之眼洞见世间,这一境界已经能不通过眼睛而施展各种异术;第三境界名为师德,已经能外显异象。

最后一个学派是武学,武学不是官方认可的显学,但是在民间却传播的相当广泛。相比较儒释道兵伊,武学武修更多的是打熬自己的身体,然后将自己的一身武艺买与帝王家,重要的是,得先为官,然后才能继续修行下去,这就是纯纯的买与帝王家了。

武修九品练劲、八品练肤、七品练骨、六品练脏、五品练经、四品炼心、三品练性、二品逍遥、一品无矩。

看看这个境界划分,到高品才算有那么点意思,前面几品不是练力气就是打熬筋骨,与其他学派的明心见性相比,说一句粗鄙武夫,不为过。

“原来还真的能修行?”听着王二讲了一路,李逸才算是明白这个世界真的可以修行,看来此后的生活会很精彩。

此时,虽然人还在马上,但是心已经飞向了那个修行的世界。这时候就不要管什么几十岁的人装沉稳了,遇到这种事,五六十岁也能激动的睡不着啊。前世有多少人幻想着能修仙,叫一句剑来,身子往空中一跃,踩着飞剑到处遨游。虽然此世可能做不到这种程度,但也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了。

“王二哥,那你和牛大哥他们就是走的武学路径?”眼看着远处有一排排帐篷,估计是巡检司驻地要到了,李逸突然想到牛大牛有为他们。原先以为他们只是单纯练过武,现在想来应该是走的武学路子了。

“对,牛大哥他们还有我,都是走的武学路子。”

“那有为叔和牛大哥谁更厉害?”

“自然是有为叔厉害,有为叔距离入品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了。”

“那入品武者与入品儒修,谁厉害。”

“我怎么知道。”

“好吧!”

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两人终于是在正午时分赶到了巡检司驻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