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凰归:嫡女重生之凤鸣天下 > 第114章 边关急报,前尘疑云(上)

佛堂的焦糊味尚未在沈府冰冷的空气中散尽,那场由绝望与疯狂点燃、最终被沈云昭以雷霆手段掐灭的闹剧,其后续处置已如利刃般落下。

柳姨娘被两个粗壮的婆子架着,像拖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从昏厥中醒来时,只来得及发出几声破碎的呜咽,便被塞进了一辆青布小轿。没有体面的辞行,没有多余的怜悯,只有沈柏年一句疲惫而冰冷的“送走”。轿帘落下,隔绝了松涛苑最后一丝惨淡的光景,也彻底斩断了她在这煊赫门庭里汲汲营营半生的念想。目的地是城外那座以清苦闻名的慈航庵,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这是沈云昭的意志,也是沈家为求自保必须付出的代价。昏迷前柳姨娘眼中那淬了毒汁般的怨毒,仿佛还在冰冷的空气中无声回荡:“沈云昭…贵人们…不会放过你…”

沈云柔的结局同样黯淡。她被严密看管在府中最偏僻角落的一间小院,门窗加固,院外日夜有冷面婆子轮守。沈柏年虽对这个庶女存了一丝不忍,但想到佛堂地上流淌的灯油和那簇差点燃起的幽蓝火焰,以及背后可能牵扯的赵家余孽,那点不忍便化作了后怕的寒霜。他默许了沈云昭的安排:沈云柔被彻底圈禁,形同废人,成为沈府后宅一个无声的警示。

尘埃落定,至少表面如此。沈云昭站在松涛苑空寂的正房外,冬日的寒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掠过光秃的枝头。昔日柳姨娘呼风唤雨的痕迹被迅速抹去,下人们噤若寒蝉,动作麻利地更换着陈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权力更迭后特有的、带着铁锈味的沉寂。

“小姐,” 凌风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声音压得极低,“松涛苑已彻底清理干净。柳姨娘暗格里的密信,连同那婆子的口供,已封存妥当。按您的吩咐,消息也放出去了,只说是柳氏管教无方,致使二小姐在佛堂失仪,为清心养性,自请入庵修行。”

沈云昭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庭院萧瑟的景致,投向更远的天际线,那里是皇城的方向。“‘自请’?也好。沈家的脸面,终究要粉饰一二。” 她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那些‘贵人’们呢?可有尾巴露出来?”

“夜枭卫顺着密信的线头追查了几处暗桩,但对方很警觉,留下的都是死棋,暂时断了线索。” 凌风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其中一处联络点,在城西‘德裕’钱庄附近,与之前翰林院那几位‘清流’大人府邸的采买路线,有过短暂重合。”

翰林院…文渊阁…暗流…

沈云昭的眼眸微眯,一丝锐利的光闪过。赵家的根系,比她预想的扎得更深,也更隐蔽。这看似尘埃落定的后宅风波,不过是水面下更大漩涡的一次小小翻涌。她拢了拢身上的银狐裘披风,寒意似乎更重了。“知道了。盯紧点,尤其是宫里和靖王府那边,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报我。”

“是。”

***

靖王府,听涛阁。

气氛却与沈府的尘埃落定截然相反,如同绷紧的弓弦。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深冬的严寒,却驱不散弥漫在室内的凝重。

萧绝一身墨色常服,端坐于宽大的紫檀书案之后。他面前摊开的是北境三州呈上的加急塘报,字字如刀,刻在昂贵的雪浪纸上,也刻在人心上:

“北狄左贤王阿史那咄吉亲率王庭狼骑精锐八万,裹胁仆从部落联军逾十五万,于十一月初七悍然突破朔风关外三道烽燧防线!前锋游骑已如蝗虫过境,深入我云州、幽州腹地百里!朔风关守将张猛率部血战三日,力竭殉国!关城…恐已陷落!沿途村镇尽遭屠戮,烽烟蔽日,千里焦土!北狄狼头纛旗已插上我朝关隘!军情十万火急,恳请朝廷速发援兵!迟恐北境尽丧,社稷危殆!——北境三州兵马总管,秦烈泣血急奏!”

“啪!”

萧绝猛地合上塘报,坚硬的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里,此刻翻涌着骇人的风暴。朔风关!大胤北疆最重要的门户!一旦洞开,北狄铁蹄将如入无人之境,直扑中原腹地!张猛,那个以悍勇闻名的老将,竟也战死殉国了!

“王爷!” 谋士方先生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朔风关失守,非同小可!北狄此次蓄谋已久,来势汹汹,绝非寻常寇边劫掠!阿史那咄吉此人野心勃勃,志在吞并!秦总管虽勇,然兵力悬殊,恐难久持!朝廷…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萧绝没有立刻回应。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冰冷的手指划过象征着朔风关的那个小小标记,一路向南,掠过云州、幽州广袤的土地,最终停在象征京畿重地的位置。这条路线,清晰得刺目。

“朝堂上什么反应?” 他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却蕴含着山雨欲来的压力。

“炸锅了!” 方先生语速极快,“陛下震怒,当朝摔了奏报!主战、主和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主战派力陈即刻调集京畿、西山大营精锐北上驰援,同时严令沿途州府坚壁清野,征召民夫,死守待援。而以户部刘侍郎为首的主和派则哭诉国库空虚,北境天寒地冻,劳师远征胜算渺茫,主张…遣使议和,以金银女子,换取喘息之机。”

“议和?” 萧绝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近乎残酷的弧度,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割肉饲狼,只会让狼的胃口越来越大!阿史那咄吉要的,从来就不是区区岁币!他要的是我大胤的万里河山!是汉家子民世代为奴!” 他猛地转身,眼中锐芒暴涨,一股无形的煞气瞬间充斥整个听涛阁,连炭火都似乎黯淡了几分。“传令!王府所属暗卫、府兵,即刻整备!令北境夜枭卫所有据点,不惜一切代价,刺探敌军主力动向、粮草囤积之所!飞鸽传书西山大营主将裴琰,命其麾下‘虎贲’‘鹰扬’两卫做好开拔准备,随时待命!”

“王爷,您是要…” 方先生心头一震。

“本王亲征。” 萧绝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铁血统帅的决绝,“朔风关必须夺回!北狄的兵锋,必须打断在云幽之地!靠那些只会摇唇鼓舌的蠹虫,靠那些被金银泡软了骨头的废物,大胤就真完了!”

“可是王爷,” 方先生面露忧色,“京中局势诡谲,赵家虽倒,余孽未清,暗箭难防。翰林院那边…”

“正因为暗箭难防,才更要快刀斩乱麻!” 萧绝打断他,目光如电,“本王离京,那些魑魅魍魉才会跳出来!正好一网打尽!京畿防务,有忠直老将坐镇,陛下身边亦有暗卫拱卫,一时无忧。眼下,北境才是心腹大患!”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去准备吧。另外,让王妃…即刻回府。” 提到沈云昭时,他眼中翻涌的杀伐之气似乎微微凝滞了一瞬,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是!老朽这就去办!” 方先生深知事态紧急,不再多言,躬身一礼,匆匆退下安排。

听涛阁内只剩下萧绝一人。他再次走到舆图前,目光死死盯在朔风关的位置,仿佛要穿透地图,看到那烽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惨烈战场。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混杂着愤怒、焦灼与沉重责任的巨大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他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中翻腾的戾气。

就在这心神紧绷到极致的片刻,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要被忽略的异样感,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粒微尘,在他意识深处漾开涟漪。

他猛地睁开眼,锐利的目光扫过书案。那份字字泣血的边关急报旁边,还散落着几份关于北境军务、粮草转运的旧档。而在这些卷宗之下,压着一本不起眼的、用普通青布做封皮的簿子。那是昨日沈云昭来听涛阁寻他,等候时无意间遗落下的。他当时随手拿起翻看了一下,似乎是…一些杂记?随手画的图样?

鬼使神差地,萧绝伸出手,将那本青布簿子从卷宗下抽了出来。入手是纸张的粗粝感。他随手翻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娟秀的闺阁字迹,而是一幅用炭笔勾勒的、极其简洁却精准的地形图。描绘的似乎是…某处山谷隘口?线条凌厉,转折分明,带着一种超越性别的、近乎冷酷的实用主义风格。旁边还标注着几行小字,字体瘦劲有力,如刀刻斧凿:

> 此处两山夹峙,形如口袋。若设伏兵于两侧高地,以滚木礌石断其后路,再以强弓劲弩覆盖谷底…敌若轻入,十死无生。唯水源稍远,需备足饮水,防敌困兽之斗,以火攻反噬…

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个险恶而高效的杀戮陷阱!这绝非纸上谈兵!字里行间透出的狠辣、果决以及对战场细节的精准把握,让萧绝瞳孔骤然收缩!这种风格…这种对地形利用到极致、近乎冷酷无情的战术思维…

一股强烈的、源自骨髓深处的熟悉感,如同冰冷的电流瞬间窜遍全身!

他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指尖微微颤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向下一页。

下一页,依旧是图。描绘的似乎是城池攻防。城墙的垛口、瓮城的结构、护城河的宽度…细节详尽得令人发指!旁边依旧是那种瘦硬峭拔的字迹,密密麻麻地写着:

> 云梯仰攻,伤亡必巨。可于城墙内侧暗设悬楼(注:类似吊脚楼),藏精锐于其中,待敌攀至半途,悬楼突出,以长矛、火油自上而下倾泻…破其登城之势。另,城门乃薄弱点,需备足塞门刀车、千斤闸,并多备沙土布袋,随时填堵缺口…夜间需防敌掘地道,可于城内掘深井监听,或沿城墙埋设空瓮…

字迹!是这字迹!

萧绝的呼吸猛地一窒!目光死死钉在那一个个瘦硬如铁划银钩的字上!一种跨越了时空、跨越了生死的巨大冲击,如同惊涛骇浪般狠狠撞向他的灵魂深处!

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这字迹…这字迹他刻骨铭心!这分明是…是“他”的字!

那个曾与他并肩浴血、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生路,最终却为了掩护他突围,力战至死,被万箭穿心钉死在鹰愁峡冰冷石壁上的…林风!林将军!

那个沉默寡言,眼神却如孤狼般锐利,一手字写得如同刀锋劈砍,战术风格奇诡狠辣,以弱胜强如家常便饭的…大胤边军最年轻的骠骑将军!

萧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冻结!眼前瞬间被一片猩红覆盖!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血色黄昏,狂风卷着雪沫和血腥味,灌满鹰愁峡。震天的喊杀声、兵刃撞击的刺耳声、垂死者的哀嚎声…交织成地狱的乐章。

他看到那个挺拔如松的身影,穿着被鲜血浸透、残破不堪的玄甲,独自一人守在狭窄的峡口。他手中的长槊早已折断,换成了卷刃的横刀,每一次挥砍,都带起一蓬蓬妖异的血花。狄人的尸体在他脚下堆积成小山,但他身上的伤口也越来越多,深可见骨。

“王爷…走!” 嘶哑的吼声穿透喧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那是林风最后的声音。

然后,是那遮天蔽日的箭雨!如同死亡的蝗群,带着尖锐的呼啸,覆盖了那道浴血的身影!

“不——!!!” 萧绝记忆中自己发出的那声绝望嘶吼,此刻仿佛在听涛阁内无声地炸响!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才将他从那血腥的幻境中猛地拽回现实!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内衫的后背。

他死死盯着簿子上那熟悉的字迹,每一个转折,每一个顿笔,都与他记忆中林风在军报上、在沙盘推演时留下的字迹…完美重合!不,不仅仅是重合!连那股字里行间透出的、属于军人的铁血与冷硬气质,都一模一样!

可林风…林风早已死了!死在他眼前!尸骨无存!

那…沈云昭?

萧绝猛地抬头,目光如利刃般射向门口,仿佛要穿透厚重的门扉,看到此刻正从沈府赶回王府的沈云昭。

一个深闺女子…一个侯府嫡女…一个以智计和医术闻名的县主…她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字?画出这样的图?提出这样老辣狠绝、只在尸山血海中才能淬炼出的战术?!

巧合?模仿?

不!萧绝瞬间否定了这些荒谬的想法。这字里的神韵,这图里的杀伐气,这战术思路里深入骨髓的战场直觉…绝非模仿可得!这是无数次在生死边缘磨砺出的本能!

巨大的疑云,如同北境压城的黑云,瞬间笼罩了萧绝的心头。远比朔风关失守的军报,更让他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惊悸!

他再次低头,近乎贪婪地、带着审视灵魂般的目光,一页页翻看那本青布簿子。后面记录的多是些药方、随笔,字迹虽同源,却多了几分属于女子的娟秀和属于沈云昭特有的清冷感。唯有那些关于地形、关于器械、关于排兵布阵的零星记录,笔锋陡然变得刚硬锐利,充满了铁血沙场的烙印!

尤其是其中一页,画着一面极其简陋的旗帜草图——一面撕裂的、染血的战旗,旗面上似乎是一个模糊的兽形图腾,旁边潦草地写着一句:

> 旗在,阵地在。旗断…人亡。

轰——!

这句话,如同九天惊雷,再次狠狠劈在萧绝的识海!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

鹰愁峡!那面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最终被狄人乱箭射穿、连同主人一起倒下的…残破的“林”字帅旗!林风最后的目光,似乎就是望向那面倒下的旗帜…

萧绝的身体晃了晃,猛地扶住冰冷的紫檀书案边缘,才稳住身形。他的脸色在炭火映照下,显得异常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惊涛骇浪,是极致的震惊、无法置信的荒谬感,以及一种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深埋于灵魂深处的巨大悲怆与…悸动!

沈云昭…林风…

两个截然不同,本该永无交集的身份,此刻却因为这熟悉的字迹、这烙印着战场亡魂的战术思想、这面染血的残旗…被一条无形的、充满血腥与迷雾的线,强行拉扯到了一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世间真有轮回转世?魂魄重生?

还是…林风之死,另有惊天隐情?眼前这个他明媒正娶的王妃,身上藏着连他都无法窥探的巨大秘密?

听涛阁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残雪,如同呜咽。萧绝伫立在书案前,手中紧攥着那本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青布簿子,如同一尊被冰封的石像。朔风关的烽火狼烟还在北境肆虐,而一场关乎生死、关乎前程、关乎灵魂最深秘密的风暴,却已在他心中轰然掀起!疑云密布,深不见底。

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沈云昭裹挟着一身外面的寒气走了进来。银狐裘披风的领口簇拥着她清丽却略显疲惫的脸庞,乌发间那根简单的玉簪在听涛阁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温润而清冷的光泽。她步履沉稳,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室内,在触及书案后萧绝那异常僵硬的背影时,微微一顿。

“王爷。” 她声音平静,带着一丝处理完家事的倦意,“府中之事已了,柳氏已送往慈航庵,云柔也已看管妥当。不知王爷急召,有何吩咐?” 她的目光自然地落在萧绝手中,当看清那本熟悉的青布簿子时,清澈的眼眸深处,几不可察地掠过一丝涟漪。那是她昨日整理思绪时随手写画的簿子,竟忘了带走。

萧绝缓缓转过身。

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滞涩感,仿佛背负着无形的万钧重担。他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攫住沈云昭的双眼。那眼神锐利得惊人,不再是平日的深沉莫测,而是像两柄刚刚淬火、寒光四射的利剑,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审视力量,仿佛要将她整个人从里到外彻底剖开!

沈云昭心头猛地一凛。这眼神…太过陌生,太过压迫!她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目光中蕴含的震惊、探究,以及一种…她无法理解的、近乎悲怆的沉重!

“王妃,” 萧绝开口,声音低沉沙哑,像是粗粝的砂石在摩擦,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他没有提北境的烽火,没有提即将到来的亲征,目光死死锁定她,缓缓扬起了手中的青布簿子,那动作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缓慢。“这本簿子…是你的?”

沈云昭的指尖在宽大的袖袍下微微蜷缩了一下,面上却依旧维持着惯有的清冷平静:“是妾身昨日遗落在此的随笔杂记,劳烦王爷拾得。” 她试图用最平淡的语气化解这诡异的气氛。

“随笔杂记?” 萧绝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冰冷刺骨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深不见底的寒潭。“好一个随笔杂记!” 他猛地将簿子翻到画着山谷伏击图和城池攻防图的那几页,手指重重地点在那瘦硬如刀锋的字迹上,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源自灵魂深处的震动和质问:

“告诉本王!这字迹,是谁教你的?!这些图,这些…这些只该出现在尸山血海、边关老卒脑海里的杀伐之术!你是从何处学来?!这面旗——” 他的手指猛地戳向那页潦草的残旗草图,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眼神锐利如鹰隼,死死锁住沈云昭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一字一句,如同从齿缝中迸出,带着惊雷般的穿透力:

“你为何会画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