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凰归:嫡女重生之凤鸣天下 > 第103章 北疆战鼓,匈奴和亲

沉重的宫门在萧绝身后轰然关闭,将御书房内那令人窒息的帝王怒火与猜忌隔绝。玄色的身影行走在空旷肃杀的宫道上,两侧披甲执锐的禁军侍卫,目光如同冰冷的铁锥,紧紧追随着他,每一道视线都带着审视与毫不掩饰的戒备。空气凝滞,仿佛连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沉重。皇帝的暴怒,那袖中龙纹带来的致命猜忌,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比王府外那重重围困的禁军更加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萧绝的步伐依旧沉稳,每一步都踏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清晰而孤绝的回响,深邃的眼眸深处,却翻涌着比北境暴风雪更冷的寒流——那是洞悉一切、却不得不踏入风暴中心的冰封决绝。

靖北王府,此刻已彻底沦为风暴眼中的孤岛。森严的禁军甲胄在阴沉天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将王府围得密不透风。王府之内,夜枭卫的警戒提升到了极致,如同无声的幽灵,潜藏在每一个阴影角落,监控着府内每一丝异动,也警惕着府外任何窥探的目光。

书房内,烛火跳跃,将沈云昭清冷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她静立窗边,指尖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腰间那枚温润的凤凰玉佩,目光穿透紧闭的窗棂,似乎想看清外面那凝固的、充满杀机的空气。时间在死寂中流逝,每一刻都漫长如年。直到门外传来那熟悉的、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脚步声。

门被推开,萧绝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走了进来。他身上的亲王常服依旧挺括,但眉宇间凝结的寒霜和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沉重,让沈云昭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他解下沾着寒露的玄色大氅,随手递给侍立一旁的夜枭卫,动作间,袖口平整,那致命的龙纹已被完美掩藏。

“王爷?”沈云昭迎上前,声音带着询问。

萧绝走到书案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冷透的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冰水,一饮而尽。冰冷的液体滑入喉咙,似乎也未能驱散他心头的寒意。他放下杯盏,抬眼看向沈云昭,声音低沉沙哑,如同砂石摩擦:

“王府封禁,无旨不得出。皇帝……动了真怒。”

沈云昭心中了然,皇帝的暴怒绝不仅仅是因为毒簪或沈家。“是因为……袖中之物?”她压低了声音,目光下意识地扫过他的袖口。

萧绝的眼神锐利如刀,掠过沈云昭,带着一丝审视,最终化为冰封的平静。“他认出来了。那纹样……触及了他的逆鳞。”他没有具体解释那纹样与先帝的关联,但话语中的分量已足够沉重。“曹德海得了旨意,会动用一切力量追查毒簪来源和‘赤蝎’,同时,王府内外所有眼线,皆已启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又凝固了几分。暂时的安全,换来的是更深的囚笼和帝王无处不在的窥视。那袖中龙纹,如同一柄悬在头顶、随时可能斩落的利剑。

沈云昭强迫自己冷静。皇帝的猜忌因龙纹而起,但眼下更大的危机,是王府被封,如同瓮中之鳖。萧绝传递出去的命令——“三日之内,赤蝎之首悬于西市”——要如何实现?信息如何送出?行动如何在重重监视下展开?她握紧了袖中那枚冰冷的金属小筒,子时三刻,老槐树下,那是唯一的希望,却也可能是暴露的陷阱。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急促、带着金铁交鸣般铿锵之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书房的死寂!来人并非夜枭卫那种无声的幽灵,而是带着战场硝烟气息的沉重步伐!

砰!

书房门被猛地推开,一名身着玄甲、肩披暗红披风、风尘仆仆的将领闯入。他甲胄上还沾着未化的雪泥,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一双虎目却燃烧着焦急的火焰。正是靖北王麾下心腹大将,镇守北疆要隘“铁门关”的副将,陈闯!

“王爷!八百里加急军报!”陈闯声音嘶哑,单膝跪地,双手高高捧起一封插着三根染血赤羽的军情急报!那赤羽如同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十万火急!

萧绝眸光骤然一凝,瞬间扫去所有疲惫,一步上前接过急报,撕开封泥。沈云昭的心也随之提起,北疆?这个节骨眼上?

萧绝的目光飞速扫过信笺,冷峻的面容上,眉头一点点锁紧,如同冰封的山峦。一股比面对帝王猜忌时更加凛冽的寒意,从他身上弥漫开来。

“念!”他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陈闯猛地抬头,声音洪亮却难掩凝重:“匈奴单于挛鞮冒顿,趁我大胤国丧、朝局动荡之际,集结王庭本部及右贤王部精锐骑兵十万,陈兵阴山以北!其前锋已数次叩关挑衅,劫掠边境三镇!同时,匈奴使团已持单于金狼头令箭,正星夜兼程赶赴京城!”

他顿了顿,虎目扫过沈云昭和萧绝,一字一句,带着巨大的屈辱和愤怒,吐出最关键的信息:“匈奴使团携单于国书,声称……声称欲求娶我大胤嫡出公主,永结‘兄弟之盟’!若允和亲,则刀兵可止,岁贡可商!若是不允……”陈闯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受伤的雄狮在咆哮,“则十万控弦之士,将踏破长城,饮马黄河!以我大胤子民之血,染红单于庭前祭天之旗!”

轰!

如同惊雷在耳边炸响!沈云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十万铁骑压境!趁火打劫!以战逼和!更要嫡亲公主和亲!这简直是**裸的羞辱和敲诈!皇帝刚刚经历丧子之痛,朝局动荡,内忧未平,外患已如燎原之火般扑来!这匈奴单于挛鞮冒顿,选得一手“好”时机!

萧绝捏着军报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信笺在他手中无声地皱缩。他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阴沉得如同铅块般的天空,眼神锐利如鹰隼,穿透虚空,仿佛看到了阴山以北那遮天蔽日的匈奴骑兵和猎猎作响的狼旗。一股压抑到极致的、如同火山即将喷发的磅礴怒意,在他周身无声地凝聚。书房内的温度仿佛骤降,烛火不安地跳动。

“好一个挛鞮冒顿!”萧绝的声音冰冷彻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迸出来的冰渣,“趁火打劫,欺我大胤无人乎!”

陈闯虎目含泪,悲愤交加:“王爷!北疆将士同仇敌忾,愿死守国门!但……但铁门关守军不足三万,粮草军械转运艰难!朝廷若不能速发援兵,恐……恐难久持!且那匈奴使团已在路上,朝中那些……那些软骨头的文臣,听闻此讯,只怕……”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无比清晰。以目前大胤的处境,内忧外患,皇帝心神大乱,主和派的声音必然甚嚣尘上!割地赔款、送出公主和亲,似乎成了最“省力”的选择!

沈云昭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北疆战鼓!匈奴和亲!这突如其来的滔天巨浪,瞬间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势推向了更加凶险的深渊!王府被封,皇帝猜忌,赤蝎未除,如今又添十万铁骑叩关!大胤,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悬崖边缘!

战?国库空虚,内乱未平,仓促应战,胜算渺茫,且一旦战败,便是灭顶之灾!

和?送出公主,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不仅丧权辱国,更会助长匈奴气焰,后患无穷!且皇帝刚失太子,再送公主,于情于理,都是剜心之痛!

绝境!真正的绝境!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陈闯粗重的喘息。沉重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萧绝背对着两人,身影如山岳般沉默,但那紧绷的肩线,透露出他内心正在经历着怎样惊涛骇浪般的权衡与挣扎。

沈云昭的脑海中,无数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飞掠。北疆……匈奴……贸易……榷场……母亲留下的那些关于西域商路的模糊记忆碎片……还有萧绝那日在水榭中低沉的话语:“……真正的战场,从来不止于刀兵……”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却又隐隐契合某些碎片的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划过的闪电,猛地劈开了她纷乱的思绪!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狂跳的心脏,向前一步,清澈而带着一丝玉石之音的声音,打破了书房令人窒息的沉默:

“王爷,战火一起,生灵涂炭,国库耗竭,正中匈奴下怀。屈辱求和,丧权辱国,更非良策。云昭斗胆,有一策,或可解此危局,化干戈为玉帛,且……或能反制匈奴,为我大胤赢得喘息之机,甚至……长远之利!”

萧绝猛地转过身,深邃如寒潭的眼眸瞬间锁定了沈云昭,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将她整个人洞穿!陈闯也愕然地抬起头,虎目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在这等绝境之下,一个女子,竟敢言“解危局”?

“讲!”萧绝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

沈云昭迎着他审视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毫无退缩。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珠玉落盘,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力量:

“匈奴所求,无非财货。牛羊虽众,然皮毛、乳酪易腐,难以久储远运。其苦寒之地,更缺盐、铁、茶、绢帛、瓷器、药材等必需之物。往年走私,杯水车薪,且利归奸商,更资敌寇。”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直指匈奴经济命脉的脆弱点。萧绝的目光微凝,示意她继续。

“与其被动挨打,或割肉饲虎,不如……‘以商代战’!”沈云昭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请奏陛下,允诺匈奴和亲之请!”

此言一出,陈闯脸色剧变,几乎要脱口怒斥!连萧绝的眉头也深深蹙起。

沈云昭却不急不缓,继续说道:“然,和亲公主,身份尊贵,岂能轻入蛮荒之地?可请陛下册封一位宗室贵女为公主,赐予丰厚嫁妆,但言明,公主需留驻北疆边境重镇,以示两国交好,并为两国‘互市通商’之枢纽!”

“互市通商?”萧绝捕捉到了关键。

“正是!”沈云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于北疆选定一城,设为‘榷场’——专司两国官方互市之所。许匈奴以皮毛、牛羊、战马,换取我大胤之盐、铁(限农具)、茶、绢帛、瓷器、药材!所有交易,必须通过榷场官衙登记、定价、抽税!严禁一切走私!”

她的话语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其一,盐铁茶绢,皆为我所控!盐茶之利可控,铁器之出可限(仅限农具,严禁兵器),既可满足匈奴部分需求,又可避免资敌利器!其二,官方定价,抽以重税!既可充盈我因战乱而空虚的国库,又可实际削弱匈奴购买力!其三,以物易物,可大量获取我大胤急需的优质战马!其四,榷场设立,商贾云集,必带旺北疆边城,屯田戍边,军民皆可得利!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沈云昭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公主坐镇榷场,名为主持和亲商贸,实为掌控互市命脉!所有交易,皆需经公主府核验!此乃名正言顺,将经济命脉握于我手!匈奴若敢背盟兴兵,则榷场立闭,断绝其盐铁茶药之供!其部族生计,立陷困境!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好一个‘以商代战’!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萧绝眼中骤然爆发出慑人的精光,那冰封般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极其锐利、近乎激赏的神色!仿佛乌云密布的天穹,骤然被一道凌厉的闪电劈开!沈云昭此策,不仅精准地抓住了匈奴的软肋,更将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危机,巧妙转化为了对大胤长远有利的经济控制!尤其是“公主掌榷场”这一神来之笔,既全了皇家颜面,又将实际控制权牢牢握在手中!

陈闯也听得目瞪口呆,随即脸上涌起狂喜!他不是迂腐之人,瞬间明白了此策的精妙!这比单纯的血战或屈辱求和,高明何止百倍!

“然,”萧绝眼中的激赏迅速沉淀为更深的思虑,他看向沈云昭,目光如炬,“此策关键,在于‘可控’二字。盐铁输出,如何确保不被匈奴熔铸为兵器?榷场设立,如何杜绝走私?公主坐镇,人选至关重要,需有胆识、懂经济、更需绝对忠诚可靠!且……此策欲行,必触动朝中无数利益!主战派斥为懦弱,主和派恨断其走私财路!阻力之大,恐超乎想象!皇帝……又是否会采纳?”

沈云昭迎着萧绝锐利的目光,毫无惧色,反而向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冷静:“王爷所虑极是。故云昭有三策相辅!”

“其一,严控榷场,划定区域,高墙深垒,驻以精兵,只留官方指定通道。所有出入货物,无论进出,必经三道关卡严查!尤其是铁器,只允许特定形制、烙印官印的农具流入,并登记造册,追踪流向。若发现熔铸兵器迹象,立断其铁器供应!同时,请王爷麾下夜枭卫精锐,暗中监察榷场内外,专司打击走私!凡有私通匈奴者,无论官商,立斩不赦,抄没家产!”

提到夜枭卫,沈云昭的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杀伐之意。陈闯听得心头一凛。

“其二,公主人选……”沈云昭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宗室之中,或可选一位父母双亡、无甚根基,但性情坚韧、聪慧识字的贵女。更重要的是,需由陛下亲信内侍及……王爷信任之能臣共同辅佐公主府,掌实际运作之权!确保榷场之利,尽归朝廷,尽入陛下掌控!” 她将“陛下掌控”四字咬得清晰,点明了此策对皇帝的价值——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将北疆巨大的经济利益收归中央,削弱边镇势力(包括可能的藩王)。

萧绝眼中精光更盛,沈云昭此议,既给了皇帝台阶和实际利益,又巧妙地将自己(靖北王)的人安插进去,确保核心利益不被他人染指。心思之缜密,布局之深远,远超寻常谋士!

“其三,至于朝堂阻力……”沈云昭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王爷手中,不正握着一把现成的‘刀’么?”

她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书案一角——那里虽空无一物,但萧绝和沈云昭都心知肚明,指的是那支带着赤蝎标记的毒簪,以及赵启恒府邸搜出的、指向曹德海和更深幕后黑手的证据!

“匈奴十万大军压境,国难当头!任何阻挠此利国利民之策、妄图通敌卖国、或为一己私利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者……”沈云昭的声音如同淬了寒冰的匕首,“皆可视同叛国!王爷手握铁证,正可借陛下之手,借这国难之机,快刀斩乱麻,涤荡朝堂!此乃天赐良机!”

“好!好一个‘天赐良机’!”萧绝猛地一掌击在紫檀木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巨响!他眼中冰封的寒意彻底被点燃,化为熊熊燃烧的、足以焚毁一切阻碍的烈焰!沈云昭此计,环环相扣,不仅解北疆之危,更暗藏了破内局、除奸佞的雷霆手段!将一场滔天大祸,硬生生扭转成了破局的关键契机!

他看向沈云昭,那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毫不掩饰的激赏与重视。“沈云昭,你很好!”短短五个字,重逾千斤!

“陈闯!”萧绝猛地转身,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断。

“末将在!”陈闯单膝跪地,热血沸腾。

“即刻持本王手令,密调‘黑云骑’一部,乔装改扮,潜入北疆!严密监视匈奴大军动向,保护边境百姓!同时,给铁门关守将传令:固守!死守!在榷场之策尘埃落定前,寸土不让!告诉将士们,援军与破敌之策已在路上!本王,与他们同在!”萧绝的话语带着铁血与承诺,瞬间点燃了陈闯心中的战火!

“末将遵命!”陈闯重重抱拳,眼中再无迷茫,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和信心!

萧绝的目光再次投向沈云昭,锐利如鹰隼。“你的‘以商代战’三策,需形成详实奏疏。此策,将由本王亲呈御前!”

沈云昭心头一震,明白这是萧绝要将此策的“首倡之功”与巨大的风险一并扛下。她迎着他的目光,郑重颔首:“云昭明白,即刻草拟!”

萧绝不再多言,大步走到书案前,铺开特制的密奏纸笺,亲自提笔蘸墨。沈云昭则走到一旁的小案,凝神静气,开始梳理方才所述,将其转化为条理清晰、利弊分明的奏疏纲要。

书房内烛火通明,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窗外,禁军的甲胄在夜色中反射着冰冷的光。京城的风雪未停,北疆的烽火已燃,而在这被围困的孤岛书房之中,一场以商道为战场、以智慧为刀兵的无声战役,已然打响。能否破开这内忧外患的死局,全在此一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