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216章 筹备西进之兵,丁伟做先锋

丁伟是真的莫名其妙,自己的部队刚进入雁北,就直接被拆散了。

他本人更是车辆接送,安排到了归绥,进入了李峰的参谋部内。

分享了一些内幕的情报跟部署之后,这小子在参谋部一待就是半天,一直等到了李峰接见。

“报告,新一团丁伟见过李副司令。”

李峰上下打量这个高个汉子,浑身上下似乎都露着芒刺儿。

不同于李云龙那个糙汉子,丁伟更有大局观,相信很多事一点就透。

“我从前线把你调回来,又把你的部队往西调动,有什么想法没?”

丁伟通过部署情况,大概猜到了李峰的意图。

当即表态:“没什么想法,报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借李副司令之手报仇,该向马家军讨要一点利息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李峰眼下三手布局,其一,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扩大军工,夯实军工厂。

不管是矿产开采还是技术引进,全部为军工服务。

扩大规模,形成规范,形成体系。

其二,向西而动,目标是西疆,将地方军阀连根拔起,便可以借助漠北的资源,打通至西方的路线,参与到那边的大战中去,谋取疆外之地。

其三,以雁门纵队为锋,向第一军动手。

将兵力挺进雁南、太行、华中地界,跟这边的小鬼子掰掰手腕子。

三条策略并行,每一条策略都需要扛旗的人物来执行。

军工厂的建设不必多说,冯牧一直在牵头,任劳任怨的干,没日没夜的干。

等漠北越来越稳定,那边的金矿、稀土等矿,可以作为与苏维帝国谈判的内容,再度吸纳对方的设备跟技术。

西进之路,考虑让楚云飞担任,但楚云飞又要主政绥远,短时间内分不开身。

王天珩扛不起大梁,就看看引进来的丁伟,能不能为他所用了。

借助马家军与友军之间的旧仇,促进这件事情。

眼下看来,这步棋是能走的。

丁伟这小子也很乐意当这个先锋。

皆大欢喜的局面。

目前可以先调动大汉旅、新一团到绥西集结,将两支部队揉碎了捏在一起,利用新一团的骨干,提升大汉旅的战斗力。

大汉旅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地方,有一部分来自于35军,再加上新一团的老兵,这支揉捏起来的部队,表面战力并不差,只需稍微磨合一番,定能有所表现。

李峰也很大方,“你新一团的装备不值一提,我统一给你换一套,我会让手下的王旅长跟你配合,即刻前往绥西。”

归绥会盟之后,各方一直在盯着李峰。

眼巴巴的看他有什么表示。

李峰也很明牌,令兵力在绥西集结,立刻引起了几个军的关注。

绥南是22军、骑兵第六军,主要负责黄河渡口的防守,以及绥南一带。

82军军没什么好说的,那属于马军长的部队,手上的军械装备也是从绥远采购的,有股浓郁的危机感。

这三个军得率先表态,因为最临近李峰,属于紧挨着的邻居。

李峰突然调动兵力向西,目标很明确,肯定是这边最重要的金城,也是西北的重城。

这番动作,显然没把统帅部放在眼里,也显然不会顾及统一战线这件事。

年轻人可真狠,放得下身段,也拉的下脸。

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人动手了。

门军长立刻通过中央军的渠道,向统帅部汇报情况,需要拿到一下背书,一旦李峰对西北的兵力动手,他们怎么办?

坐山观虎斗?

还是如何?

其实统帅部也想消灭这些地方军阀,一方面交通不便,实在是有心无力。

另一方面是日军攻势凶猛,自顾不暇。

李峰短时间在漠南崛起,还真没有什么可以制衡他的点了。

多方情报一起汇总,华北方面军118师团正在集结,有心向雁北发动扫荡作战,找李峰的麻烦。

不需要统帅部如何调度,应该打不起来的。

临冬,属于日军扫荡的高发期。

有日军威胁,李峰应该不会闹出大动静。

小小年轻人,还真能搅动风云。手握贫瘠之地,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靠近绥远的主要是两位地方军阀,一位是河套地区的马红奎,另一位则是拢地的马部枋。这两人都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

马红奎手握17集团军,总兵力5万人左右。

马部枋手握40集团军,总兵力10万左右。

要知道李峰加在一起的兵力,也才15万多一些,分布在多个地段,真正投入到绥西的兵力,也就一万人左右。

即便把46师调过来,也顶多两三万人。

17集团军紧挨着绥西,就在绥西这边的河套地区布防。

马红奎将刚收到的情报信笺往火盆里一扔,鎏金袖口掠过跳动的火苗:“小娃娃不知天高地厚,更不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稍微顺遂一点,便如此的目中无人,李峰此人啊,不值关注,成不了气候。”

“我看他比之前的付无义比起来,不如对方能忍,不如对方能成事。”

不过马红宾的81军(前边写错了,写成82军了)与李峰那边交流挺多。此人向来跟大家不合群,属于西北骑兵一支另类,有可能成为一些变数。

不管什么变数,仅靠着两三万部队,不可能掀起风浪来。

另一位西北军阀的态度也很明确,马部枋的态度更狠。

认为李峰手握几块荒地就想称王称霸?

十万大军枕戈待旦,他李峰那点人马,不过是案板上的肉。

临近寒冬时分,西北的风沙涌动,似乎也跟当下的时局一样,波动不停。

大风呼啸着,仿佛要从地面吹起一层皮。

今年与往年又不相同,漠南、漠北大量的皮子涌入过来,一些供应军需,一些则流入地方。

这是西北的特色贸易,毛皮生意的利润也非常雄厚的。

独立军士兵除了往年的棉服之外,今年全部增加了手套跟帽子,厚厚的皮装防护,足够抵御严寒。

明显感觉到李峰麾下的士兵待遇更佳,吃穿用度能够维持。

后勤跟得上,部队的战斗力就不可能差。

尤其是漠北与漠南贯通后,从北边采购的日常物资大批的运输到集宁。

生活所需的靴子、罐头、白酒等,挤占了原有日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