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711章 在草村的见闻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711章 在草村的见闻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3:23

“不错,我们部落的每个族人,肯定少不了去周围营地做事或者学习,要是完全依靠步行或者你们的运输队伍,那很不现实,限制也很多,有时很多时间和力气,就白白浪费在路上。”

“而两个营地中间有了牛车甚至只是驴车,那行动起来就方便多了,这些族人,甚至可以一天一个来回。。”

熊雨点了点头,从前几年就从事部落物资运送的他,很清楚这些情况,归根结底,还是熊洪之前说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让他记忆深刻。

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加,熊部落建造成立的营地也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熊部落差不多已经有超过八十个村子和营地,绝大部分营地,都能通过陆路连接到一起。

而且熊部落经常会召集族人或者村长进行一些学习、会议、竞赛等任务,有时候不能完全指望运输队伍,有些村子,就直接派出一队人手,前往本部或者其他营地参与其中。

并且这些营地为了发展农耕和养殖,或者是自己特色的产业,自然不能跟以前一样,独立地发展,而是要按照熊洪等人的规划,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比如说草村,就成为熊部落最大的麻田种植区域;比如黑齿村,就是西部探索队出发的前沿基地。

功能不同,各自所擅长的产业自然也不相同,就会存在着这个村子可能这种物资丰富、另一种物资匮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主要就是依靠运输,达到一种物资的平衡。

最方便的,当然就是相邻村子、营地之间的互补,不仅仅是物资,更重要的是人员的顺利调动。

比如每到麻田收割的时候,草村就会邀请周围的村子和营地来帮忙,这个时候,营地之间的人员运输,就显得很是重要。

而发展营地间的短途运输,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目前在莽莽群山中,除了营地和村子周围,道路上其实也并不安全,每次行走都需要十几个人走在一起,还要携带不少的武器,防范野兽的袭扰。

如果单纯的徒步,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但有了车辆,速度快,能够运载的武器就会多不少,族人的行进时间更短,相应地,也减少了暴露在野兽视野内的风险。

“嗯,这件事等回去之后,你拟个大致的思路出来,就跟我说的一样,营地与营地之间,大概多久派一次牛车?每个营地需要多少牲口?这些牲口应该由谁来统一管理和照料?每次派车需要至少多少人……这些问题,你都要考虑进去。”

熊雨认真地点着头,顺手掏出本子,在上面飞快地写着。

“况且,这种营地间的公共交通,以后随着我们道路的完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不仅能传递消息,这些族人总会有熟识的人在其他营地的,有了这些公共交通,他们也能在休息的时候互相拜访,让部落内部的交流更加密切。”

“另外,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些营地之间的车辆运输,是不是可以收取一些费用,比如一铜币,从这处营地坐到下一处营地……”

一听到铜币,熊雨的眼神立马清澈了不少,他仔细听着熊洪的讲解,同时心里也在盘算着,这种“收费”的可能。

事实上,在白河诸部的运输车队,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收费”运送的模式,不管是熊部落还是其他部落,只要是使用车队运送物资,就要先掏一笔费用出来。

“一个铜币……倒不是太贵,我想大部分族人,只要是认真工作的,这些铜币是能拿的出来的。要是运货超过一定的重量,我还能再加一些铜币……”

熊雨的想法立刻就丰富了起来,这些实例有很多,他完全可以参考熊欣、白河车队、部落船队的方法,来完成熊洪族长交待的任务。

熊洪并不打算让族人免费使用这些牛车和道路,要是有利于熊部落集体的事情那也就算了,可是这些族人间的交流如果是私事,再用部落的资源,就很不合适,这会逐渐形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而收费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缺点,一铜币虽然对熊部落的族人来说并不算多,但总归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而且收上来的铜币,可以再投入到营地的建设、车辆的建造和牲口的饲养上,不仅能减少部落的支出,也能筛选掉一些没有迫切需求的族人。

要知道,营地与营地之间,要想搭建完成这种公共交通网络,至少每个营地需要两辆牛车,四头牲口,还有两个专门从事这件事的族人,再加上所需要的草料、设备,投入还是很大的。

“明白了,族长。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族人们都想去不同的营地看看,有了这些车辆,他们平时休息时也能抽空前往其他地方。”

熊雨点了点头,从很早之前,熊洪便格外重视部落的交通,甚至在跟各个部落交流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看跟这些部落连接的道路,哪里需要修补、哪里需要截弯取直,他都一一标注下来,并反馈给熊二去进行建设。

鸠羽等人跟在熊洪后面,又经过两天的行走,在穿过一座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桥梁后,到达了一处要比八号营地规模还要大的地方,而这里被熊部落的族人叫做草村。

草村被一大圈围墙围了起来,墙体大概有近两米五高,呈一个矩形,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在西侧和东侧,各有一道门,门上有门楼,几名族人站在上面,随时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族长!”

得到消息的草根等人,老早就等候在营地外面,见到熟悉的旗帜、熟悉的车队和熟悉的族人,草根等人纷纷激动起来,看着熊洪高大的身影向他们走来,更是差点就跪拜了下去。

“好,好,你们都好!”

熊洪穿过道路两边拥挤的人群,不时地跟这些族人们握手,面露微笑,这些族人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正是他带着另外一批族人在外面日夜奔波、披荆斩棘的原因。

鸠羽跟随着小队长进入草村内部,从外面看还不觉得草村有多大,但进入之后,沿着内部主道两侧,分布着十几栋整整齐齐布置的房屋,这里就是营地的居住区;

再往前走,营地中央的位置,有一栋两层的建筑,跟其他建筑并没连接到一起,是营地的明堂所在,也就是供营地的村长、各队长日常处理事务的所在。

经过明堂往东走,还经过饭堂、训练场、仓库以及粮仓,这里是村子的生活区,而在道路尽头靠近东门的位置,依靠着围墙,还建造了一大片草棚,靠北的是喂养牲口的厩棚,靠南的,则是族人剥麻的地方——在围墙外面的空地上,到处可见一捆捆还没有来得及剥开或者已经剥开的麻杆。

将牲口赶到厩棚里照护之后,鸠羽便在队长的安排下,一同前往西侧的居住区。

草村的条件要比八号营地好上太多,甚至沿途的所有营地加一起,都没有草村住的舒服,这是鸠羽最直接的感受。毕竟在其他营地,地方小没地方睡,只能睡在帐篷里,十几个人挤在一起,闻着帐篷里难闻的味道。

而在草村营地,总算不用住帐篷了,成排土木结构的房屋,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营地的居住区内,每栋房屋,都有五六个房间,每个房间里面挤一挤,都能睡下二十多人,要是算在睡在地上的,还能再加十来个人。

除了住宿的房屋比之前的营地多,这里还有一些八号营地甚至其他营地都没有的东西,围墙外有一处很大的池塘,通过一条水道与旁边的凌河连接到一起,在绕过围墙后,又在另一处通过水道,将池塘里面的水流入凌河。

“那个地方就是村子的麻池,听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用那些泡在水里的东西做成的。”

池塘自然不是为了养鱼,而是用来沤麻,沤麻时的味道比较大,如果放在靠近居住区的位置,那味道可想而知,所以当村子的麻杆产量上来的时候,草根便带着人将距离东侧围墙三四百米的一处洼地利用起来,从旁边的凌河挖了一条引水沟,把水引导到洼地来,形成一处池塘。

为了这些水流能流动起来,还在南侧又挖了一条水沟,将水引了出去,形成了四周都环水的营地布局。

鸠爪跟鸠羽很幸运地分到了一个房间,今天不需要考虑搭帐篷,时间自然充裕了一些,而在吃过饭之后,夕阳也才刚刚下山,对这些站在围墙外向外眺望的新人们,熊部落族人也没有太多干涉,总不能这个时候就去睡觉吧。

所以鸠爪找到鸠羽,跟其他人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好奇地打量着营地周围的风景。

“那些东西能做成麻布衣服?”

鸠羽本能地感觉到这个说法很不信,自己身上也穿着熊部落发给他们的麻衣,这种比兽皮透气、轻便又柔软的东西,深受族人们的喜爱,很多人空闲下来的时候,都舍不得穿在身上,而是小心地保存。

据说熊部落一年也没办法生产出多少麻布,不然为什么跟下河谷诸部交换的时候,一卷麻布只能换一个族人?

而这种珍贵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被部落族人随意地扔在水塘里,就这样泡着?还散发出一些臭气?

“骗你干什么,这些麻布就是靠这些东西做出来的……不信你回头可以去问问队长。”

“听说明天我们还要在这里待一天,等什么船来拉我们,这下终于不用自己走路了。”

草村营地有很多让他们好奇的地方,东门那处剥麻的草棚,里面摆放着各种他们不认识的工具,在旁边的空地上,几棵树木中间,绑着绳子,上面晾晒着很多长长的麻皮。

鸠爪高兴地往地上一坐,正准备躺下,又想到自己身上穿着“贵重”的麻布衣物,便又往前挪了挪,“队长说了,上船之前,不要吃太多东西。”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