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策马赶到军营时,李铁山正牵着三匹健硕的黑马在门口踱步,马鞍上捆着油布包裹的水囊和干粮。
见他过来,李铁山咧嘴一笑,露出后槽牙:“大人,老赵把马车都拾掇好了,还往车底塞了十坛烈酒。”
“他转性了?” 周桐挑眉,翻身下马时听见马厩里传来骡子的嘶鸣,“往常让他挪个马槽都喊累,这会儿倒积极。”
李铁山憋笑:“昨儿您走后,老赵抱着酒坛哭了半宿,说‘好徒儿要走了’,今早天不亮就爬起来套车。”
周桐狐疑地环顾四周:"他人呢?"
"带着巴图去牧场了。"万科挠头,"说是要教他的好徒弟回去怎么在养羊..."
(周桐:???草原人需要你教养羊???)
牧场栅栏边,赵德柱正举着把羊毛剪,对着瑟瑟发抖的羊群比划:"看好了!要这样——"
"咔嚓!"
一撮羊毛飘落,那只羊吓得直接窜出三丈远。
巴图扶额:"师父...我们草原人用弯刀剃毛..."
小顺子蹲在旁边,眼睛亮晶晶的:"赵将军好厉害!能不能教我怎么抓羊?"
周桐骑马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副鸡飞狗跳的场景。他清了清嗓子:"老赵,你这是要把我的牧场拆了?"
赵德柱回头,胡子上的草屑还在晃悠:"小说书!我正教他们——"
"你教个屁!"周桐笑骂,"巴图放过的羊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众人哄笑中,周桐指了指羊群:"挑五十只肥的带上。"
巴图愣住:"大人?"
"送你的。"周桐甩了甩马鞭,"这一路扮商队,没点真货怎么行?"
(桃城特产:送礼送活羊,实在!)
赵德柱急了:"小说书!我都准备好仪仗队了!"他掏出一面绣着"威震草原"的旗子,"你看!"
周桐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就你事多!再给你五十只羊,当你的'羊大将军'去!"
"真的?!"赵德柱眼睛一亮,"那我要那只有角的头羊!"
小顺子举手:"我给将军当副将!"
万科憋笑憋得脸通红:"末、末将去准备羊饲料..."
辰时三刻,一支奇怪的队伍从桃城出发——
巴图骑着枣红马走在最前,身后两辆装满盐茶玻璃的马车吱呀作响。五十名骑兵分散两侧,中间是浩浩荡荡的百只羊群,赵德柱扛着大旗在羊群中吆喝:"都跟上!掉队的晚上炖汤!"
周桐和小十三压阵,看着前面鸡飞狗跳的场面直摇头:"这哪是商队,分明是马戏团..."
小十三突然指了指路边树丛:"少爷,那是不是..."
树后闪过一抹粉色衣角,隐约能听见小桃的声音:"巧儿姐快看!少爷像不像个牧羊人?"
周桐扶额,扬鞭催马:"赶紧走!再待下去老子的脸都要丢光了!"
队伍行进得很快,赵德柱骑在马上,嘴里嘀嘀咕咕:“要是骑马连夜赶路,两天就能出关了。现在带着这群宝贝羊儿,可慢得像蜗牛爬!”
周桐瞥了他一眼,笑道:“做戏要做全套,急什么?”
他催马来到巴图身旁,低声问道:“教你的那些,都记住了?”
巴图点头,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道:“记住了。我们是去年来大顺做生意的草原商人,因钰门关战事耽搁,一直未能返回草原。如今听闻边境恢复通商,特地带着货物回乡。”
周桐满意地点头,又补充道:“记得说你们是去江南做皮革生意的,顺道买了茶叶、盐和琉璃器物。若有人问起细节,就说江南的琉璃价比黄金,你们也是机缘巧合才得了几件。”
巴图认真记下,又复述了一遍。周桐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就这么说。预防万一,我再考考你——”
他故意板起脸,模仿关卡守卫的语气:“你们这批货里都有什么?为何要走这条道?”
巴图不慌不忙,按照周桐教的内容一一回答,甚至还能举一反三:“除了皮革,我们还带了些江南的绸缎,路上换了些盐和茶。这条道近,且沿途有驻军,安全。”
周桐哈哈大笑:“不错!看来你这‘商人’扮得像模像样。”
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身着铠甲的巡哨骑兵从官道拐角处出现,为首的队长高举长枪,喝道:“前方何人?报上名来!”
万科立刻策马上前,抱拳道:“我们是桃城县衙的人,护送草原商队前往钰门关。我家县令大人也在队伍中,特来拜会程将军。”
巡哨队长闻言,神色稍缓,目光扫过车队,尤其在羊群上多停留了片刻。他转头对副手低语几句,随后扬声道:“原来是周大人!程将军正在营中,末将这就带路。”
周桐拱手致谢:“有劳了。”
队伍跟着巡哨骑兵转向隆河镇军营。路上,赵德柱凑到周桐身边,小声道:“小说书,这飞熊军看着挺精神啊,铠甲锃亮,马匹健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