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 > 第449章 宣传费

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 第449章 宣传费

作者:小酸黄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2:56:20

程龙放下筷子说道:“大师兄,香港现在的状况你也知道,那些人仗势欺人,连新一安都难辞其咎。就连干爹和皱大亨也束手无策。”

这些年来,随着港岛电影市场回暖,一些香江的灰色势力也嗅到了商机。从这一两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非法组织利用各种手段迫使演员以极低的价格或无偿为他们拍摄影片。制作成本仅需十几万到几十万的电影,上映后往往能轻松收获几百万票房。若运气好,票房还会大爆,实现十倍以上的回报,投入几十万就能赚取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如此低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自然吸引了不少灰色势力介入。

即便像程龙这样的顶流明星,也不得不调整策略,计划将新作转移到国外取景拍摄。洪金保再次摇头叹息。他深知,相比其他靠武术起家的明星,他们这些人已算幸运。毕竟他们不仅身手过硬,还拥有实力强劲的团队支持,面对某些非法组织时,甚至无需动用特殊手段即可自保。加之他们的名气早已奠定,背后又有强大的资源庇护,一般情况下,这些组织不敢直接强迫他们参与拍摄。

然而,虽然不敢采取暴力威胁,但灰色势力却通过其他方式施加压力,比如收取高额保护费。目前在港岛拍电影,不仅要申请各类许可证,还需向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方支付保护费用。一部影片完成下来,这部分开支竟占总成本的十分之一以上,实在令人无奈。

他们即将开拍的新片名为《快餐车》。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这部作品选择在斗牛国完成摄制。实际上,最初的设想是在港岛本地完成全部场景。其中涉及的海外情节属于后期改编而成,早期剧本主要聚焦于本地故事。然而,当时很多演员都曾遭遇过类似情况,程龙也不例外。

嘉和老板邹文槐为保护程龙,安排蔡澜、程龙前往外地拍戏,不受地域限制。

巧合的是,导演洪金保也觉得香江取景地有限,且不少地方难以获取拍摄许可,于是决定赴海外拍摄。

《快餐车》成为洪金保首部海外取景的作品,让港岛观众感受到浓厚的异国风情。

此时众人讨论的核心便是此事。

看到港岛两大武打明星对灰色势力涉足娱乐圈均持无奈态度,同属“七小福”的元彪忍不住愤慨:

“那帮欺软怕硬的东西,只知欺负老实人!若真无所畏惧,为何不去找那些财大气粗者?何必针对我们这些靠拍戏谋生之人?”

身为知名武打明星的元彪同样受胁迫,但他因“七小福”团结一致,且背后有嘉和支撑,尚能抗衡。

洪金保听闻“大亨”之事顿时兴奋起来:“港岛最富的大亨投资电影,票房竟达1800万!短短七日便有此成绩,简直匪夷所思!”

元彪试探性问:“大师兄说的是《无双》吧?”

洪金保点头,夹起一块牛肉:“没错。报纸都在热议。这位大亨不仅商业头脑出众,拍电影亦十分成功。在美国创下十亿票房,在港岛这部电影票房即将突破2000万,令我咋舌。”

元彪犹豫道:“真有这般厉害?该不会其他大亨帮忙刷票吧?”

他暗指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但因“唱片事件”中吴耀祖唱片未获外国支持却热销一事,他不敢直言。

程龙在一旁否认:“我已向雷蒙叔及义父求证,应非造假。我自己也去影院看过,确实出色。”

“你也看过《无双》?”洪金保咽下牛肉后追问,“真的很棒?能否借鉴一二?听说里头有不少精彩打斗场景。”

程龙再次摇头。

“动作设计方面还算满意,虽令人眼前一亮,但有了这样的先例,我们也能学习并超越,打造出更精彩的打斗场面。”

“这部电影的剧情与画面让我难以言表,总觉得它格外出彩,似乎整个港岛,也只有他能拍得如此出色。”

“竟有这般水准?”

洪金保低声说道,接着自言自语:“看来我得亲自去看看才行。”

*《无双》上映即掀起热潮,其实很多人对此早有预期。

并非因为主演多么卓越,而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攻势强劲,噱头十足。“港岛首富首部电影”、“可流通的伪钞机”、“跨国演员阵容”、“好莱坞新锐导演华语处女作”、“港岛最大影院开业首映”等一系列概念,加上吴耀祖作为港岛顶级网红的巨大号召力,让业内人士从一开始就认定此片票房定会亮眼。

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的表现果然不负众望。

上映十日,票房突破两千万港元,刷新了港岛影史记录。

不少导演和制片人纷纷前往影院观摩这部现象级作品。

在尖沙咀西九街136号的一家完美电影院内,程龙正与成家班享用火锅。

此时,新一城三巨头——光头麦佳、石田以及黄百明,刚卸下伪装的妆容、假发和墨镜,从观看的最后一场《无双》中走出。

“拍摄得太精彩了!这种镜头运用技巧,恐怕只有少数好莱坞顶尖导演才能做到。”

麦佳是港岛知名的学院派导演,对镜头语言极为敏感。他曾留学美国,研习工业电影,并在美国担任过副导演。

相较于其他两位本土出生的朋友,麦佳看待电影的视角更为开阔,也更具全局性。

石田同样对麦佳的观点表示认可:“确实令人惊叹。看似普通,却流畅至极,让人印象深刻!”

而黄百明观察事物的方式则与众不同。

“我们可以直接借鉴这部电影的情节,重新打造一部新的作品!”这位电影奇才早已构思出百余种改编和模仿《无双》的方法。

“能做到这种水准吗?”石田半信半疑。

麦佳沉默地摇了摇头。

当然不可能。

单是《无双》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电影氛围,全球范围内也没几位导演能够复制。

这些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

至于演员表演、伪造货币的真实感以及炫目的打斗场景,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即使拍不出《无双》,我们还能拍《无敌》!它的票房目标可能是3000万,但我们只需争取1000万即可。”黄百明满不在乎地说,“抄一抄,跟个风,赚点票房不成问题。”

他的意图再清楚不过——直接抄袭,追逐热点。

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新一城的三大巨头中,最爱投机取巧的始终是黄百明。

不同于另外两人,他对电影仍怀有一定理想。

麦佳对黄百明的行为并不认同,石田也颇有微词。

然而,他们并未反对,毕竟这种做法显然有利可图。

没人会拒绝金钱诱惑。

麦佳和石田保持沉默,黄百明笑着问道:“那我明天召集人手开始拍摄?”

麦佳点头同意。

作为新一城的领头人,影片收益丰厚,他自然分得最多。

抄便抄罢。

香江电影本就抄袭成风,你抄我来我抄你,只要能卖座便是王道!

.....

《无双》在港岛上映十日后,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北美与霓虹市场几乎同步引进此片。北美地区,《无双》由派拉蒙与华纳联合发行。这两家公司在《小鬼当家》的成功中获利颇丰,因此对《无双》的推广极为重视,分别派遣副总经理统筹各自负责的部分。

暂且不论北美市场的票房表现。

先看吴耀祖在霓虹市场的影响力,这里同样是他的重要战场。

香江电影的发行模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卖片花”,即提前预售影片上映版权。若吴耀祖的公司资金告急,可宣布即将开拍新片,再向片商和影院出售片花以筹措资金。这种方式对制作方和院线都属双赢,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颇为盛行。

例如,某公司以200万签约华仔拍片,未开拍前仅凭合约便可售出800万的片花。这与房产预售楼花的道理相似。

另一种是借助代理发行公司,制作方只需对接发行方即可,无需直接面对影院。

第三种是在特定院线放映。吴耀祖的电影在霓虹与香江均采用此法。在香江有完美院线支持,在霓虹则凭借完美娱乐株式会社的关系网,轻松解决影院排片问题。

完美娱乐株式会社掌控着众多院线集团的股份,是重要的董事会成员和大股东。

大股东的小请求,各大院线集团都很乐意配合。

《无双》在香港的表现十分亮眼,同时在日本也颇受欢迎。作为一张专辑销量近300万的知名艺人,吴耀祖在日本的成绩尤为突出,其主演的《小鬼当家》接近三亿美元票房。他不仅是香港首富,还涉足电影行业,通过完美娱乐株式会社将《无双》安排在200多家影院、400余块银幕放映。

尽管与北美市场相比仍有差距,但在亚洲范围内,这样的规模已属罕见。要知道,全香港合法影院的银幕总数也不足400块。

位于东京的早稻田松竹电影院,是这个时代日本数一数二的豪华影城,不仅能放映电影,还能举办演唱会或传统戏剧演出。

早稻田松竹隶属于松竹映画,而后者又是完美株式会社在日投资的重要对象。这家创立于1920年的老牌电影公司,在历史上创造了诸多“日本第一”的纪录。

然而进入80年代,由于接连亏损,松竹映画遭遇短暂财务危机。在平行世界中,这一问题随日本经济复苏自然解决。而在这个时间线上,吴耀祖趁机收购,目前个人持股10%,完美娱乐占股15%,合计超过25%。他已成为松竹映画最大股东,这也让这家长期亏损的企业成为《无双》上映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半个月前,完美娱乐在香江推广《无双》之际,松竹映画也在积极宣传这部电影。

宣传费用由松竹映画先行垫付,随后从票房收入中扣除,这是一般公司代理发行的惯例。

在香江,《无双》的宣传以吴耀祖和林清霞为主。然而,在霓虹,焦点转向了吴耀祖与樋口可南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