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80章 日语摸底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180章 日语摸底

作者:超级喵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51

86年的办公楼似乎要把每一寸空间都榨干用尽,空间设计得极为局促拥挤,每个老师的办公面积小得可怜,很难挤出多余的空间匀给去年新成立的经管系。

“院长,这可怎么办呢?”总务处的小办公室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账本和申请表,老王坐在一张吱吱作响的木椅上,搓着手,愁眉苦脸地望着对面的院长说道,

“咱这楼,您是知道的,本来就不够用,连转身都费劲儿,现在又要给经管系腾地方……这不是要我老王的命嘛!您说,哪儿还有多余的地儿啊?”

院长皱着眉头,语气倒还算沉稳:“办法总比困难多。新系刚成立,总不能让人家露天办公吧?国家现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经管系可是咱们学校的重点,不能连个办公室都没有。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地方能腾出来?”

“那水房呢?”老王抓了抓花白的头发,眼睛滴溜溜转了两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试探着说,“就是那个在楼角的老水房,虽然破了点,潮乎乎的,但好歹是个屋子,有个顶儿遮风挡雨。您看行不行?”

“水房?”院长皱了皱眉,“那地方行吗,能办公?”

“咱这不是没办法嘛!先凑合着用着呗,地方就这么大,哪儿还有空屋子啊?等以后有了新楼,咱再给经管系换个好地方。”

院长叹了口气,摆摆手:“行吧,暂时就先这样。总不能让人家没地儿办公。你去安排一下,把水房收拾收拾,能用就先用着。”

最后经管系的学院办公室被安排到了一间破旧的水房里。

屋子里潮气重,墙角还有点发霉的痕迹。一张坑坑洼洼的大木桌、一个老式的电风扇、几把摇摇晃晃的木椅子,就是屋子里的全部家当。

南亮进教授第一次走进厉以宁的办公室时,推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他大摇其头,同情地说:“厉桑啊厉桑,这里的办公条件,实在太难为你了。”

“这水房虽然破了点,但桌子椅子齐全,能写字、能开会,凑合着用呗,能有个地方办公就不错了。咱们搞经济的,不得有点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地方小点,但是咱干劲大,工作照样能干好。”

“话是这么说,不过你们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南亮进擦了擦额头的汗,“还有这电风扇能转吗?”

厉以宁上前试着按了按电风扇的开关,扇叶吱吱呀呀响了两声,彻底不动了:“看来是真坏了。没事没事,我这就去找后勤的同志,让他们来修一修。”

经管系办公室门口那块巴掌大的空地也没闲着,被各式各样的脸盆、搪瓷缸子、毛巾挤得满满当当,排成一长溜。

因为整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老师们平时想洗个手、擦把脸什么的,都得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解决。

老师们的活动空间是如此狭窄,以至于办公楼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很快发现。

当裴瑜、南亮进和一群校领导们从水房改成的经管系办公室里鱼贯而出,浩浩荡荡地挤在楼梯口,引得整栋楼的老师们都伸长了脖子张望,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压低声音打听情况。

二楼中文系的李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眯着眼睛往楼梯口看“哎,老赵,你瞧瞧,那不是经管系的厉以宁主任吗?怎么这么大阵势?”

旁边的历史系老赵,叼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压低嗓子说:“我早上听总务处的老王提了一嘴,好像是经管系要搞什么大动作。”

“不会是要给经管系换个像样的办公室吧?那水房实在太寒碜了,潮得我上次去开会,鞋底都黏糊糊的。”

“不能吧,咱这楼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多余的房间能给他们。再说了,学校现在经费紧张,盖新楼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我看啊,八成是别的啥事。”

“说不定跟国际合作有关系。”

楼下物理系的王教授也伸长脖子往上看:“这阵势不小啊,连副院长都来了。小刘,你年轻,腿脚利索,去打听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肯定有大事!”旁边的小刘老师兴奋地说,“好勒,王老师,您就瞧好吧,我这就去打听打听。”

没过多久,小刘一溜烟跑回来,激动得声音都拔高了几个调:“王老师!李老师!老赵!大消息!大消息!经管系要跟日本的一桥大学合作了,第一批本科生能出国访学,去东京!”

很快,全校的教授和讲师们都知道了,北大经管系和一桥大学即将建立合作关系,第一批出国访学的本科生将由南亮进教授推荐,经过北大和一桥两校的共同审核后前往日本东京。

消息传开后,办公楼里顿时议论纷纷。

物理系的王教授正在喝茶,差点被呛到,瞪大了眼睛:“什么?本科生也能出国?还是去日本东京?”数学系的张老师瞪大了眼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是啊,现在出国多难,经管系的这帮学生,算是撞大运了。”中文系的李老师羡慕地说。

“可不是嘛,厉主任的人脉就是广。这事儿干成了,咱学校在国际上也能扬名了。”历史系的老赵感慨道。

年轻的小刘老师激动地说:“这可是开放的春风啊,咱们也要国际化了!要是能去国外看看,学点新东西,那得多长见识啊。”

“小刘啊,你先别激动。”老王劝道,“这事儿是经管系的,跟咱们可没啥关系。人家是搞经济的,跟一桥大学商学院那边对口。咱们这些教中文、历史、物理的,能掺和啥?别做梦了,老老实实备课吧。”

“话不能这么说,这是好兆头,说不定以后各个系都有机会。”

“你们说,咱们系有没有可能也……”物理系的王教授话说了一半,又摇摇头,“算了,咱们专业不对口,听说一桥大学没有开设理工科,咱物理系八成是没戏了。”

这消息像一阵风,刮遍了整栋办公楼,连楼下看门的老大爷都知道了。楼道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或羡慕、或感慨、或憧憬。

当天中午,厉以宁去校领导办公室里汇报工作:“王书记,您好,这是咱们跟日本一桥大学合作项目的材料,我整理了一下,您抽空看看……这里头包括了学生访学的具体计划、审核要求,还有双方学校的意向书。您觉得怎么样?”

王书记接过材料,戴上眼镜,眯着眼睛仔细看起来。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翻纸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问:“嗯,不错,厉主任,这项目做得挺扎实。跟一桥大学合作,这可是件大事,符合我们开放的方针。”

说着,他顿了顿,皱起眉头:“不过,这个要求不低啊,材料里说了,得有日语能力测试成绩,还得有托福成绩。咱们学生里,学英语的倒是不少,可学日语的凤毛麟角。托福考试那报名费也不便宜,普通学生哪舍得花这钱?你说,咱们的学生能达到这要求吗?”

厉以宁点点头:“日语确实是个难题,咱们学校外语系虽然开了日语课,但选修的学生不多,基础好的就更少了。托福考试的费用也确实是个负担。不过,学生们对这事儿热情都很高,我跟几个本科生聊了聊,他们听说能去日本,都表示自己愿意从头开始学日语。要不,咱们先做些准备工作?比如摸摸底,看看哪些学生有潜力,再针对性地帮他们补一补?”

王书记轻轻敲了敲桌子,语气果断:“准备工作当然要做!这事儿不能拖,机会难得,咱们得抓紧时间把前期工作做好,想办法帮学生一把。厉主任,我看这样,明天我就召集相关领导开个会,把这事儿好好讨论讨论,争取这个礼拜就把批复定下来。

我看可以先在经管系里摸个底,统计一下有多少学生有日语基础,英语水平怎么样。没有基础的,日语速成班得赶紧开起来,请外语系的老师加加班,集中培训一下。托福的话,可以先组织学生自学,再请外语系的同志给辅导辅导。厉主任,这事儿你可得盯着点。”

厉以宁一听,脸上露出笑容,连连点头:“太好了,学生们都等着呢,麻烦王书记费心了,我回头就去系里布置摸底工作。日语和托福的培训,我这就去跟外语系协调。”

王书记一脸认真地说:“应该的,这是我的份内事。不过,厉主任,你们经管系也得把好关。选出去的学生,不光要学习优秀,政治上也得绝对可靠。出国访学不是小事,代表的是咱们北大的形象,代表的是国家的脸面。万一出了纰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厉以宁立刻正色,语气郑重:“王书记,您放心!这点我们一定严格把关。选人的时候,我们会仔细审核每个学生的成绩、表现,还有思想情况。绝对不会让不合格的学生混出去,坏了学校的名声。”

王书记满意地点点头,端起茶缸抿了一口,语气缓和下来:“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先回去准备吧,这边我尽快推动。”

厉以宁笑着站起身,收好材料:“那就多谢王书记了!我这就回去安排,争取早点把学生名单报上来。”

“去吧去吧,你先忙你的。”

厉以宁离开后,北大这边的工作迅速展开。学校领导在涉外事务上的效率一如既往地高,领导们雷厉风行,绝不会拿那些莫须有的理由搪塞卡流程,相关批复和摸底通知很快下发到经管系。

一桥大学的审核手续却让厉以宁和经管系的老师们犯了难。常规材料倒还好办,除了南亮进教授的推荐信以外,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单在档案室里翻一翻就能凑齐。可日本那边偏偏还要求学生提交日本语能力测试的成绩单,还得附上一份尚在有效期内的托福成绩单。

裴瑜穿越过来之前,这具身体的原主倒是挺争气,高二时就咬着牙考了个托福,成绩还不错。可如今,距离考试时间已经超过了两年有效期,等于废纸一张,也就是说,上次的托福成绩单不能用来通过一桥大学的审核。

也就是说,现在裴瑜既要参加一桥大学的日本语能力测试,又要参加最近的一次托福考试。

“什么?你已经会日语了?”蔡斌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他颇有几分不可思议地看着裴瑜。

在蔡斌和周围的老师同学们看来,裴瑜只有参加托福考试的唯一一个选项,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裴瑜讲过日语。

听说裴瑜准备参加日语能力测试时,哪怕是最了解裴瑜的厉以宁教授都有些惊讶地说:“裴瑜,你的英语水平我心里有数,可日语……我还真没听你提过。一桥的日语能力测试要求不低,你确定有把握?”

系统的翻译功能用久了,裴瑜早就习惯了毫无语言障碍的环境,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麻烦,还要找借口说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日语的,所以之前她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不止会英语这一门外语的事。

在之前和南亮进教授、相泽赖宣同学的交流中,她也从来没有说过日语,因此所有人都误以为她的日语还需要重头学起。

裴瑜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外语的入门级课程上,不得不告诉老师,她已经掌握了日语这门语言。

听到裴瑜的日语口语后,不论是日语老师还是厉以宁教授都明显地呆住了,裴瑜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说:“我使用这门语言的频率不高,希望我的发音足够标准……”

“裴瑜同学,你的日语发音非常标准。”日语老师很快地回过神来,也是字正腔圆地回了一句日语,语调还刻意地放慢了,照顾到了裴瑜可能的听力问题,但他很快发现,听力对裴瑜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