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64章 伯乐相马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164章 伯乐相马

作者:超级喵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51

王其文教授快速扫过摘要后的背景介绍,目光顺势移到紧随其后的背景介绍部分,逐渐聚焦在分析的核心内容上。

一篇经济分析文章是否扎实,资深教授往往只需略读几段,便能窥见端倪。

这不是什么玄乎的火眼金睛,而是多年学术生涯淬炼出的直觉,结合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逻辑结构的判断。

在经济学领域,数据选用是否恰当、模型设计是否严谨、逻辑推演是否自洽,稍有瑕疵,行家一眼便能揪出问题。

对于刚入行的本科生来说,想在导师面前蒙混过关几乎是天方夜谭。一组数据引用失误、一个模型假设不合理,或者逻辑链上出现问题,都可能被当场戳穿,落得个回去重写的下场。

但若混到副教授甚至教授级别,学术“包装”技巧早已炉火纯青,懂得如何用华丽的术语和严密的形式掩盖内容的不足,甚至能让一篇平庸之作看起来天衣无缝。

当然,裴瑜还远没到那个境界,她的论文的成败全靠真才实学。

王教授这些天在课堂上和私下交流时,断续听裴瑜提过几句关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思路。此刻略一回忆,他便能将裴瑜的分析框架大致对上号。

纸上的字迹虽歪歪扭扭,但核心内容却条理分明。他的目光在背景介绍和分析核心部分之间来回游走,眉头微微舒展,露出了满意的神色:“确实是篇好文章。裴瑜啊,我早就觉得你脑子活,没想到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分析框架逻辑清晰,数据也扎实。”

此言一出,桌上教授们纷纷侧目。

“给我瞧瞧。难得见老王你这么夸一个学生,我倒要看看到底写的什么。”旁边的靳云汇教授也是从数学力学系转到经管系的,和王其文教授的关系比较好,此刻也伸手接过稿子扫了几眼,迅速理清了逻辑结构。

背景介绍部分,裴瑜从1980年代日本经济的宏观背景入手,简要梳理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货币政策宽松以及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背景。她提到,日本央行在1985年至1986年间连续下调利率,m2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远超同期美利坚和西德。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管制逐步放开,银行信贷如脱缰野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急速膨胀。东京的房价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两番。

核心分析部分,裴瑜的笔锋一转,聚焦于泡沫形成的原因。她提出,宽松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的叠加效应是主要推手,并通过对比日本、美利坚和西德的经济数据,量化了货币政策失误的贡献度。她引用了日本央行1986年的贷款数据,指出房地产贷款占比达到了15%,未来两年内还可能激增至25%,同期股市市盈率也远超合理范围,达到60倍以上。裴瑜还尝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计量模型,试图估算货币供应增长对资产价格膨胀的直接影响,虽然模型细节在摘要中未展开,但其逻辑框架已初具雏形。

看到后面的数据分析和结论,靳云汇教授眉头舒展,不由点头赞道:“还真有两把刷子!这回归模型简洁明了,R平方值也不错。只要数据没问题,这篇直接就能被引用了。厉害,真是厉害!现在的研究生都这么有水平了吗?”

王教授摆摆手说:“裴瑜可不是什么研究生,她今年才读大一。”

“什么?她大一就开始写论文了?”

“也给我看看!”坐在对面的李副教授急不可耐地伸出手,“你们两个别霸着不放,让我也瞧瞧这是什么文章。”

李副教授的英文阅读能力一般,于是又催着裴瑜写了一份中文稿。

新鲜出炉的稿子很快被传了下去。

到了年轻讲师们手里,几个人围成一圈,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起来。

“这个房地产贷款占比的分析,简直是一针见血啊。我们平时做研究,哪敢这么大胆地下结论。”

“关键是人家的预测,说日本经济泡沫要破裂,还分析了破裂后的影响。这胆子,啧啧。要是真被他说中了,这篇文章就厉害了。”

几个人眼热不已。裴瑜的分析条理清晰,结论直指日本80年代低利率政策与金融自由化导致的信贷失控,辅以m2增速、房地产贷款占比和日经指数的详细数据支撑。结论部分甚至给出了一个简洁的回归模型,量化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膨胀的贡献度。

对错与否,重复验证一下数据和模型,立马就能见分晓,半点掺不了假。

年轻讲师们尤其明白这份严谨的分量。更让人眼热的是,这分析的切入点并不复杂,在座的谁都能试着去做、去写,难的是裴瑜最初的洞察,把低利率和金融自由化作为主因,精准切中泡沫根源。

“说实话,这个角度我们也想过,但就是没有人敢这么写。毕竟日本现在经济形势还挺好的,这时候说人家要崩盘,万一错了多丢人。”

“可人家就敢写!而且写得有理有据。”另一个讲师叹了口气,“这就是差距啊。”

不止一个人咂嘴:“要是数据没问题,几天就能过审。”

“何止是能发表,这要是预测准确了,以后引用率得多高啊。”

等稿子传了一圈,大家再举杯喝酒时,看裴瑜的眼神都多了几分认真。

还有从清华过来凑热闹的朱教授,本来只是想来蹭顿饭,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好文章。

他举杯对裴瑜说:“裴瑜同学,你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清华的经管学院交流交流?我们那边也有不少研究国际经济的同行,大家可以多切磋切磋。当然了,要是你愿意的话,我们也欢迎你转学过来……”

朱教授的话音刚落,桌上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即北大经管系的几位教授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笑意未减,却隐隐带了几分警惕。

放下酒杯,王其文教授慢悠悠地开口:“老朱啊,你这蹭饭蹭得够可以,连我们北大的好苗子都想顺手挖走?裴瑜这篇文章可是在我们经管系里磨出来的,你清华想摘现成的桃子,是不是得先问问我们?”

朱教授哈哈一笑,丝毫不怵:“王老师,您这话可不公平。学术嘛,本来就是开放交流,裴瑜这篇文章写得扎实,放在哪儿都是块宝。咱们清华经济学院正好有个研究东亚经济方向的新课题,裴瑜这思路跟我们不谋而合。来我们那儿,资源多,数据全,国际合作的平台也广,对她发展不是更好?”

桌上几位北大的年轻讲师却有点坐不住了。一个副教授笑着插话:“你们清华的经管学院今年才刚成立吧,听说你们学院只有管理信息系统一个本科班,在精仪系暂借几间办公室,连属于自己的教学楼都没有,这种条件挖人也太寒碜了。”

气氛一时有些微妙,北大和清华的两拨人马在不动声色地较劲。

朱教授也不恼,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笑眯眯地看向裴瑜:“我们那儿有几位研究日本经济的专家,课题经费也足,数据库随便用,怎么样,要不要过来看看?”

裴瑜赶紧说:“朱教授,您太抬举我了。去清华交流当然好,不过……我暂时还没想过转学的事。”

桌上顿时又是一阵笑声。朱教授也笑着点点头:“年轻人,路还长,学术圈子就这么大,保不齐哪天你就想来清华看看了。我的邀请随时有效!”

说完,他举杯朝裴瑜遥遥一敬,众人也跟着举杯,学术沙龙里的气氛又热络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