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22章 刷满好感度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122章 刷满好感度

作者:超级喵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51

裴瑜自己都没发现,其实她早就把身边人的好感值都刷满了,所以跟室友们相处得特别融洽。

这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好看,更重要的是她毫不吝啬,动不动就分好吃的给大家,这点在八零年代可是非常加好感分的。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穷得很平均。

要是北大的学生们毕业几十年后翻出刚入学时的照片,估计都会吓一跳,忍不住感叹:“天啊,当年我怎么这么瘦?”

几十年后的照片,和他们现在的本人相比,完全不像同一个人。

现在几乎可以用“你怎么那么瘦啊”来形容每一位同学。

学子们考上北大之后,虽然国家会给助学金,家里也会补贴一些,但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5到35块钱。

其中光是买书就要花掉15块左右,剩下的生活支出只能说是勉强够用,吃饭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

北大每个月给女同学发28斤粮票,男同学的粮票更多一点,有32斤,不过这些粮票不能直接在食堂用,得先去换成饭票才行。

校内食堂的饭票分四种,菜票用来买菜或者副食,面票用来买馒头和面食、米票用来打米饭,粗粮票用来买玉米粥之类的粗粮。

换饭票还得添钱,用一斤粮票,再添两毛钱能换一斤面票;要是添一毛六分钱,能换一斤米票;要是只添一毛三分钱,那就只换一斤粗粮票。

一张面票可以换到一个馒头,一张米票能打一份二两的米饭,一张粗粮票能盛两勺玉米糊糊。

南方同学习惯吃米饭,饭量一般都不大,早上喝二两粥,中午晚上各吃四两饭或者面食,一天下来最多吃一斤。

这么算下来,每个月男生32斤、女生28斤的粮票绰绰有余。

最费钱的就是买菜票,想省钱也主要是少用菜票。

多吃饭,少吃菜,女同学一般每月能省个七、八斤粮票出来。

不过这些粮票也就够在食堂填饱肚子,要是想偶尔去下顿馆子改善伙食,那可就远远不够用了,只能过着饿不死也吃不好的日子。

就连宿舍楼下的煎饼果子,都要用掉七斤粮票才能买一个。

也就是说,饭量小的女孩子省吃俭用一个月攒下的粮票,也就刚够换一个煎饼果子解解馋。

除了换个煎饼果子解馋以外,省下来的粮票还能跟小贩换点好东西:

可以用来换换双时兴的漂亮袜子穿,也可以用来换生鸡蛋,然后偷偷在宿舍用电加热器煮鸡蛋,宿管阿姨一来就赶紧把电加热器藏起来。

一枚没盐没味的白水煮鸡蛋,对现在的北大学子们来说都是难得的享受。

每逢中午或者晚上的休息时间,总能看见几个手脚麻利、身手敏捷的大嫂,趁着宿管阿姨打盹的功夫,猫着腰悄悄溜进女生宿舍楼。

她们熟门熟路地穿过晾满裤子、裙子、衬衫的走廊,挨个儿轻敲宿舍门,压着嗓子吆喝:

“粮票换袜子喽~”

“新鲜鸡蛋,拿粮票来换~”

寝室里的同学们听见动静就赶紧开门,生怕错过难得的“地下交易”。

只有在女生宿舍楼里,才能经常看到这种大嫂们偷偷溜进来做生意,在男生宿舍里,就很少见到有大爷去换粮票。

男生们的饭量大,发的粮票都不够自己吃,哪还有多余的拿来换东西啊。

所以不止是同学们,就连小贩们也都爱往“公主楼”跑,知道这里才有生意可做。

同学们都特别节省,几乎不会额外花大价钱改善伙食,除非是家里特别有钱的,要么父母是当大官的,要么是做生意的老板,或者是外企高管的子女,这种只是极个别的同学。

绝大多数同学都舍不得为了一口好吃的花钱,省下来的钱要么买书,要么干脆攒起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有天裴瑜在宿舍里泡了一碗方便面,香料的味道过于霸道刺激,馋得左邻右舍的同学们都坐不住了,一个个假装路过138宿舍,探头探脑地往里瞅,有的干脆直接进来串门,就为了多闻几口这诱人的味道。

还有学姐们在宿舍走廊上大谈觅食经验,如果到了期末考试周,可以走到北大西南门外马路对面的长征食堂,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

别看挂着“食堂”的名头,其实长征食堂是个小餐馆,专门卖现炒的小炒菜。

长征食堂的熘肝尖特别香,吃上一顿能让人满血复活,而后精神抖擞地去考试。这可是学姐们压箱底的考前必吃清单第一名!

在这种几乎所有学生都热爱美食又吃不到美食的环境下,裴瑜时不时打打牙祭,而且从不吃独食,每次都会顺手投喂舍友们各种零食小吃。

自从和裴瑜住在一起之后,舍友们再也没有饿着肚子入睡过,感动得她们恨不得抱着裴瑜说自己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弃,愿拜公为义母了。

来自农村的许丽华,为了多省点粮票,平时吃饭的配菜只有腐乳。

学二食堂的腐乳最少只卖半块,要2分钱,许丽华买了之后分两天吃,一天只吃四分之一块,也就是只要花1分钱。

看到许丽华的生命体征维持餐后,裴瑜实在心疼她,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在宿舍里分享更有营养的食物。

因为裴瑜没有厚此薄彼,全寝室的人都能分到一份好吃的,许丽华不会因此生出家境不如别人的自卑来,只是愈发感谢裴瑜的照拂。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在裴瑜的每天投喂下,许丽华节省下来的粮票最多,足足有十二斤,手臂不再瘦到能看见骨头了。

许丽华从来不换袜子或鸡蛋,她把节省下来的粮票全都换成了挂面,想等放假回家的时候,把挂面带回去。她说在她的家乡,挂面是稀罕物,送给亲戚们是很拿得出手的。

美食加上美貌的影响力堪比原子弹,在嗷嗷待哺的五个舍友们的强力推举下,裴瑜就这样成了138宿舍的寝室长。

虽然大家都穷得很平均,但是精神是充实和乐观的,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有天晚上,裴瑜又请大家吃了长征食堂的熘肝尖。吃饱喝足后,大家躺在宿舍里夜谈。有人突然问:“要是哪天突然发了笔横财,比如中了五万块钱,你们第一件事想干什么?”

舍友们七嘴八舌地说:“那肯定先去王府井的书店,把喜欢的书统统买回来,装满一卡车!再买几个大书柜,把书都摆进去,沿着墙放一整排。天呐,想想就开心!到时候肯定高兴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裴瑜看到舍友们对书的狂热,深感不应该浪费系统知识库里的资源,便询问她们都想看哪些书,她都可以背给大家听。

这种过目不忘的技能又引来了舍友们的一阵惊呼,连着把“公主楼”的其他同学们也都吸引过来听裴瑜讲了一晚上的书。

裴瑜讲得口干舌燥,喉咙发哑,可看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样子,一直不忍心停下来,直到快熄灯了,才催促大家赶紧回去洗漱。

一夜之间,裴瑜刷满了整栋女生宿舍楼的好感值。

大家都在传31楼里出了个能把所有书倒背如流的大才女,人长得还特别好看,时不时会和人分享好吃的。

这些话传着传着,越来越远离事实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坚定地以为裴瑜是中文系的学生。

后来大家终于弄明白,各大报纸上连日刊登的华国第一位Imo金牌女得主就是裴瑜本人,而不是其他同名同姓的同学之后,裴瑜又收割了一波难以置信的惊叹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