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6章 太史公的铁笔丹心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6章 太史公的铁笔丹心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0:00:56

列位,今儿咱得唠个硬骨头——司马迁。这位《史记》的主笔人,在汉宫里受了宫刑,本该是奇耻大辱,可在老百姓嘴里,反倒成了“史笔如刀,鬼神皆惧”的传奇。您道这是为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李陵之祸:仗义执言惹大祸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带兵打匈奴,五千步兵遇上八万骑兵,寡不敌众投降了。汉武帝一听就火了,满朝文武跟着骂李陵“不忠不孝”,偏生司马迁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李陵以少敌多,兵败投降,怕是另有打算!”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武帝本就窝着火,听司马迁为李陵开脱,当场拍桌子:“你这是拿朕的脸面当儿戏!”转头就把司马迁扔进大牢。更狠的是,判他“腐刑”——也就是宫刑,这在当时,比杀头还让人抬不起头。

二、宫刑之辱:铁骨铮铮志不屈

按《汉书》记载,司马迁受刑后,曾在《报任安书》里写:“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这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这宫刑是天底下最憋屈的羞辱。可您猜怎么着?民间传的故事里,司马迁压根没被打垮。

长安城的老狱卒说,司马迁受刑那天,牢房里突然狂风大作,烛火怎么都点不着。侩子手哆哆嗦嗦下刀,完事儿发现司马迁一声没吭,眼神跟刀子似的。更邪乎的是,有人瞧见刑场上空有白虎盘旋,都说这是“文曲星受难,老天爷都动怒了”。

三、着史传奇:笔锋藏着千钧力

受刑之后,司马迁顶着骂名,一门心思写《史记》。民间传说,他写史时总有异象:每到深夜,竹简上的字会自己发亮;写到秦始皇暴政,案头的砚台突然翻墨,把纸都染黑了。老百姓都说:“太史公这是拿笔当刀,在给天下人讨公道呢!”

更绝的是《项羽本纪》。按规矩,项羽不是皇帝,不该进“本纪”,可司马迁偏把他写成英雄。长安的说书人讲这段,都得拍着胸脯:“您瞧这笔劲儿!项羽乌江自刎,写得比皇上登基还壮烈,太史公这是不怕掉脑袋啊!”

四、市井传言:铁笔丹心感天地

老百姓敬重司马迁,编出不少神乎其神的故事。有人说他写完《史记》,曾梦到周公、孔子给他斟酒;也有人说,他藏书稿的地窖里,天天传出金戈铁马的声响。最邪乎的是,长安城发大水那年,大伙瞧见司马迁的书箱漂在水上,一滴水都没进。

还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司马迁死后,《史记》被藏在民间,后来有人夜里赶路,瞧见荒坟头亮着灯,凑近一看,是司马迁在给鬼魂讲历史。鬼卒们听得入神,连锁链声都没了。这故事虽然荒诞,可透着老百姓的心里话:“太史公的书,连鬼神都得听!”

五、野史余韵: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

司马迁的《史记》,正史里是“史家之绝唱”,在民间却成了“铁笔写春秋”的象征。长安的学子考试前,都要去他故居烧柱香,念叨着“求太史公保佑,写文章有骨气”;就连卖毛笔的商贩,都打着“太史公用过的狼毫”招牌。

如今去韩城司马迁祠,您能看见碑上刻着“文史祖宗”四个大字。祠堂后头有棵古柏,相传是司马迁亲手栽的,树干上有个疤,形状跟竹简似的。老辈人摸着树说:“这是太史公把《史记》刻进了树里,要让后人记着,啥时候都得说真话!”

这正是:宫刑未改英雄志,铁笔写尽千古事。莫道书生无脊梁,一支史笔镇乾坤!欲知汉家还有啥硬骨头故事,您呐,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