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叔孙通制礼闹笑话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章 叔孙通制礼闹笑话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0:00:56

列位看官,上回书咱说了未央宫闹鬼,刘邦让功臣冤魂搅得夜不能寐。可这皇帝当了没几年,又琢磨出个新事儿——让儒生叔孙通制定朝仪。您道为啥?原来跟着他打天下的那帮沛县老兄弟,在朝堂上喝酒撒尿,拽着他称兄道弟,把皇宫弄得跟沛县酒肆似的,刘邦脸上挂不住了。

一、儒生遇草莽:叔孙通的"凑班子"闹剧

这叔孙通本是秦朝博士,后来跳槽跟了刘邦。他见皇帝为朝仪发愁,一拍大腿:"陛下放心,臣去鲁地找些老学究,准保把礼仪弄得规规矩矩!"可到了曲阜,儒生们一听要给草莽皇帝制礼,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有个叫两生的老儒生,指着叔孙通鼻子骂:"你跟着主子跳槽十几次,如今又想拿礼仪换富贵?我等宁肯饿死,也不伺候!"叔孙通也不含糊,回嘴道:"你们这帮书呆子,懂个啥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罢拽着几个愿意跟他走的儒生,又从长安城里找了些吹鼓手,凑了三十多人,就在城外搭了个草台班子,开始排练朝仪。

民间传这排练场跟耍猴似的。有个儒生穿不惯长袍,走路摔了个狗吃屎,冠帽掉进茅厕;还有个吹竽的乐师,吹到一半想起家里没喂猪,把竽头插在地上就跑了。老百姓隔着篱笆看热闹,编了个顺口溜:"儒生排朝仪,裤子掉了地,吹竽的跑回家,博士摔成泥。"

二、朝堂上演戏:沛县兄弟的洋相百出

朝仪练成那天,刘邦让文武百官都来观摩。只见叔孙通穿着玄色礼服,带着儒生们举着节杖,喊一声"趋",官员们就得小步快走;喊一声"拜",就得跪地磕头。那些沛县来的功臣哪里见过这阵仗,一个个跟被施了定身法似的,不是走顺了腿,就是跪错了方向。

最逗的是舞阳侯樊哙。他当年在鸿门宴上生吃猪腿,何等威风,如今穿着绣着黼黻(fǔ fú)的礼服,像被捆了粽子。喊"趋"的时候,他迈着杀猪的步子往前冲,差点把前面的太常卿撞倒;喊"拜"的时候,他忘了摘佩剑,"哐当"一声跪在地上,剑鞘磕在青砖上,把刘邦吓了一跳。

更绝的是汝阴侯夏侯婴。他负责掌管车马,结果排练时把皇帝的銮驾缰绳系成了死结,急得满头大汗。有个小太监偷偷说:"侯爷,您当年在彭城逃跑时,把皇子公主踹下车都没这么慌,咋让根绳子难住了?"夏侯婴臊得脸通红,半天没说出话来。

三、市井流言:朝仪背后的"鬼神说"

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可不信这朝仪是儒生想出来的。有人说叔孙通夜里偷挖了孔子墓,从棺材里偷出一卷竹简,上面写着"天子九鼎,诸侯七簋";还有人说他找了个西域巫师,用羊骨头占卜,才定下了"山呼万岁"的规矩。

最邪乎的传说是关于"酎金(zhòu jīn)"的。朝仪规定,诸侯每年要献黄金助祭,成色不足的要治罪。民间传这规矩是叔孙通从秦始皇陵里学的——当年始皇帝下葬时,让诸侯献金,把金子熔了铸金人。有个叫王二的皮匠,说他爹曾给叔孙通家修鞋,看见鞋底沾着金粉,还有小块刻着"始皇二十六年"的金砖。

四、刘邦的"龙屁":朝仪背后的真实算盘

朝仪成了之后,刘邦大摆宴席,看着官员们规规矩矩地磕头敬酒,美得直拍大腿:"吾乃今知为皇帝之贵也!"可私下里,他跟戚夫人说:"这朝仪啊,就是给那帮老兄弟戴的紧箍咒。你瞧樊哙,昨天磕头把额头都磕青了,今早就不敢跟我称兄道弟了。"

民间传刘邦为了让朝仪更吓人,偷偷在宫殿柱子里埋了十二颗"镇邪珠",说是从南海鲛人那里弄来的。有个小校工不小心把珠子掉在地上,那珠子自己滚到樊哙的座位下,当夜樊哙就做了噩梦,梦见珠子变成毒蛇咬他脚踝。

五、儒生的反抗:两生的"诅咒"应验

当初拒绝叔孙通的两生,后来在鲁地教私塾,常跟学生说:"叔孙通这套礼仪,是'沐猴而冠',长不了!"这话传到长安,叔孙通气得要去砸私塾,被刘邦拦住了:"算了,书生嘴贱,由他去。"

可没过多久,长安就出了怪事。先是叔孙通家的井水变苦,接着他主持祭祀时,供桌上的牛肝突然变成了猪肺。民间传这是两生暗地里念了"变物咒",还有人看见两生在曲阜孔庙前,对着刘邦的画像扎小人。

六、遗祸千年:朝仪里的"鬼机关"

这套朝仪看似把朝堂理顺了,可民间传里面藏着不少"鬼机关"。比如大臣们磕头的地砖,下面是空的,埋着铜铃铛,磕得不够响,铃铛就不响;还有宫殿的房梁,雕着"避贤鸟",要是有贤人进殿,鸟嘴就会张开,吐出香雾。

最绝的是"承露盘"的传说。叔孙通在建章宫造了个铜盘,说是承接甘露,其实盘底有小孔,连着地下的陶管。要是刘邦想让谁倒霉,就偷偷往陶管里灌墨水,甘露就变成黑水,洒在那人头上。

结语:草台班子的"礼仪"真相

列位瞧瞧,这叔孙通制礼,表面上是给汉朝立规矩,实则是刘邦用儒生的架子,捆住那帮跟着他打天下的兄弟。民间说这叫"卸磨杀驴",只不过杀的不是驴,是兄弟们的草莽性子。

后来汉文帝继位,觉得这套礼仪太繁琐,想改改。结果刚动念头,未央宫的鸱吻(chī wěn,屋脊上的神兽)就掉了下来,砸坏了祭器。老臣们都说:"这是叔孙通定下的规矩,动不得!"从此汉朝的朝仪,就这么将错就错地延续下来,成了后世笑话的由头。

这正是:儒生制礼为哪般?草莽皇帝要脸面。可笑朝仪如戏文,骗了诸侯骗百官。往后的汉家野闻,就从这真假难辨的礼仪里头,接着往下唠。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