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3章 荆轲刺秦:一场注定失败的豪赌

上回书说到吕不韦饮鸩自尽,嬴政大权在握,六国的日子愈发难熬。燕国太子丹急得满嘴燎泡,寻思着:“秦军都打到易水边上了,再不想辙,燕国就得灭国!”思来想去,他想出个险招——派人刺杀嬴政。这便引出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今儿咱就唠唠这场看似热血,实则透着荒唐的死亡任务。

一、太子丹的困兽之斗:病急乱投医

太子丹跟嬴政早年都在赵国当人质,那会儿俩人还称兄道弟。可等嬴政成了秦王,太子丹再去秦国,待遇就不一样了。嬴政压根不拿正眼瞧他,还放出话:“要么燕国称臣,要么等着灭国。”

太子丹憋了一肚子气跑回燕国,天天跟太傅鞠武念叨:“咱咋才能报仇?”鞠武劝他联合诸侯抗秦,太子丹直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正巧这时候,一个叫田光的隐士推荐了荆轲,说此人“神勇非常,可托大事”。

太子丹一听来了精神,亲自去请荆轲,见面就跪:“先生救燕国!”荆轲本不想掺和,架不住太子丹天天好酒好肉供着,还把自己的千里马杀了,取马肝给荆轲下酒。更绝的是,有次宴席上,歌女弹琴时,荆轲随口说了句“这双手真好看”,太子丹当晚就把歌女的手砍下来,装在玉盘里送过去。

荆轲看着血淋淋的手,长叹一声:“罢了,这事儿我应下了。”您瞧,太子丹这哪是请人办事?分明是用狠劲儿把荆轲架到火上烤。

二、樊於期(fán wū jī)献头:一场悲情的交易

荆轲答应归答应,可寻思着:“就这么空着手去,秦王能信我?”他瞄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这人因得罪嬴政,全家被杀,正躲在燕国。

荆轲找到樊於期:“我有个主意,能报您的血海深仇——您把脑袋借我,我带着去见秦王,趁机刺死他!”樊於期先是一愣,随后仰天大笑:“好!我等这天很久了!”当场拔剑自刎。

太子丹听说后,抱着樊於期的头哭了一场,可哭完就把脑袋装在匣子里,跟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州)的地图捆在一起——这两样东西,就是献给秦王的“投名状”。

后世有人骂太子丹冷血,可在他眼里,樊於期的头跟一把匕首没啥区别,都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这也难怪,燕国快亡了,哪还顾得上仁义道德?

三、易水送别:悲壮背后的荒诞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副手秦舞阳出发。太子丹领着一群人,穿着白衣白帽,在易水边上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苍凉,在场的人都哭成了泪人。

可细琢磨这事儿,透着股荒诞劲儿。秦舞阳才十三岁,杀人不眨眼,本该是得力助手,结果一进咸阳宫,见嬴政的阵仗,吓得脸都白了。荆轲只能赔笑:“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让大王见笑了。”

更离谱的是,荆轲献地图时,“图穷匕见”,抓起匕首就刺,结果没刺中。俩人绕着柱子追跑,满朝文武干瞪眼——按秦国规矩,大臣上殿不能带兵器。等嬴政反应过来,拔出长剑砍断荆轲左腿,荆轲瘫在地上,把匕首朝嬴政扔过去,又没中。

四、失败的必然:一场漏洞百出的刺杀

后人总说荆轲“剑术不精”,其实这事儿从根子上就注定失败。太子丹给荆轲的指令太矛盾:既要活捉嬴政,逼他归还六国土地;又要必要时杀了他。您想啊,活捉比刺杀难十倍,荆轲哪能顾得过来?

再者,太子丹太心急。荆轲本想等个帮手,太子丹却天天催:“您是不是反悔了?要不我先派秦舞阳去?”荆轲一赌气,带着半吊子秦舞阳就上路了。

这场刺杀的后果,比失败更糟糕。嬴政气得暴跳如雷,立刻增兵攻燕。太子丹把脑袋藏在衍水(今太子河),结果燕王喜怕秦国报复,派人杀了亲儿子,把脑袋献给嬴政。燕国没撑几年,还是灭了国。

结语:以卵击石的悲剧

荆轲刺秦的故事,看着是英雄壮举,实则是六国最后的垂死挣扎。太子丹想靠一场刺杀改变国运,就像拿鸡蛋砸石头。更可悲的是,为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樊於期献头、荆轲送命、秦舞阳吓破胆,连太子丹自己都赔上了性命。

这事儿给后世留了个教训:当实力悬殊到一定程度,再精妙的计谋都是徒劳。就像老辈人说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六国被秦国碾压,根子上是变法不彻底、国力跟不上,光靠刺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能挡住历史的车轮吗?

荆轲死后,高渐离用灌了铅的筑砸嬴政,也没成功。这一连串失败的刺杀,倒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注脚——天命所归的大势面前,个人的勇武和计谋,不过是蚍蜉撼树罢了。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