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0章 长平烽火:纸上谈兵背后的国运赌局

上回书说到合纵连横把六国搅得七荤八素,可真正让山东诸国彻底断了念想的,还得数长平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这场仗表面看是赵括纸上谈兵,实则是秦赵两国赌上国运的生死局,咱们今天就钻进这场血雨腥风里,看看究竟是哪步棋走错了,让四十万赵军成了黄土下的冤魂。

一、上党之争:一颗烫手的山芋

故事得从韩国的上党郡说起。这地儿地势险要,搁现在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高地。秦国打了三年,眼瞅着就要把上党啃下来,没想到韩国守将冯亭玩了手绝的——把上党十七座城全献给了赵国。

赵王一听乐坏了,大臣们却吵翻了天。平阳君赵豹直摇头:"这是韩国嫁祸给咱呐!秦国费了老鼻子劲,您白捡现成的,秦王能咽得下这口气?"平原君赵胜却撺掇:"不要白不要!十七座城啊,够赵国吃三年!"

赵王最后拍板收下上党,这就跟从老虎嘴里抢肉没啥区别。秦国那边,昭襄王气得把玉璧都摔了:"我拿命换来的地盘,赵国想摘桃子?"立马派左庶长王龁(hé)带兵攻赵。

赵国这边派老将廉颇迎战。廉颇多精明的人呐,知道秦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是个大问题,就下令高筑壁垒,跟秦军耗着。这一耗就是三年,秦军急得直跳脚,每天烧掉的粮草够赵国一个县吃半年。

二、反间计:秦国的阳谋

强攻不行,秦国就使阴招。咸阳城里,范雎(jū)想出个毒计:派人带着千两黄金去邯郸,满大街散布谣言:"秦军不怕廉颇,就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话传到赵王耳朵里,还真起了作用。为啥?一来廉颇三年不出战,赵国粮草也快见底了;二来赵奢当年在阏与之战大破秦军,赵王对赵家有种迷之信任。再加上赵括平日里夸夸其谈,把兵书倒背如流,赵王就觉得这小伙子准行。

赵括的母亲听说儿子要挂帅,急得进宫磕头:"大王呐,我家夫君活着的时候就说,括儿只会纸上谈兵,真让他带兵,赵国非得吃大亏!"赵王哪听得进去,摆摆手:"老夫人别啰嗦了,寡人心意已决。"

这边赵括刚接过帅印,那边秦国偷偷换上了白起。白起这人有多狠?打仗从来不留活口,江湖人称"人屠"。他下令:"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就等着赵括往圈套里钻。

三、纸上谈兵:一场致命的自负

赵括一到前线,立马把廉颇的战术全改了。他把四十万大军分成四路,准备主动出击。有个老校尉劝他:"将军,秦军坚守不出,怕是有诈啊!"赵括眼睛一瞪:"竖子安知兵法?白起要是在,我还得掂量掂量,王龁算什么东西!"

白起这边早挖好了坑。他先派五千骑兵截断赵军粮道,又在山谷设下伏兵。赵括带着大军刚一冲锋,秦军佯装败退,把赵军引到预设战场。等赵括发现不对劲,后路已经被堵死,四十万大军被困在山谷里。

更绝的是,白起派人把丹水上游堵住。赵军断粮断水,士兵们开始啃皮甲、煮马鞍。赵括组织了五次突围,都被秦军箭雨压了回来。到了第46天,士兵们饿得开始互相残杀,啃食同伴的尸体。

四、四十万冤魂:战国格局的转折点

赵括最后一次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剩下的赵军没了主心骨,只好举白旗投降。白起坐在营帐里,摸着下巴琢磨:"四十万人呐,养不起,放回去更麻烦..."一咬牙,下令:"凡降卒,尽坑之!"

那一夜,长平山谷里惨叫声震天。秦军挖了十多个大坑,把赵国降兵分批骗进去活埋。有个侥幸逃出来的小兵,后来跟人说:"我们被赶到坑里,秦军就往上面填土,我是踩着死人堆爬出来的..."

这场仗打完,赵国家家户户挂白幡,连小孩哭都不敢大声。更要命的是,六国彻底没了和秦国掰手腕的底气。楚国使者路过长平,看见漫山遍野的白骨,吓得马车都翻了;魏国国君听说消息,直接把国库钥匙交给了秦国使臣。

结语:国运不是儿戏

长平之战看似是赵括的悲剧,实则是赵国赌国运赌输了。赵王贪图上党的十七座城,却没算清背后的代价;轻信谣言临阵换将,把四十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秦国这边呢,昭襄王、范雎、白起三驾马车配合默契,每一步都算到了骨子里。

这场仗就像根导火索,把战国末期的格局彻底引爆。从此之后,六国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一家独大,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长平这四十万冤魂,说到底,不过是两国庙堂上的一场豪赌罢了。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