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2章 定海神针费文伟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42章 定海神针费文伟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0:00:56

延熙十五年(252年)的岁末,成都的宫灯刚刚挂起,费祎却无心赏景。这位蜀汉的顶梁柱坐在丞相府内,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窗外寒风呼啸,似乎在预示着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并不简单。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将彻底改变蜀汉的命运,而费祎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将在此画上句号。

一、年少成名:从“问题少年”到政坛新星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méng)县(今河南罗山)人。早年父母双亡,只能投靠族父费伯仁。费伯仁与益州牧刘璋是表亲,于是带着费祎入蜀。少年时期的费祎,绝对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别人寒窗苦读时,他却热衷于四处结交豪杰,没事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然而,这一切都是表象。费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与人交谈时,别人在侃大山,他却能一边聊天,一边快速浏览书籍,还能准确记住书中内容。这种“一心二用”的技能,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刘备平定益州后,费祎被征召为太子舍人,成了刘禅的伴读。能得到刘备的赏识,足以证明费祎并非表面上那么“不靠谱”。

诸葛亮南征归来,文武百官都到数十里外迎接。当时费祎官职不高,却被诸葛亮单独叫上马车同行。其他人瞬间酸了:“凭啥啊?”诸葛亮却笑着说:“以后能接替我处理国家大事的,非费祎莫属!”这话一出,费祎直接成了蜀汉政坛的“顶流”,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年轻人。

二、外交达人:一张巧嘴定乾坤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决定修复与东吴的关系,费祎成了出使的不二人选。到了东吴,孙权带着一群谋士,准备给费祎来个下马威。酒过三巡,孙权突然使了个眼色,东吴群臣立刻开始轮番“轰炸”,提出各种刁钻问题,言语间满是挑衅。

费祎却不慌不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回应:“各位这是演哪出啊?有话直说!”随后,面对东吴群臣的刁难,他对答如流,逻辑清晰,把东吴众人说得哑口无言。孙权都忍不住感叹:“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三国志·蜀书·费祎传》)意思是,你这么有本事,以后肯定是蜀汉的顶梁柱,估计没机会常来了!

费祎出使东吴多次,每次都能不辱使命,不仅巩固了吴蜀联盟,还凭借幽默风趣的谈吐,把孙权都变成了他的“粉丝”。有一次,孙权喝高了,拉着费祎说:“杨仪、魏延这俩刺儿头,以后肯定闹事,你可得小心啊!”费祎表面上应和,心里却寻思:“我们蜀汉的事儿,您就别操心了!”但嘴上依然客客气气,哄得孙权哈哈大笑。

三、调和矛盾:蜀汉的“和事佬”

回到蜀汉,费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调和杨仪和魏延这对“冤家”。这两人一个是足智多谋的丞相长史,一个是勇猛善战的征西大将军,本事都不小,脾气也都不小,见面就掐,谁也不服谁。有一次,两人又吵起来了,魏延拔出刀在杨仪面前晃悠,差点就砍了上去。

费祎二话不说,直接冲过去,一手拦住魏延的刀,一手拉着杨仪:“行了行了,多大点事儿!都冷静冷静!”然后像哄小孩一样,把两人分别拉到一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对魏延说:“老魏啊,你这暴脾气得改改,杨仪再怎么说也是文官,你跟他计较啥?”又对杨仪说:“老杨,魏延是武将,粗人一个,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在费祎的努力下,杨仪和魏延虽然还是互相看不顺眼,但至少没再闹出人命,继续为蜀汉效力。诸葛亮对此十分欣慰:“费祎这和事佬当得,比我强多了!”

四、治国能臣:夹缝中的生存之道

诸葛亮病逝后,费祎接替蒋琬,成为蜀汉的执政者。当时蜀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力因多次北伐损耗严重,百姓负担沉重;外部曹魏虎视眈眈,东吴也并非完全可靠。费祎深知,此时不能再穷兵黩武,必须休养生息。

他力排众议,放缓了北伐的脚步,主张与民休息。有人不服气:“不北伐,怎么兴复汉室?”费祎耐心解释:“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咱们得先把家底攒起来,不然拿什么跟曹魏打?”他整顿吏治,轻徭薄赋,鼓励生产,没过几年,蜀汉的经济就有了明显起色。

但费祎也不是完全放弃北伐。延熙七年(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十万大军进攻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足三万,众人惊慌失措,主张退守。费祎却亲自率军驰援,在兴势山与曹军对峙。他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布置防线,打得曹爽寸步难行。最终,曹军粮草耗尽,狼狈撤退。此役过后,费祎因功被封为成乡侯,声望达到顶峰。

五、遇刺身亡:巨星陨落

延熙十六年(253年)的岁首大会上,众人开怀畅饮,气氛热烈。费祎也喝得酩酊大醉,完全没注意到,一个名叫郭循的魏国降将,正缓缓靠近。突然,郭循拔出匕首,猛地刺向费祎。一代名臣,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年仅五十一岁。

关于郭循刺杀费祎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曹魏的阴谋,有人说是费祎的政治对手指使。但无论真相如何,费祎的死,对蜀汉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他以过人的智慧和情商,维持着蜀汉内部的稳定,平衡着各方势力;他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蜀汉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空间;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疲惫不堪的蜀汉得以喘息。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费祎:“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费祎的一生,就像在乱世中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但他凭借着非凡的能力和坚韧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成为蜀汉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他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感叹不已。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