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8章 平王东迁:周王室卷铺盖搬家背后的窝囊事儿

一、镐京被砸成烂摊子:犬戎抢完放火的现场有多惨?

周幽王被犬戎杀了之后,镐京(今西安)成了一片焦土。1984年陕西扶风发掘的西周宫殿遗址,晚期地层全是红烧土和砸碎的青铜礼器,有个青铜簋(guǐ)上还留着犬戎砍砸的痕迹,纹饰里的饕餮纹都缺了半拉脑袋。更惨的是老百姓,《诗经·小雅》里说「靡室靡家,猃狁之故」,房子被烧了,家也没了,全是犬戎闹的。

平王他爹幽王死得窝囊,他自己更憋屈。犬戎走后,镐京西边全是羌戎部落,时不时来抢东西,东边的郑国、晋国虽然说是亲戚,可都忙着抢地盘。平王算了笔账:镐京离犬戎太近,粮食也不够吃,不如学祖宗武王,把都城迁到洛阳(洛邑),那儿是天下中心,粮食产区,还能躲开西边的蛮子。

二、搬家没卡车怎么办?郑武公帮忙搬家却偷拿家具

平王东迁那年(公元前770年),场面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天子的马车破破烂烂,拉车的马瘦得跟柴火棍似的,随行的大臣们背着包袱,像逃难的叫花子。幸好有郑国国君郑武公帮忙——郑国是平王的亲舅舅(郑武公他妈是平王奶奶),带着人马粮草来接应。

但郑武公可不是白帮忙。《史记·郑世家》说他「东迁其民,而取其地」,借着搬家的由头,把周朝西边的地盘偷偷占了。1996年陕西陇县出土的「秦公镈」铭文,提到「赏宅受国」,说的是秦国因为护送平王有功,被赏了西周旧地,可实际上这些地早被郑、晋抢得差不多了,平王就是拿空手套白狼。

最有意思的是搬家路上的「文物损失」。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出土的平王时期青铜鼎,样式比西周鼎简单多了,纹饰也粗糙,明显是仓促铸造的。而陕西眉县出土的「单五父壶」,本是西周王室重器,却在郑国墓葬里发现,八成是郑武公搬家时顺走的「家具」。

三、东周王室多穷?天子找诸侯借钱下葬的窝囊事

迁到洛阳后,周王室的地盘只剩几百里,跟个小诸侯差不多。平王想修宫殿,没钱;想祭祀祖先,没钱;甚至他孙子周桓王死了,下葬费都凑不齐,只好找鲁国借钱。《春秋》里记着「王崩,不赴于诸侯,鲁国乞籴于周」,天子死了都没钱发讣告,得找诸侯讨饭吃,这面子丢到家了。

1957年洛阳出土的「王孙诰编钟」,铭文里说「余献钟于天王」,是楚国诸侯给周王送的礼,说明周王室穷得要靠诸侯施舍。更惨的是王室成员的墓葬,洛阳金村出土的东周天子墓,随葬品只有普通青铜鼎,跟西周天子的九鼎八簋没法比,有个墓室里甚至用陶鼎代替青铜礼器,这在西周可是庶民才用的东西。

四、周郑交质:天子跟诸侯互换人质的荒唐事

平王东迁后,最依赖的是郑国,但郑庄公(郑武公儿子)越来越跋扈,不把天子放眼里。平王想重用虢国国君分郑庄公的权,郑庄公不干了,跑去质问平王。平王吓得赶紧否认:「没那事儿!」为了表示信任,双方玩了个奇葩操作——「周郑交质」:平王把儿子狐送到郑国当人质,郑庄公把儿子忽送到周朝当人质。

这事儿《左传》写得明明白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天子跟诸侯互换人质。1971年河南新郑出土的「郑伯克段于鄢」青铜器,铭文里郑庄公自称「伯」,按礼制,周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郑庄公只是伯爵,却敢跟天子叫板,可见周王室有多没地位。更讽刺的是,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病死了,平王白发人送黑发人,连个说法都不敢要。

五、楚王问鼎:诸侯公开问天子九鼎有多重的挑衅

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强大起来,带兵跑到洛阳郊外阅兵,故意问周王室的使者王孙满:「听说大禹铸了九鼎,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重啊?」这话意思很明显:想抢天子的宝座。王孙满只好打哈哈:「鼎的轻重不重要,重要的是德行。」楚庄王冷笑:「别废话,把鼎上的纹饰给我说说,我回去也铸一套!」

这就是「楚王问鼎」的典故。1933年安徽寿县出土的「楚王酓鼎」,高113厘米,是春秋最大的鼎,纹饰跟周鼎几乎一样,明显是模仿天子九鼎。周王室面对这种挑衅,只能忍气吞声,就像现在小老板被大客户欺负,敢怒不敢言。

六、考古实证:洛阳王城遗址里的东周憋屈史

洛阳东周王城遗址挖出来的城墙,比西周镐京城墙薄了一半,城壕也浅,明显是没钱修结实。宫殿区出土的瓦当,上面刻着「周」字,却做工粗糙,好多边缘都没打磨平。最打脸的是祭祀区,本该祭天的地方,却挖出大量猪牛羊的骨头,按礼制,天子祭天该用「太牢」(牛、羊、豕),可东周天子连牛都快用不起了,祭祀用的牛骨好多都有营养不良的痕迹。

更有意思的是墓葬区,天子墓旁边就是郑国、晋国的陪葬墓,诸侯墓的规模比天子墓还大,随葬品也更豪华。1978年洛阳金村出土的「错金银铜舟」,纹饰精美绝伦,本该是天子用的,却在郑国贵族墓里发现,可见周王室的宝贝早被诸侯顺走了。

结语:从天子到「周掌柜」的窝囊转型

平王东迁表面是迁都,实则是周王室从「天下共主」沦为「洛阳掌柜」的开始。过去天子说一不二,现在得看诸侯脸色;过去九鼎镇国,现在得靠诸侯施舍;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自诸侯出」。

但这窝囊日子也催生了新变化:周王室没了约束力,诸侯们各显神通,才有了后来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才有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爆发。就像老话说的「破而后立」,周王室这一垮,中国历史反而从「青铜礼乐」的规矩里蹦出来,走向了更热闹的大争之世。现在去洛阳王城公园,还能看见东周城墙的土堆,那矮矮的土墙,就像周王室憋屈的背影,默默站了两千多年。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