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李傕郭汜内讧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章 李傕郭汜内讧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0:00:56

一、分赃不均:从盟友到仇敌的转折点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伏诛后,长安城里的权力蛋糕被他的旧部李傕(jué)、郭汜(sì)、樊稠瓜分。这三人本是凉州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几个,靠刀口舔血的狠劲在乱世中立足。《典略》记载,李傕生得鹰目豺声,郭汜则是“燕颔虎须,性如烈火”,两人本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却因一场“分赃不均”的闹剧,撕开了西凉军的裂痕。

事情起于长安城破后的劫掠。据《献帝起居注》,李傕、郭汜破城时纵容士兵“虏掠妇女,剽夺宝货”,光是抢来的金银绸缎,就堆满了五座府库。分赃时,郭汜妻子却横插一杠。这妇人出身河东大族,心眼比针还细,她撺掇郭汜:“李傕送来的酒菜,怕是掺了鸩(zhèn)毒!”原来李傕曾分给郭汜几名歌姬,郭妻生怕丈夫喜新厌旧,便借着分赃的由头挑唆。

郭汜起初不信,直到某日李傕宴请,他酒后腹痛难忍,认定是被下毒。这下可好,昔日的袍泽兄弟,转眼成了红着眼的恶犬。

二、兵戈相向:长安城里的“土匪火并”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正式撕破脸。《英雄记》记载,双方在长安城朱雀大街摆开阵势,士兵们扛着锈迹斑斑的长矛,腰间挂着抢来的金钗玉佩,活像一群打群架的土匪。李傕占着“挟天子”的名义,郭汜则劫持了公卿大臣当人质,汉献帝吓得躲在龙椅后直发抖。

火并最激烈时,长安百姓遭了殃。据《三辅决录》,双方士兵闯入民宅,“掘地三尺,连瓮底的陈粮都抢走”。有位姓王的老妪(yù)藏了半袋小米,被郭汜军发现后,连人带粮被扔进火堆。更荒唐的是,两军对峙时,竟用抢来的绸缎当箭靶,百姓哭骂:“这些天杀的,糟蹋的布帛够做百件衣裳!”

这场内讧持续数月,连李傕的侄子李利都看不下去,劝道:“叔父与郭汜本是同根,何苦为了些财货自相残杀?”李傕却把酒碗一摔:“他抢了我的玉如意,今日不讨回来,我咽不下这口气!”

三、鹬蚌相争:汉献帝的“逃亡戏码”

当李傕、郭汜打得难解难分时,汉献帝刘协逮住了机会。在太尉杨彪的谋划下,朝廷以“调解二人矛盾”为名,派人在阵前摆下酒宴。《后汉书》载,宴席上郭汜醉醺醺地要杀皇帝,被部将张济拦下:“杀了天子,咱们师出无名!”

趁着三人争执,汉献帝带着大臣连夜出逃。逃亡路上,公卿们穿着破衣烂衫,有的甚至光着脚踩在碎石上。行至曹阳涧时,李傕、郭汜幡然醒悟,带兵追杀。《献帝纪》描述这场混战:“箭矢如雨,伏尸蔽野,尚书郎以下死者不可胜数。”

更戏剧性的是,汉献帝逃到安邑(今山西夏县)后,竟靠向百姓“赊粮”度日。有位富户拿出一斗小米,皇帝当场封他为“关内侯”,惹得随从官员苦笑:“陛下的爵位,比小米还便宜!”

四、历史余响:从匪帮到末路

李傕、郭汜的火并,彻底撕碎了西凉军的根基。据《典略》记载,两人晚年众叛亲离,李傕被部将伍习杀死,首级献给曹操;郭汜则在劫掠途中被仇家所杀,尸体喂了野狗。曾经横行关中的凉州兵,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李傕郭汜”四个字,成了“因利反目”的代名词。

这场闹剧对历史的影响却远未结束。汉献帝东归后,曹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格局就此改写。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感叹:“傕、汜以盗贼之姿,握虎狼之师,终因财货相攻,足见匹夫之智,难成大事。”

结语

李傕、郭汜的内讧,活脱脱一场“土匪分赃”的荒诞剧。他们起于微末,靠烧杀抢掠爬上高位,却因几箱金银、几个歌姬自相残杀。这场闹剧里,没有深谋远虑的权谋,只有市井泼皮般的贪欲;没有“匡扶汉室”的大义,只有“你抢我夺”的野蛮。当他们在长安城里杀得昏天黑地时,恐怕想不到,自己的短视,正为曹操、刘备这些枭雄腾出了舞台。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残酷——你争得头破血流的东西,不过是他人霸业的垫脚石。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