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5章 完成学业(八)

田野的变迁 第5章 完成学业(八)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32

第二天早晨,柳琦鎏来到教室准备早读。早读是柳琦鎏初中时期就养成的习惯。每天早晨一个小时的朗读,使他把初中高中的散文诗歌,还有一些优秀的古文词赋都背诵了下来。比如《荷塘月色》《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柳琦鎏拿出书包觉得有点不对劲,仔细看了看,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他整理的那些稿子,其中有一篇根据他们新星文学社的创建历程而写成的一篇二万字左右的小说,这篇小说文联的一位编辑刚做了修改意见寄回来。包括他的日记本,这些东西通通不见了。日记本记录了他初中,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他的心血,他心里恼怒异常。他知道,丢了就找不回来了。愤怒归愤怒,这件事他也不可能声张,只能压下怒火,憋在脑子里。

接下来班级组织毕业合影。傍晚的时候,大哥突然来到了柳琦鎏的学校。大哥专门提前回家来看望弟弟,晚自习由于柳琦鎏大哥的到来,班内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柳琦鎏的同学们都在悄悄打量着这个来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帅气,温文尔雅。尤其一些花痴女生更是窃窃私语,嘻嘻哈哈,叽叽喳喳。

住了一晚,第二天,柳琦鎏和大哥在学校操场合了个影,大哥回家去了。

柳琦鎏开始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一话别。那是一个哀伤的日子,离开将不再回来。

正如柳琦鎏那年曾经写下的一段话:窗外迷蒙蒙的,好像一个洁白的世界,也许有污点,但我不愿去窥破它。我只是这样痴痴的望着窗外,让我纯洁的思绪幻化出多彩变化的面貌,那样清晰,又那么模糊,清晰的逼人,又模糊的可爱。不曾窥破的窗外的像啊,我愿永远这样窥视下去,永远,永远。不揭破的是可爱的,揭破了的未必可爱!

柳琦鎏提前离开了学校。本来还有几天的相聚,但是柳琦鎏觉得太过于压抑了,再加上一系列不尽如意的事情,他决定提前回来,走到学校大门口,看到门卫室有他一封信,打开一看,是一个文学刊物,附着一个邀请函。柳琦鎏的一篇散文被刊载了,邀请他九月份去冷水江市西游记水帘洞拍景地参加一个文学笔会。

1988年的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高考科目与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以及文科或理科的综合科目。这些科目虽然繁多,但每个学科的考试内容和要求都是明确的。

高考难度相对较高,融入了当时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科目中,代数、几何和概率统计占据了主要部分。语文试题中也包含了一些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题目,如用创造性地比喻来描述“月光”。高考分数线,理科为710分,文科为640分。理科和文科均考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四门课程,语文和数学均为120分,政治100分。文科另考历史、地理两科,各100分;理科另考物理、化学、生物,其中物理化学各100分,生物70分。

录取率相对较低,重点中学在10 %左右,普通中学在百分之几,包括本科、专科、中专。

1988年也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年份,上海首次实施高考改革方案,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高考标准化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市,涉及100万考生。

在1988年的高考记忆中,可以以几句话的形式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学子们:

考场外,夏日炎炎大冰棍,

学子心,紧张期待交织情。

笔尖舞,墨香飘散知识海,

梦想飞,青春汗水洒考场。

那一年,高考如战场,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语文卷,古诗词填空忙,

数学题,逻辑推理展锋芒。

政治课,理论分析见真章,

外语卷,听说读写试锋芒。

综合科,文理兼修显才华,

每一科,都是梦想的起航。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处,

学子们,挑灯夜战不言苦。

1988年,高考是青春的注脚,是梦想的起点。

高考考点在柳琦鎏他们县城,距离柳琦鎏家三十里地。柳琦鎏他们村是他们县的最北端,三县交界地带。他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县城附近村落,这些同学在县城住旅馆的住旅馆,住亲戚家的住亲戚家。他既没有亲戚家,也不想住旅馆,索性没有参加高考。不参加高考,填志愿什么的也都省了。柳琦鎏算是彻底毕业了。

柳琦鎏不再是学生了,他需要适应他的新的角色。首先,一个月后他通过同学们的来信知道,他们学校的高三学生都没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一少部分同学又重新复读高三课程了。其次,关于去参加笔会的事情,父母坚决不同意,理由是,没钱,又是几千里之外,担心不安全。很充分的理由,不去也就不去吧。通过笔会主办方的反馈,那次笔会举办的很成功,参加的人员也不少,但这些都和柳琦鎏无缘了。

柳琦鎏开始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每当夜晚来临,望着天上闪烁的星星,他心中就涌起一股不甘。他想起曾经自己在烛光下书写文章的热情,那些文字仿佛在召唤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天,村里来了个逃难的老年乞丐。柳琦鎏好奇地凑过去听,老乞丐讲着外面世界的精彩故事,有大城市的繁华热闹,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晚,柳琦鎏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他找到父母,认真地说他想去城里打工。父母虽担忧但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同意了。于是柳琦鎏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他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知道他必须要走出这一步,离开这个小村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哪怕前路充满未知与艰辛。来到县城后,柳琦鎏发现这里比村子热闹太多了。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各种店铺琳琅满目。然而找工作并不容易,许多地方一看他是刚从农村来的,没什么经验,就拒绝了他。

正当柳琦鎏有些沮丧的时候,他路过一家书店。店门口张贴着招聘启事,说是招收热爱文学、有点文化基础的店员。柳琦鎏眼睛一亮,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呀。

他赶忙进去应聘,店主看他一脸真诚且确实读过不少书,便录用了他。在书店里,柳琦鎏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形形色色的顾客。他经常给顾客推荐好书,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店里的新书并学习写作技巧。

在书店干了半年,父亲捎信让他回家说是有事商量。家里发生什么事了?柳琦鎏急忙赶回家。一路上,柳琦鎏心里满是担忧,脚下的步子也越来越快。

到家后,却发现家里喜气洋洋的。原来,父母是骗他回来相亲的。只见屋里坐着一个面容清秀的姑娘,旁边陪着几个长辈正说说笑笑。

柳琦鎏顿时哭笑不得。不过,他心里也确实想早点成家,能够独立自主,总比靠着父母养活好吧!柳琦鎏定了定神,走上前去向长辈们问好。长辈们打量着他,连连点头。那姑娘偷偷抬眼瞧他,脸上泛起红晕。

柳琦鎏心中一动,坐下来和姑娘聊了起来。姑娘叫林婉,和柳琦鎏同一届,也听说过柳琦鎏在学校的事情,两人竟颇为投缘。聊到兴起处,柳琦鎏与姑娘相约通信联系,接触接触。

分手后,柳琦鎏主动给姑娘去了一封信,信发出后再无回音,直到后来柳琦鎏才知道,姑娘的父母打听到柳琦鎏在爷爷去世后离家出走的事,觉得柳琦鎏大不孝,人品太差,坚决不同意姑娘和他交往。

原来如此!一记重锤落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