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5章 完成学业(三)

田野的变迁 第5章 完成学业(三)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32

柳琦鎏从大姐家回来,住了一晚上就匆匆赶往学校。九月一号,所有的学校都开学了。新的学期,新的课程,同时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同学。因为文科理科调整,他们班走了一批上理科的同学,来了一批学文科的新生。

顺便说明一下,柳琦鎏他们这一批高中生正赶上国家教学体制的重大调整。在此之前,高中是两年制,像柳琦鎏哥哥他们那届,高中上两年就可以参加高考上大学。而从柳琦鎏他们这一期开始,高中实行三年制。这样的变化不仅增加了学习的时间,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柳琦鎏选择文科是有原因的。虽然他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上成绩也不错,但他更喜欢语文。那时候的小学生作文基本上都是老一套,老师只看学生们能否表达成句,至于文采和文体,一般忽略不计。这就形成了一些套路作文,形式如下:

题目:《帮老大娘推车》或者《扶老大娘过马路》(也可以是老大爷)。

开头:今天早晨,阳光明媚,天气很好,我吃了早饭,高高兴兴去上学。

中间:走到半路,看到前面一个老大娘(爷)拉着一车粮食,也可能是一袋粮食,正在上坡(无论在哪里,都是在上坡),我赶紧跑过去,帮着老大娘(爷)推上去。

结尾:老人家摸着我的头,夸我是**的好孩子!我回答,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我应该做的。

然而,柳琦鎏不同。他不满足于这种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记得他写的第一篇脱离传统作文体裁的作品是《八一有感》。那是初一的时候,这篇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诵,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此后,他的作文总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有血有肉。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如《爱莲说》《曹刿论战》《出师表》《卖炭翁》等,他都能背诵如流;现代文如《春》《荷塘月色》《小桔灯》《海燕》《白杨礼赞》等,他也信手拈来。

新学期伊始,柳琦鎏他们班迎来了新班主任——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大学生。这位年轻老师二十来岁,比这些高中生大不了几岁,朝气蓬勃,脸上还带着些许青春痘。他召开的第一次班干部会议,讨论班级的发展规划。柳琦鎏没有资格参加,因为他高一几乎没有怎么过正常的班级生活。前半学期跑读,后半学期流浪在火车站,中间也就几个月在学校,还得除去二十天寒假。

然而,很快他就被同学们叫到了教室后边列席班级会议。原来,班级会议有一项提议——成立文学社。柳琦鎏因其出色的写作能力和广泛的认可度,被同学们一致提名为文学社社长兼主编。

那天下午,教室里气氛热烈。新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充满激情地说道:“我们班要成立一个文学社,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话音未落,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示支持。柳琦鎏被推到讲台前,面对大家的目光,他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感谢大家的信任,”柳琦鎏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带颤抖,“我会尽全力把这个文学社办好,让每一个热爱文学的同学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

随后,同学们开始讨论文学社的具体事宜。有人提议定期举办写作比赛,有人建议创办校刊,还有人提出可以邀请校外作家来做讲座。柳琦鎏认真倾听,一一记录下来。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的一次重要考验。

1986—1987年,全国中学几乎都有了文学社。这些文学社的名字琳琅满目,充满了创意和青春活力。在柳琦鎏所在的学校,班级会议决定成立“新星文学社”。经费由班委提供,刻板、蜡纸、刻字笔等材料则由班主任向学校申请。那时候,学校并不缺这些设备,刻板、蜡纸、刻字笔、油墨和油印机都是学校的必备工具。

会后,柳琦鎏和四五个同学开始筹备文学社。他们确定了文学社的名字——“新星文学社”,寓意着新生代的光芒。刊物的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报道好人好事,弘扬学习风气。板块设置丰富多彩,包括每日新闻、问答角、小故事、幽默一笑、诗歌、随笔等等。万事开头难!文学社建成初期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经过征稿、汇总、整理,柳琦鎏和其他成员利用晚自习时间坐在一起开始审稿。那天晚上,他们围坐在教室最后边,伏案阅稿。突然一阵刺耳的口哨声响起,七八个外班级的学生推开教室门闯了进来。因为那天是星期六,好多学生都回家了,教室里学生寥寥无几。看到那些学生,柳琦鎏他们没有理会,继续审稿。

“这么多丫头片子围着一两个小子?哥们也来凑凑热闹好不好啊?”那几个学生吹口哨的吹口哨,起哄的起哄,直冲着柳琦鎏他们走来。柳琦鎏“啪”的一声拍案而起。对面的女生说道:“别理他们!”身旁的一位女生拉了一下柳琦鎏的衣袖,示意他坐下。柳琦鎏轻轻把那位女生的手推开,拉开凳子,走了出去。

他来到为首的那位学生的身边,伸手搂住那人的肩膀说道:“出去说吧。”那群人一看,就要围拢过来。柳琦鎏向他们挥挥手,说:“这里地方小,施展不开,咱们下楼,操场空间大,敢不敢去?”那群人一听,一窝蜂跑下楼去,柳琦鎏始终搂住为首那人的肩膀,不让他挣脱,相拥着走下楼去。柳琦鎏隐约只听得有一个女生小声说:“快,告诉老师去!”

柳琦鎏和那个人来到操场,抬头一看,操场内黑乎乎的,有七八个人头晃动。他拖着那个人闪到了操场边上的一个死角,转身面对着围过来的几个人说道:“哥们,你们今天打算怎么着?我奉陪!”被柳琦鎏搂着的那个人喊道:“nnn的,放开我!”柳琦鎏把他推到身前,用胳膊圈住他的脖子,说:“来啊!都上来!”大战一触即发!

正在这时,有个女声传来:“老师来啦!他们在哪里?快!快!他们在哪里?”一听这话,那群学生霎时间四散消失了!柳琦鎏把嘴凑到那个人的耳边哈哈大笑,说道:“怎么样?你的哥们呢?sb,你就是个炮仗!我今天放你一马,以后别这么缺心眼了!”说完,柳琦鎏松开了那个人,那个人扭过身看了看柳琦鎏,没说话转身跑走了。

柳琦鎏回到教室,女生们叽叽喳喳,问长问短。班主任老师过来看到没有什么事,也就回去了,临走嘱咐他们早点睡觉。女生们围住柳琦鎏,七嘴八舌地问他刚才发生了什么。柳琦鎏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小事一桩。”

很快,文学社排版、刻印,带着油墨香味的刊物出版了。在学生中间引发了广泛传阅。几期后,另一个文科班也建了文学社,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开办得红红火火。

柳琦鎏的高二生活有声有色,每天忙忙碌碌,乐此不疲。突然有一天,他的同桌递给他一张纸条。他打开一看,是一个女生写的,对文学社的一些文章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后面还附了一个小便条,指责他只顾着文学社,都不知道文学社的一员大将好几天都没来上学了,得了病住院。说他没良心不关心同学什么的一大堆兴师问罪的话。

同桌是个胖乎乎圆脸女生,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没想到数落人一套一套的。那个年代男生女生是不怎么说话的,只要说话就会被别人往恋爱方面扯。柳琦鎏觉得应该去探望一下那位得病的女同学。他还不能被人说闲话,于是他和班主任老师说了此事,然后利用自习课间隙发表演说: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文学社的李欣同学为了文学社勤勤恳恳,贡献突出。最近她生病住院了,我想号召大家献出爱心,拿出一点零花钱凑份子去探望一下。不管大家能凑出多少钱,剩下的我全部承担费用。”

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柳琦鎏又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同桌他的行程安排,并且请那位女同学在指定位置等他,然后一起去。因为柳琦鎏不认识那个女同学的家。

一个星期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柳琦鎏的书桌上。他简单收拾了一下书包,和一位同班男生一起出发,赶往S市郊区的一个村庄。那里有几个女生等着他,她们是文学社的重要成员,其中一位因为生病住院,最近刚出院回家休养。为了这次探望,柳琦鎏特意在附近的商店买了些补品。为此,他不得不压缩了一个月的伙食开支,动用了自己仅有的伙食费。在后来的一个月,他只能早晨吃一个馒头,中午吃一个馒头,晚上不吃饭。

尽管如此,柳琦鎏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他知道,作为文学社的负责人,不仅要关注社团的发展,还要关心每一位成员的健康和成长。这次探望不仅是对生病同学的关怀,也是对整个文学社凝聚力的体现。

当他们来到那个同学家时,柳琦鎏推开院门,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屋内坐满了女生,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欢声笑语不断。看到柳琦鎏和那位男生进来,女生们纷纷抬起头来,一时间屋里变得热闹非凡。你一句我一句,问得柳琦鎏应接不暇,他有些不知所措,脸上泛起了红晕。

“你怎么才来啊?我们都等你好久了!”

“听说你带了补品,快拿出来看看!”

“你们男生怎么这么慢呀!”

看到柳琦鎏的窘态,女生们无不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善意和亲切。柳琦鎏虽然有些尴尬,但心里却感到无比温暖。

女生们继续忙着包饺子,几个女生陪着柳琦鎏聊天。柳琦鎏想帮忙包饺子,但女神们笑着让他一边待着去:“你还是休息一下吧,我们已经包得很好了。”于是,柳琦鎏便坐在一旁,和那位女同学聊起了病情,并且致歉,说自己疏忽了,不知道情况云云。女同学微笑着说:“没事的,大家都很关心我。”

柳琦鎏还向她介绍了文学社最近的活动和进展,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女生们时不时插话,气氛轻松愉快。热热闹闹半天,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饺子已经包好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女生们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说实话,柳琦鎏只吃了几个,根本没吃饱。一堆女生看着,他张不开嘴,总觉得不好意思多吃。女生们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拘谨,纷纷劝他多吃点,但他还是推辞了几下,最后只象征性地吃了几口。

一直到傍晚,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骑着自行车,一行人相互照看着,沿着乡间小路缓缓前行。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衬出一片温馨的画面。快到学校的时候,女生们先走了,柳琦鎏和那位男生在最后到了学校。

一路上,柳琦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探望不仅让他感受到了同学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也让他更加明白了责任与关怀的重要性。

那个年代,男女生界限分明,很少能一起说话聊天。柳琦鎏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这次探望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关心,更是打破了当时那种固有的社交模式。从那以后,柳琦鎏和女生们的互动逐渐增多,文学社的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开始意识到,男女同学之间可以有更多真诚的交流和合作。

这种变化在同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柳琦鎏的努力和用心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渐渐地,其他男生也开始效仿,主动关心起身边的女生,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文学社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成为学生们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这段日子,柳琦鎏和他的同学们在文学社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他们一起写作、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共同见证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那些青涩的对话、活泼的青春气息,以及彼此之间的关心和支持,成为了他们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财富。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充满未知,但他已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会坚强面对,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一切。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冲动的孩子,而是更加成熟的青年,准备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日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