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田野的变迁 > 第5章 完成学业(六)

田野的变迁 第5章 完成学业(六)

作者:心飘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32

这几天,柳琦鎏家乱成了一锅粥。

柳琦鎏的弟弟离家出走后杳无音信,方圆几里地都找了,没有一点痕迹。这么一个大活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上学的书包也没拿,留在了家里。八十年代,农村里拐带孩子的现象不多。由于农村人都比较忙,就是一年级的孩子上学都是自己去学校,不像现在,需要家长到学校接送,托管什么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类机构。孩子们中午也会自己回家吃饭。

当所有的寻找努力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柳琦鎏本家一个大娘出了一个主意,说她有一个师兄卜卦很准,可以去试一试。这个大娘针灸治病很厉害,柳琦鎏小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肚子疼,牙疼上火,找这个大娘扎几针就好了,这个大娘也会看一些疑难杂症。其实,柳琦鎏的弟弟出走后,柳琦鎏的母亲也曾经找柳琦鎏的姥爷算过卦,姥爷说没事,这是孩子的劫数,会回来的。说归说,母子连心,母亲当即决定去kd村找那个算卦的算算。柳琦鎏的父亲母亲和柳琦鎏一起赶过去找到了那位老先生。老先生是一个精瘦老头,七十岁左右,体格硬朗,精神矍铄。因为那个本家大娘的缘故,老先生对于柳琦鎏一家的来访很是热情。得知来意,老人家闭目打坐,不再说话,半烛香的时间,老人家睁开眼,说道:“回去吧!很快就回来了。不用找了!”母亲急忙问道:“现在在哪里?不找怎么能回来?”老先生手指东南方向回答:“在那一个区域游荡!三天内肯定回来!别找了!”然后,老人家接着告诉母亲,这是孩子的劫数。

一日无话。第二天下午四五点钟,柳琦鎏的弟弟回来了,蓬头垢面,身上脏兮兮的,说话有气无力,一进家门差点一头栽倒,柳琦鎏赶紧点火在大锅里烧了一锅热水,把热水舀到一个大盆里,让弟弟浑身上下洗了一个澡,母亲又做了点小米粥,趁热喝下去,让弟弟睡觉去了。

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睡醒了,又喝了点小米粥,这才问起这几天的情况。断断续续的,柳琦鎏的弟弟讲了他这几天的经历。其实也很简单,柳琦鎏的弟弟不想去上学,也不愿意说出来,那天没拿书包离开家就漫无目的的向着西南方向走去。春节期间,田野里的麦苗都在冬眠,空空旷旷的,他没有走大路,只是在麦田里漫游,像幽灵一样,走累了就找到一家砖窑里,找看窑人要一瓢水喝。晚上太冷,就钻到田野里在玉米秸垛里睡一晚,睡到上午十点左右,再出来游荡。有的看窑人看到他这副模样,也问他怎么回事,他不回答就转身跑走了。母亲又问他是怎么想到回来的,他说他遇到了又一个看窑人,看窑人把他数落了一顿,给他吃了一点糕点,面包,告诉他回去吧,父母肯定着急坏了。还问用不用送他回去,柳琦鎏的弟弟拒绝了,就这样他便回家了。

一连几天母亲都是让柳琦鎏的弟弟喝稀饭,流食。等柳琦鎏的弟弟身体恢复了,母亲问起柳琦鎏的弟弟还想不想上学,柳琦鎏的弟弟态度坚决,不想去上学了。既然弟弟实在不想去上学了,母亲他们也就没有再坚持。柳琦鎏弟弟辍学了。

柳琦鎏看到家里情况稳定了,就回到学校去了。

1987年的中国农村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全国乡镇企业总数达到了1750万个,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总产值4764亿,占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5%。这标志着中国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工商并举的方向转变。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均有所提升。1987年1月22日,**中央发出《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改革的深化。

虽然城市住房主要依赖国家分配,但农村地区允许自建房,因此许多农户开始建设新的住宅,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农村市场开始出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987年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平均上升7.3%,其中城镇上升9.1%,农村上升6.3%。食品类价格上升尤其明显,如肉禽蛋上升16.5%,鲜菜上升17.7%,水产品上升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外,一些村庄还组织了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学校,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农村医疗条件有所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数量增加,基本医疗服务覆盖面扩大。

1987年上半年,中国农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进步显着,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也面临着物价上涨等挑战,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代,为中国农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二,没有了高一学生的陌生感,没有高考的压力。受弟弟辍学这件事的影响,柳琦鎏的心里有很大的变化,他除了上课,办刊物以外,订阅了政治经济学,中学生学习报等一些课外杂志,通过杂志报纸开始把眼光放在了学校以外,还和一家文学团体合刊办刊物,利用星期六星期日拜访一些作家,诗人,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柳琦鎏自从看望那位生病的女同学之后,打破了当时男女生互不来往的壁垒,在同学们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高二期末考试过后,柳琦鎏迎来了暑假。回到家,柳琦鎏才知道,弟弟去了大姐所在的工厂做临时工了。

父亲和二姐还在漂洗棉花籽油。叔叔在一家大型炼油厂工作。那是个效益很好的企业。据说因为能批到柴油,而当时农村的农用车开始出现,柴油是农村奇缺物资,便宜柴油更加抢手。叔叔在村里的地位因为“油”而急剧上升。

柳琦鎏因为高三要参加高考,大姐就把柳琦鎏也接到了她那里去,说是她那里环境好,有助于柳琦鎏学习。

柳琦鎏真心不想去。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觉得别扭。他见到了弟弟,弟弟住临时工宿舍。看到弟弟现在很开心,他也开心。

开学后,柳琦鎏成了高三学生,由于面临高考,班主任下了命令,文学社停刊,全力冲击高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