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异端事物收容所 > 第3章 民国

异端事物收容所 第3章 民国

作者:直角废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2:45:20

收容所主楼·封锁观察室内,空气凝滞,六位不同风格的队长静默站在监控前。

那是一条即将闭合的虫洞裂缝,仿佛现实被一把手术刀从中心剖开,裂口深处透出诡异光芒。沈一衡的背影最后一眼在那光中一闪而过。

——然后,彻底消失。

“喂喂喂,这不是入梦!这不是他擅长的事啊!”四队队长「糖宝」一边疯狂吸着棒棒糖,一边蹦起来拍桌子,“再说,他凭什么单人行动?不经过审批,就这么跳虫洞?”

“我靠,小弟弟疯了吧。”二队天池靠在墙边,妖娆长发垂落,嘴角却勾着丝讽意,“这么重要的事,不跟姐姐说一声,太不贴心了嘛……”

“混账!”一队队长钟岷重重一拍墙壁,怒目圆睁,像一头受了刺激的雄狮,“这是违背了队长条约!队长级不得私自进入虫洞,除非总部下令!他没上报!”

“每一个队长级别都是不可复制的奇迹,万一有什么好歹,对于人类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双向链接虫洞是刚刚研发的技术,还没有趋于稳定,这太冒险了。”「糖宝」狠狠地咬了一口手中的棒棒糖,恶狠狠的说道。

“亏我们还准备去探望他,这小弟弟心里一点也没姐姐,真是太让姐姐伤心了。”天池说着舔了舔自己的嘴角,一头黑色长发如流苏般柔顺的搭在她的肩上,微微仰起头,露出天鹅般的脖颈,嘴里缓缓吐出一口淡薄的烟雾。

“知情不报,你这也是罪过啊。小白,看来你是不想独立了?”

“错了,他早上报了。”淡淡的声音响起,小白面无表情地打开一只抽屉,翻出厚厚一沓文件,“你们看——这里总共有117份授权协议,时间跨度从去年十二月到明年三月。他一直在签。”

空气骤然安静。

「糖宝」凑过去一看,嘴里的棒棒糖“啪”地掉在地上。

“这家伙……?”

“真有他的做事风格。”

五队的队长陆峥眯起眼睛,满脸老态,看上去就像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脸上的尸斑在白光下泛出病态的灰紫色,他声音沙哑:“他的精神力撑得住吗?虫洞可不是梦境,那是进入现实,这种程度的冲击……”

“他可不是普通人。”六队队长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轻声说,妹妹点头补充:“七次失败入梦还能保持意识清醒的人类,大概只有他了。”

“沈漪,沈苓,我知道你们跟沈一衡同姓沈,对沈一衡有一种满目的崇拜,不过......”

“那也是在他的‘梦境领域’之内。”钟岷冷哼一声,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虫洞的结构是高维干扰 残留记忆因子的混合体。他进去之后,就再也不是主动主导者,而是现实……是异端喂给他的圈套。”

“我们都去执行过不下百场任务,成功率多少你们不知道吗?”

“就是因为沈一衡有「入梦」这个能力,我们异端事物收容所得成功率才开始飙升,这种人才不应该格外重视吗?”

说着,钟岷一拳砸在桌面上,钛合金的桌面上轰地出现了一道深深凹陷的拳印,笔筒猛的蹦跳起来砸到天花板后又无力地滚落到地面上。

一时间,众人神情复杂。

“他要拔除的,是‘稻草人’吧。”天池忽然说,纤细手指拨了拨长发,“听技术人员分析,那玩意会把人扯进自己制造的幻境里,从内部挖空一个人的心。”

“那我们能做什么?”糖宝咬着糖棍,看着虫洞消散的地方,“等他回来?”

钟岷一字一句地说:“如果七十二小时后他还没脱离,我亲自去把他带回来。”

“那你就得穿上这身‘正当授权装备’。”小白递来一叠印着“紧急干预执行状”的纸。

钟岷低头一看,赫然写着:

“执行人:沈一衡,编号001,任务代号:拔除·稻草人”

“授权批准:提前协议已签署,任务权限开启”

他沉默地收起纸张,转身离去。

虫洞已关闭,但空气中仍残留淡淡焦糊味和一丝茉莉花香,像是某种梦境的余波还未彻底散去。

下一刻,画面切换——

耳边传来旧留声机的沙沙杂音,夹杂着女人慵懒低哑的吟唱,留着泛黄年代的微微沙哑,浮在耳膜边缘晃荡。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沈一衡猛地睁开眼,瞳孔一阵急促收缩,伴随着胸腔剧烈的抽搐。他一时间几乎窒息,像是整个人从冰水中被捞起,湿冷、昏沉、而又——异常真实。

他正躺在一张柔软的旧式躺椅上,藤椅的纹路在他后背留下浅浅压痕,屋外有光,却不是收容所冷白色的日光灯,而是带着微黄烟气的街灯斑驳。他侧耳听,整条街仿佛都在哼那首歌,电车“哐啷”驶过,远处还有小贩吆喝:

“豆花、桂花糕——”

他嗅到一股浓郁的茉莉香。

是风带来的。

顺着敞开的窗,他看见一位女子撑着纸伞,从弄堂深处缓缓而来,穿海棠色旗袍,腰身纤细,伞边挂着几朵真茉莉,随脚步轻轻晃着。

沈一衡眯起眼。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更准确地说——

他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走进了这段历史。

虫洞已经开启。

他只知道任务时间从这一刻开始倒计时:七十二小时。

沈一衡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耽搁,他开始快速分析起周围能够得到的一切信息,这里不是他的梦境。

他平常没有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对于虫洞的理解并不完全,只知道它是高位干扰与残留记忆因子的结合体,换句话说虫洞的另外一头很可能连接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又会有些许区别。

区别就在于异端的入侵改变,使得基于历史锚点的虫洞也会变得异常脆弱。

简单来说,虫洞有时间限制,而通过「糖宝」技术开发的双向虫洞链接技术更是有着天然的局限性,那就是如果进入者不能在虫洞崩塌之前回来,恐怕再也回不来了,因为一点点的改变都会形成蝴蝶效应从而更改历史的过往。

沈一衡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本来就不是学术派,能够记得这些还是得益于他那小助手夜以继日在他耳边的冷嘲热讽。

“呼。”深深吐出一口气,“那么...开始吧。”

四周是用纸糊的窗、墨绿色的木梁、还有一盏忽明忽暗的吊灯。屋内很静,窗外传来淡淡的戏腔,与留声机交相辉映。

这装束......这场景......

莫非是民国时期?

灯影斑驳,远处有戏台子隐隐唱着,勾着他神经像丝线那样颤动。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是深色呢料西装,内衬硬挺,袖口绣着金边。

他缓缓起身,一道强烈的眩晕袭来。他扶着桌沿站稳,看见角落立着一面铜镜,镜中的自己脸色发白,眼下有明显的血丝与瘀青——那是小白最后扔进来的打火机留下的痕迹。

“嗯???”他喃喃低语。“这么憔悴,都不帅了。”

一张照片悄然落地——他低头拾起,是个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三人:一名老妇人她穿着洗的发白的衣衫,身材微微有些发福,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绑在身后,微笑中带着一丝迷茫;她身边是一位温柔的中年女人,一颦一笑极为有风韵,衣着民国旗袍,鬓边簪花,二人中间夹着一个小男孩,眉眼模糊,却像极了镜中的他。

沈一衡捏紧照片,心跳如擂鼓。就在这时——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他下意识后退一步,脚踢倒一只茶盏,清脆碎响打破整间屋子的沉默。

门吱呀打开,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女子走进来,黑发盘起,身姿柔美。她抱着一盆洗好的衣服,一眼就看到了他,神情怔住。

两人就那样对望了一瞬。

“你醒了?”她说。

“看你舟车劳顿,有些乏了也就没敢吵醒你。”

嗓音柔和,透着某种令人心悸的熟悉感。沈一衡看着她,脑海中有一瞬间的短暂断片,似乎——他曾在梦中,无数次见过她的脸。

是翠。

只是比现实中病床上的她年轻得多、也明艳得多。她眉眼弯弯地朝他一笑,像根细线将现实与梦境悄悄缝合。

“你说你是来自大京的远房亲戚,跟姥姥认识,要来投靠我们,要不是你拿出这张照片我还不信呢。”

“姥姥,师傅,还有衡。好怀念啊。”翠沉默了片刻,忽然摇摇头展开颜一笑。

“说起来,你还真有几分像衡呢。”

“不好意思,走神了。”

“我也听说了,最近大京市确实有些战火,大家都是平头老百姓不容易啊。”

“对了,我是翠,还没问你名字呢。”

沈一衡依旧没有出声,眼神定定的望着翠似乎在思索些着什么。

她放下盆子,转身出去前又回头望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怪异,没想到这个来投奔的亲戚都不说话,不过也没责怪,毕竟刚来。

“要是头晕,别乱走。咱这边地气重,怪病也多,小心染上不干净的东西。”

地气重。怪病。

他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心脏仍在急速跳动。他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并不只是一个被重构的场景,而是一个被情感锚点重刷多次的循环节点。

翠不记得他,他却记得翠。

他走向屋外,正厅摆着一张方桌,桌面上摆放着一张新报纸。

1934年9月8日。

也就是民国32年。

【昨夜,静安别苑再起大火!】

沈一衡扫了一眼也没在意,抬眼将目光落在那张贴在墙上的一张张老报纸上。

纸张已经泛黄,边角被时光咬噬出毛边,但保存得极好,像是有人定期替它拭尘、压平。

老式的铅字排列严整,标题却被人用红墨水圈了出来,浓烈的色泽已经晕染开来,像是血迹浸在宣纸上。

——《二楼坠亡,死者却呈烧焦状。》

——《藏书楼惊现火灾,妙龄少女葬身火海。》

——《惊悚!一女子发现亡于家中,法医鉴定大脑不翼而飞。》

沈一衡摇了摇头,真的是一群来自Uc震惊部的小编,这标题取得。

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申城夜闻:昨夜失火十余起,未见起火源,民众称见“草人游街”》

他眯起眼细看,段落间隐约有手写批注,用极细的毛笔一笔一划写下,一笔如刀,字字森然。

“夜间起火集中于南岸旧区,皆为老宅。居民称,事发前屋外曾出现身披破麻的‘草人’,静立不动,直至起火后才消失不见。”

“尚无证据指向人为纵火,目击者称听见草人低语,言辞含糊似梦呓,反复重复某个名字。”

“目前警署尚无定论,有民俗专家表示或与传说中的‘送厄草偶’有关,此物本为民间厌胜之物,传说中能‘移病于偶,焚偶消厄’,然不得回头,否则灾厄加倍。”

沈一衡缓缓伸手,指尖轻轻滑过“送厄草偶”四个字。那是事务所曾归入【已绝迹·伪民俗异端】分类中的一则古案。很久很久以前只出现过,却在数月内造成十八起精神错乱与记忆脱落事件。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它的名字。

而就在这篇报道下方,有一小块贴图,略显模糊,却依稀可见照片中的“草人”模样:头颅巨大,稻草扎成的轮廓粗粝却像极人形,双臂下垂,胸口扎着一根歪斜木签,签上贴符,符文已被火熏黑。

更怪异的是,这张剪报原本只应附在报纸内页,但现在却被人特意裁下,贴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像是警告,又像是纪念。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张报纸。

《申报》1934年4月4日 晨刊 第五版

特大!!!

惊世惨祸:静安别苑昨凌晨突发大火,共有七人死于非命。

大火?又是大火?

1934年的申城发生过这么多火灾吗?

他伸手轻轻拂过那页报纸,纸角摩擦出干脆沙哑的响动。火灾的细节被排在小字栏目之中,只字片语却透着冰冷的重量:

“凌晨两点许,静安别苑突发大火,疑为电线短路引燃阁楼窗帘,火势迅猛,延烧四座宅院。虽消防紧急赶赴,终仍有多户人家殒命火场,尸骨难辨,最惨一户人家疑似一家三口尽皆葬身于火海……唯东厢房一老妇侥幸逃出,语无伦次,精神恍惚。”

沈一衡指尖轻颤,视线在那“东厢房一老妇”处停留良久。隐约间,他感到耳边有什么东西在哼唱——不是留声机的老唱片,也不是街头戏台子飘来的乱调,而是极低、极轻的、像从时间深处传来的童谣声。

沈一衡眸光微敛,脑中有个模糊的猜测开始悄然浮现。

而这时,屋外传来一阵低低的锣声,伴随孩童稚嫩却空洞的歌谣,从巷尾悠悠传来。

“走马灯下看花灯,稻草人儿不睁眼。睁了眼,就烧房;闭了眼,就换命……”

他猛然回神,那声音像从骨髓缝隙里渗进来,又悄无声息地退去。

翠的声音从屋后传来,打断了他的出神:

“姥姥还没回来……这都这个点了。”

她轻声自语着,带了些担忧。沈一衡闻言抬头。

他还记得,在现实里的病床边,翠的昏迷状态那梦中曾和这段时间线有重合,而今,她还未曾遇见「稻草人」。

虫洞有意将他带来这段时间,恐怕......时间将近。

有没有可能那场火,便是异端的开端。

火,是记忆与命运纠缠的交界点。

而稻草人,总是从灰烬里爬出。

他将报纸折起,藏进西装内袋,缓缓起身,望向屋外街道。晚风吹起屋檐,茉莉香味依旧,似乎还裹着微不可察的焦灼气息。

他知道,翠的命运与那个不知何处来的异端——“稻草人”,即将第一次正面交锋。

沈一衡的任务,真正开始了。

那歌谣再度响起,音源似乎来自屋后那条街。

“我去帮你找姥姥。”

沈一衡没头没尾的说完一句话就冲了出去。

“嗯?哦,谢谢。”翠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喂?你还不知道姥姥长什么模样呢?”

“我知道。”沈一衡背对着翠,挥了挥手,手中夹着一张老旧的照片。

“真是个怪人,不过还挺热心的。”

翠摇了摇头,望着窗外渐渐暗淡下来的天色有些担心,想了片刻将洗衣盆放下又转身进厨房,不一会儿白色的炊烟升起。

至于沈一衡,他迈步走向外头夜市,煤油灯下人群涌动,皮影戏的影子透出锣鼓声和童音,香火缭绕,空气中弥漫一股隐约的“熟悉”感。

他知道,这一夜,是他任务的起点。

也许也是梦与真实无法分清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