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113章 黑衣蒙面人正与他对视

大同府,秋高气爽,蓝天白云,那么明媚。

普通百姓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一点也没察觉到阴谋的气息。

夜晚,空中繁星璀璨。

唐风年在书房里写奏折,因为证据收集充分了,他打算弹劾朱大人。

该出手时就出手,避免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自己又被朱大人逼着同流合污。

上次的缓兵之计只是障眼法罢了,为了迷惑朱大人。

对唐风年而言,即使自己不做官,也绝不会对贪官污吏谄媚。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他对“问心无愧”四个字的坚守。

此时此刻,奏折上的字迹工工整整,墨汁尚未被风干,唐风年的眼神显得格外冷静,仔细检查自己弹劾的内容,力求做到证据确凿,不遗漏,又言简意赅。

他期望像打蛇打七寸那样,用一次机会击中朱大人及其同流合污团伙的命门,避免他们用卑鄙的手段死灰复燃,后患无穷。

如果他除不掉朱大人,恐怕将来朱大人会报复他。

官场上结仇,一点也不罕见。官场上的报复手段,不亚于杀人放火的残忍。有些官员被奸臣诬陷,落到家破人亡、背黑锅的下场。

对待这件事,唐风年丝毫不敢天真,不敢心软,也丝毫不敢马虎、大意。

有时候,仇恨一旦结下,就是你死我活。

油灯的光芒忽然闪烁一下,灯芯蹦出几个火星子。

唐风年提着毛笔,专心致志地书写,心无杂念。

然而,书房的屋顶上突然多出一个蒙面的黑衣人。

唐风年头顶上的瓦片被揭开一片,轻轻的,如同鬼魅。

唐风年暂时没有察觉到异常,直到一封信从屋顶上的那个小洞飘落下来,恰好落在他面前的书案上。

面对如此诡异的一幕,唐风年心里大吃一惊,身体里的血液仿佛掀起惊涛骇浪,表面上勉强维持冷静,抬头往上看。

黑衣蒙面人正与他对视。

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他完全有机会用暗器杀死唐风年,不过危险暂时并未发生。

黑衣人诡异地一笑,拉下黑色面巾,露出真面目,小声报出暗号:“天下第一美味烤鸭。”

唐风年乱跳的心终于稍微安定,微笑道:“神仙配方。”

听起来很儿戏,但这是他与欧阳凯约定的暗号。显然,头顶上这个如同鬼魅的黑衣人是欧阳凯派来传话的。

黑衣人和唐风年同时点头,暂时放下戒备。

黑衣人伸手指一指那封落下去的信。

唐风年立马拆开看。

为了保密,信是用特殊方式写的。

唐风年能看懂,但看得慢一些,没法做到一目十行。

他看信的同时,偶尔用眼角余光注意一下屋顶上那个黑衣高手的动向,一心两用。

黑衣人没有催促,显得颇有耐心。

看完信之后,唐风年若有所思。

信上,欧阳凯告诉他,皇帝下令抓捕大同总兵朱大人,锦衣卫已经做好准备。但朱大人不是什么小人物,所以锦衣卫这次不敢打草惊蛇,担心朱大人起兵造反。

欧阳凯在信中叮嘱:“一旦朱大人离开大同府,行至半路,请唐兄与锦衣卫打配合,稳住大同府局势,避免发生兵乱。”

信上的字不多,事儿却不小,不容小觑。

唐风年暗忖:不能打草惊蛇,既然皇上和锦衣卫已经决定对朱大人动手,我这封弹劾的奏折暂时不必送出去。否则,恐怕弄巧成拙。

他抬头看向黑衣人,在对方的注视下,把信拿到油灯上方,用火烧掉。

黑衣人之所以迟迟不离开,等的就是这一刻。

阅后即焚,避免走漏风声。

锦衣卫的行事风格,不是一般的严密。

眼看密信已经烧成灰,烧得一干二净,黑衣人眼神满意,把刚才揭开的瓦片盖回去,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唐风年盯着屋顶,确定那个神秘人已经离开,然后他回到太师椅旁,突然卸力一般,重重地落座,深呼吸,眼神深邃,内心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

不久后,书房的门突然被推开。

刹那间,唐风年来不及收敛复杂的眼神。

门口出现的人是赵宣宣,她一手提茶壶,一手提食盒,眉开眼笑,说:“风年,夜宵来了。”

“为啥用这种眼神看田螺姑娘?是不是吓到你了?”

唐风年的冷静表情逐渐回暖,哭笑不得,说:“多谢田螺姑娘。”

说完后,他没急着吃香喷喷的夜宵,而是把精心准备的奏折拿起来,放油灯上点火烧掉。

赵宣宣眼睁睁看着,惊讶,但暂时没多问,也没阻止。她明白,唐风年不是那种冲动之人,他烧东西肯定是因为这东西必须烧掉。

奏折上的火焰还在继续燃烧,唐风年压低嗓门,小声说:“刚才发生一点事,等会儿告诉你。”

赵宣宣恢复笑容,露出右脸上的小酒窝,爽快地说:“好。”

唐风年又说:“暂时别开食盒,没心情吃夜宵。”

“我去请石师父和白捕头过来,一起商量重要之事。”

赵宣宣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奏折烧成的灰逐渐变冷,天上的星星在调皮地眨眼睛,仿佛看热闹不嫌事大。

石师爷和白捕头来到书房,出于谨慎,关上门和窗户。

唐风年没让赵宣宣离开,因为他和赵宣宣之间没有秘密。

四人都落座,中间隔着书案。

唐风年低声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信从屋顶上落下来,落到我面前。”

他抬手指一下屋顶。

赵宣宣、石师爷和白捕头都抬头往上看,表情惊讶,但暂时没看出屋顶上有什么诡异的名堂。

唐风年眉眼凝重,接着说:“当时,瓦片被别人掀开一块,我却没察觉到。”

“幸好来的人不是敌人。”

赵宣宣越听越难受,悄悄拉住唐风年的左手,暗忖: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今晚那个不速之客是敌人,不仅风年有危险,我们全家人都有危险。

石师爷叹气,眼神忧虑。

白捕头站起来,低头认错:“都怪我失职,没有保护好府中安全,我愿意自罚,也请唐大人责罚我……”

看得出来,他是真心愧疚。

作为唐风年最信任的幕僚之一,白捕头想越干越好,光宗耀祖,而不是混吃等死。

此时此刻,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亲自巡逻,连屋顶上也不放过,绝不能再出纰漏。

唐风年相信他的忠诚,打断他的自我认错,说:“白捕头,不怪你,来者是个高手,目的是送信,不是害我。”

“不过,当时我确实有点怕死。”

他自嘲地苦笑。

赵宣宣捏一捏他的左手,两人的手藏在衣袖里,外人看不见。

白捕头的愧疚感变得更加深重,抬不起头来。

唐风年接着说:“白捕头,从明天开始,由你亲自挑选、培养护卫,包括暗卫,人数至少要增加五十。”

“还有一件事,比看家护院更重要。”

白捕头重新抬起头来,一边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一边吃惊,暗忖:更重要的事,要出大事了?唐大人要和那个朱大人撕破脸,公开对着干吗?趁此机会,我要将功补过,绝不让唐大人失望。

他忽然热血沸腾,眼眸炯炯有神。习武之人,天生好斗,一遇上敌对势力就格外来劲,仿佛吃了大力神药。

石师爷虽然不是武夫,但也忍不住打起十二分精神,浑身紧绷,如同箭在弦上。

唐风年偏偏停顿下来,没一口气说完。

究竟是什么大事?

石师爷、白捕头和赵宣宣都猜到几分。

石师爷早有准备,但又怕猜错,说:“风年,你放心,为师还没老掉牙,不怕大事。”

白捕头也表态:“白某也不怕,这一辈子都效忠唐大人。”

赵宣宣不需要当众表态,无声胜有声,暗忖:大事,肯定跟朱大人有关。那个跑屋顶上吓唬风年的高手,没有敌意,估计是欧阳凯派来的锦衣卫,要么就是欧阳侠派来的人……

唐风年没有闲情逸致卖关子,同时,怕隔墙有耳,他直接用手指蘸茶水,在书案上写字。

石师爷睁大眼睛看,先是欣喜若狂,暗忖:太好了!皇上要抓那个姓朱的贪官!天助风年!

赵宣宣也感到高兴。

然而,接下来,唐风年小声说:“狗急了跳墙,如果提前走漏风声,恐怕有兵乱之祸。”

石师爷脸上的喜悦顿时灰飞烟灭,变成复杂的严肃,点头赞同,右手抚摸长胡须,眼睛透着老谋深算,说:“这种情况,史书上数不胜数。”

“不得不防。”

“风年,你打算如何防备?密信上是否有妙计?”

唐风年摇头,说:“三公子让我随机应变。”

赵宣宣难得露出苦恼的表情,暗忖:随机应变,说得容易,实际该怎么办?

石师爷和白捕头也皱眉思索。

白捕头暗忖:如果朱大人只是文官,对付起来相当容易,直接抓起来就行了,不怕他掀起什么风浪,反正是皇上要抓他,而且唐大人也掌握了他的罪证。

但难就难在——朱大人是武将,是大同总兵,手里有兵马,如果他造反,知府衙门的几十个官差哪里打得赢他的千军万马?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