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059章 一边是请帖,一边是举报信

最令王玉娥骄傲的,不是女婿唐风年做官多么英明,而是家里没有那些乌烟瘴气的小妾争宠,也没有庶子庶女添堵。

这时,旁边的唐母眼看王玉娥手里的果吃完了,主动拿起一块,递给她。

唐母显得格外高兴,笑问:“亲家母,你昨天去哪了?”

王玉娥愣一下,暗忖:我不是昨天刚回来吗?哎哟!老姐姐又糊涂了。我离开大半年,她却觉得我只离开一天……

她哭笑不得,轻拍唐母的手背,说:“老姐姐,我前段日子回老家去了,去陪我娘。”

唐母一边吃果,一边问:“老家还是老样子吗?”

王玉娥笑道:“目前没怎么变,但过两年肯定大不一样。”

她的信心来源于私心和偏爱,觉得李居逸和乖宝治理岳县,肯定比以前的吕县令更强些。

她特别想吹牛,但想一想,嘴上还是忍住了。

唐母又往地上看一看,疑惑地说:“猫猫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她之前天天撸大橘猫,撸习惯了,导致如今格外空虚。

王玉娥笑道:“大橘猫留在京城。”

说着说着,她用手肘捅一捅赵东阳的胳膊,小声说:“你明天去街上买只小猫回来,给亲家母玩。”

赵东阳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爽快答应。

— —

第二天,巧宝带乖宝和王俏儿一家去看悬空寺。至于私塾的事,交给赵宣宣管着,恰好赵宣宣怕热,懒得去爬恒山,宁肯待在家里。

乖宝看到峭壁上的悬空寺时,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接着,她又发现,上山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

她突发奇想,说:“如果岳县也有这种悬空寺,肯定能吸引洞州的人到岳县游玩。”

她为了让岳县变富裕,时常操心。

巧宝问:“姐姐,岳县有这么高的山吗?”

她只回过老家一次,那时候只有三四岁,如今早就忘光光了。

乖宝摇头,无可奈何,说:“这座山,很特别。”

巧宝说:“五岳之一,太险峻,不好爬。”

王俏儿感到累,用树枝做拐杖,抬起衣袖擦汗,停下来歇一歇。

赵理递水葫芦过去,让她喝水。

七宝和元宝精力充沛,两人甚至轮流把睿宝背到后背上。

睿宝显得最舒服,搂着七宝的脖子,说:“哥哥,这里真好玩。”

比老家有趣多了,他巴不得天天在外面玩,反正玩累了就有爹爹和哥哥姐姐背。

山上有很多道观和寺庙,求神拜佛。

然而,乖宝突然分心,心想:可惜,我不能在大同府玩太久,过几天就要返程。否则,恐怕居逸难受,责怪我不守信用。

出发之前,她就和李居逸约定好了,不能在外面贪玩,要早点回去。

此时此刻,想起李居逸,乖宝既觉得为难,同时又感到喜悦。因为她能想象得到,李居逸肯定在家里等她、想她,说不定等得不耐烦,就故意捏一捏布老虎。

然而,巧宝不解风情,忽然说悄悄话:“姐姐,你更喜欢这里,还是更喜欢岳县?”

乖宝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岳县,那是老家,我们全家的根就在那里。”

说着说着,她摇摇头,叹气:“妹妹,你应该多回几次老家,才会感情深。”

她觉得,妹妹巧宝对老家的态度太疏远,感情太浅。

巧宝理直气壮地说:“我回过一次,不怎么好玩。”

她去过很多地方,京城、田州、岳县、洞州、成都府、大同府,如果排个名,岳县排最后。毕竟,她以前可是在皇宫里玩耍着长大的,岳县的吸引力实在是不够。

乖宝假装生气,气鼓鼓,伸手捏巧宝的脸。

捏得不痛,巧宝没生气,反而眉开眼笑。

乖宝眼看妹妹高兴,便没扫兴,没提过两天就离开的事。

— —

等到乖宝真的要离开的那一天,巧宝耍赖,抱着乖宝不放,不让她走。

她还疑惑不解地问:“姐夫有什么好的?”

“要他干啥?”

“姐姐,难道我和娘亲、爹爹的分量比不过他吗?”

乖宝和赵宣宣都哭笑不得。

乖宝轻抚妹妹的后背,无奈地说:“不是你姐夫分量重,而是我心里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实现。”

“居逸做官,我在他幕后掌权,一起改变岳县,让岳县越变越太平,越变越富裕。”

“这样做,我活在天地之间,才有价值,不像地上的蝼蚁。”

“妹妹,你不是想做女将军吗?如果把你丢在一个无法骑马的地方,你不觉得束手束脚吗?”

巧宝渐渐被说服,暗忖:姐姐急着回岳县去,不是为了那个讨厌的姐夫,而是为了做幕后掌权者。

这么一想,她心里好受多了。

以前,乖宝出嫁之前,姐妹俩睡一张床,天天夜里说私房话。

乖宝的野心,巧宝心知肚明。她想帮姐姐实现野心,而不是阻挠、拖后腿。

想通之后,她亲自扶乖宝上马车,不再拖拖拉拉。

不过,她眼睛红红的,蓄满泪水。

赵宣宣和唐风年也对乖宝依依不舍,但更多的感情是沉淀在心里,表面上的情绪没巧宝那样强烈。

王俏儿一家人也随乖宝一起回去。

马车的轮子滚动起来,轱辘轱辘……

唐风年和巧宝骑马送别,送到城外的长亭,然后马儿停下,他们在风中目送马车远去。

巧宝哭得稀里哗啦。

她尚未动过男女之情,所以不理解乖宝的归心似箭。

往后几天,巧宝都蔫儿吧唧的,茶饭不思,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像得了相思病。

偏偏赵东阳新买的小黄猫最喜欢她,总是在她脚边打转,喵喵叫,叫得像撒娇一样,娇滴滴。

巧宝觉得猫猫吵耳朵,把它抱起来,交给唐母玩。

唐母笑眯眯,给猫猫摸毛毛,说:“你别烦巧宝,巧宝要忙着教徒弟呢。”

何以解忧?对巧宝而言,教徒弟确实比任何灵丹妙药或者美酒有用。

白天忙碌,暂时忘了离愁别绪。但是到了夜里,她又想起来了,抱着赵宣宣撒娇,说:“娘亲,姐姐年底会不会回来过年?”

赵宣宣轻抚小闺女的后背,一下接一下,顺便嗅一嗅小闺女身上的甜香气,眼神略带伤感和遗憾,微笑道:“恐怕不行。”

巧宝鼓起包子脸,发牢骚:“一年到头,只和姐姐见一次……”

“都怪那个姐夫,他为什么不来大同府做官呢?”

赵宣宣轻笑,说:“居逸也不容易。”

“当初,他和乖宝刚到岳县的时候,就遇到马千里的案子,幸好他有为官的能力,把案子办得漂亮。”

“将来,如果他升官去京城,你爹爹也回京城去,我们和乖宝就能天天相见。”

“在朝廷做官,大部分人都是身不由己,哪有挑三拣四的份?”

巧宝嘀咕:“走后门,就能挑三拣四。”

关于别人是怎么走后门的,关于官场的那些阴暗面,以前她和双姐儿、城哥儿、盟哥儿一起玩时,听城哥儿说过。

城哥儿人小鬼大,从小就显得比其他人更成熟,还总想着做老大。不过,巧宝和双姐儿对他不服,不愿意做他手下的小喽啰。

忽然,她听见鸽子的叫声,连忙跑出去看。

确实是信鸽飞回来了。

巧宝惊喜,跑过去给它们喂食,摸一摸羽毛,然后从信鸽腿上绑缚的竹筒里,把信纸卷成的小卷卷取出来,迫不及待地展开,如饥似渴地查看。

她本来以为信是双姐儿寄来的,没想到是城哥儿。

城哥儿在信上说,他去神机营了,说神机营的武器有多么厉害,赛过弓箭和宝剑。

巧宝撇嘴,不服气,暗忖:神机营的武器容易走火,我早就听说过。哼,明知道我摸不到神机营的武器,他就故意说那武器最厉害,我才不上当呢!

唐风年走过来,关心地问:“看信,为啥不高兴?”

巧宝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信递给唐风年看,问:“爹爹,大同府有火炮和火铳吗?”

唐风年眉眼含笑,一边看信,一边说:“武器和兵马都在大同总兵手里,我无权干涉,暂时不清楚。”

巧宝有点遗憾,其实她想去试试那种武器。

— —

大同总兵朱大人巡边归来,喝酒吃肉时,听下属说起唐风年通过审案俘获民心一事。

朱大人眉眼一动,微微吃惊,说:“姓唐的挺厉害,当初为何被贬官?”

下属站起来,捞起衣袖,恭恭敬敬地帮忙斟酒,笑道:“属下仔细打听过,贬官的缘由确实挺怪。”

“据说,唐风年的女婿是个小县令,破获一起流窜多地的连环大案。”

“从而牵扯出冤假错案。”

“唐风年就是因为这冤假错案而被贬官,不过,冤案不是他搞出来的。”

“相当于女婿搬起石头,砸了岳父的脚,是不是有趣?”

朱大人喝一口酒,干笑两声,手指旋转酒杯,若有所思,说:“我讨厌这个唐风年。”

“因为他太清高。”

“上次他来拜访我,我故意找理由推脱,拒而不见,他就没再来第二次。”

“哼!脾气还挺倔,难怪别人犯错,他贬官!”

朱大人身为武将,自认为是个粗人,最讨厌那些清高的书生。

那次,他拒而不见时,从窗缝里偷看唐风年的反应,当时就发现唐风年又高又瘦,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

在朱大人眼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特别迂腐。不打仗时,书生就用笔杆子写文章,骂这个,骂那个。等到了打仗时,书生要么被打死,要么逃跑,要么做叛徒。

上次,朱大人纳第六房小妾,本来高高兴兴,大摆筵席,后来发现有个无聊的书生写打油诗骂他好色、贪财,还诅咒他沦为阶下囚,把他气得不轻。

更可气的是,那打油诗后来还传出去了,变成街头巷尾传唱的童谣。

一想起那事,朱大人就拳头发痒。

此时此刻,下属微笑道:“属下去打探过,这个唐风年不是迂腐之人。”

“他本身是上门女婿,后来只生了两个闺女,大闺女嫁给那个李县令,小闺女如今在官府后院开办一个女子私塾。”

“我特意把小女送去那个私塾,如此一来,打探消息更方便。”

朱大人搁下酒杯,抬起手,拍拍下属的肩膀,意味深长地笑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一步,走对了。”

下属受宠若惊,说:“属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大人的赏识之恩。”

朱大人把手拿开,问:“上次我没见他,接下来,该咋办?”

“既然他是个聪明有能力的人,我就不能在明面上与他为敌。”

下属连忙出主意:“大人,您派人给他发一张请帖,试试。”

“他应该会来。”

“毕竟,您是大同总兵,官儿比他大,他不敢得罪您。”

朱大人大手一挥,说:“就这样办。”

— —

军营,不仅是打仗的关键,同时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在同一天,唐风年收到朱大人的请帖,又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

举报的对象,就是大同总兵朱大人。

信上列举朱大人的二十条罪状,写得有理有据。其中,最严重的一条,就是朱大人下令把死掉的兵偷偷掩埋,伪造成那些死人还活着的假象,从而达到吃空饷的目的。

此时此刻,书案上的匿名信和大红色邀请函一左一右,并列摆放。

唐风年的手指轻轻叩击书案,陷入沉思。

他暗忖:如果举报信属实,大同府的实际兵力少于账面上的兵力。吃空饷,不仅仅是贪污的问题。

不打仗时,这个问题遮遮掩掩,捅不出大窟窿。

一旦敌人进犯,战乱发生,大同府兵力空虚,凶多吉少。

不过,如果这封举报信上列举的罪状是假的,那就很可能是敌人故意挑拨离间。

唐风年早就听说过,大同府有敌人的奸细。

此时此刻,他心事重重,左右为难,不敢妄下结论,怕落进奸细的圈套里,也怕打草惊蛇,引起朱大人的忌惮,导致自己一家人处于危险之中。

他把石师爷叫过来商量。

石师爷仔细阅读匿名信之后,表情惊骇,压低嗓门,说:“风年,此事非同小可。”

唐风年点头赞同。

这甚至是他为官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

他慎重地说:“如果我落进敌人的圈套,冤枉朱大人,导致大同府军心涣散,敌人趁虚而入,我便无异于卖国通敌,祸国殃民。”

“如果举报信属实,而我无所作为,不把那条吃空饷的大蛀虫除掉,恐怕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等战乱来临,不仅普通百姓遭殃,我们也身在漩涡中,逃不掉。”

石师爷点头,神情凝重,愁眉不展,问:“风年,你明天去赴宴吗?”

唐风年没有胆怯,拿起那份请帖,毫不犹豫地道:“当然要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