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94章 开始实施,急召商议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394章 开始实施,急召商议

作者:老牛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7 13:20:29

“父皇此计实在甚好,儿臣相信一定能够成功的。”

听得崇祯皇帝说出的计策,朱慈烺的脸上满是喜色,心里也是充满了自信。

“虽然这个计策是好,但是朝廷需要做好的应对准备,绝对是不能少的。一旦榆林郡王与满朝文武官员及勋贵士族们发生矛盾,朝廷一定要掌控住局面。”崇祯皇帝郑重的交代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明白的,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应对准备。”朱慈烺很是受教的点了点头。

“嗯!那就好。”

崇祯皇帝轻应了一声,随即又交代着道:“如今京师城内虽然已经全面戒严,但是朝中仍有许多官员依仗着自身身份,双方之间互有往来,这对于控制这场鼠疫疾病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

“所以,此次正好趁着这个时机,利用榆林郡王的手先行进行一番整顿,朝廷可以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是,儿臣明白了!”

朱慈烺拱手应是,细心的记下了崇祯皇帝的交代。

随后,崇祯皇帝再次详细的交代了其中细节,并嘱咐朱慈烺一定要尽力做好。

朱慈烺自然是连连点头,不敢错漏崇祯皇帝交代的每字每句。

直到时间来到了晚上戌时四刻(晚上八点)之时,这场针对于榆林郡王与满朝文武官员及勋贵士族们的密谋,才终于结束。

........

当日夜晚,数匹快马奔出了京师城内。

他们奉着朱慈烺的旨意,急奔京师东面的通州而去,传达京营新军进驻京师的军令。

对于崇祯皇帝与朱慈烺所做的一切,刘博源自然是不大知晓,不过就算知晓了崇祯皇帝与朱慈烺的密谋,刘博源也是丝毫不惧的。

威武军第一军足有近四万兵马,而且又装备着最为先进的近现代火器,哪怕是应对二十万京营新军,也还不是小菜一碟。

即使加上五万京营老军,也不过是凑个数字而已,刘博源有着绝对的信心击溃这些乌合之众。

当夜子时末(凌晨一点)时,数匹快马终于赶到了通州城,并向驻守在通州城的五万京营新军,传达了朱慈烺的军令。

负责统领五万京营新军的统帅,乃是大明勋贵中的一名忠心朝廷的伯爵,名为永宁伯王天成。

而且,这位永宁伯王天成还与崇祯皇帝有着血缘上的亲戚关系,因此才会得到崇祯皇帝的器重,授予其掌管仅剩下的五万京营新军。

在得到了朱慈烺的军令后,王天成丝毫不敢怠慢,连夜召集起五万京营新军,收拾好装备物资立即赶往京师。

........

六月二十六日。

朱慈烺突然下达旨意,传召榆林郡王刘博源进宫议事。

在收到朱慈烺的旨意后,虽然刘博源很是疑惑,不知晓朱慈烺传召所为何事,但刘博源还是当即赶去皇宫觐见。

紫禁城,东暖阁内。

“臣刘博源见过太子殿下!”

见得朱慈烺端坐在龙椅之上,刘博源拱手抱拳,向着朱慈烺行礼问好。

“榆林郡王不必多礼!”

“赐座!”

朱慈烺挥了挥手,并命人搬来了一张太师椅,放在刘博源的身后。

“微臣谢过太子殿下!”

刘博源再次抱拳道谢,随即毫不客气的坐到了太师椅上。

看着刘博源坦然自若的坐在太师椅上,朱慈烺的脸上露出了严肃态度,并向着刘博源道:“榆林郡王,今日本宫急召你来,是有一件大事相商,此事关乎到了我大明数百万军民百姓们的性命。”

听得朱慈烺说出如此严重的话题,刘博源也是露出了郑重之色,当即拱手向着朱慈烺问道:“还请太子殿下吩咐便是,微臣定当遵从太子殿下旨意。”

“榆林郡王所言过重,此事还需你的同意与配合才行。”朱慈烺连忙摆手道。

还需我的同意与配合?

刘博源满脸疑惑,问道:“太子殿下,不知是何大事相商,还请直言便是。”

朱慈烺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故作犹豫之色,似乎是有些难以开口。

见得朱慈烺的神色,刘博源越发的疑惑不解,猜测着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难言之语,难道是为了筹集钱粮之事吗?”

朱慈烺微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既然榆林郡王已经猜出了何事,那本宫也就直言便是。”

稍稍收起了脸上的神色,朱慈烺继续道:“想必榆林郡王也是知道,如今京师城内与京畿之地,已是爆发出了严重的鼠疫疾病,而朝廷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鼠疫疾病的蔓延。”

“但是在控制这鼠疫疾病之前,必须保障军民百姓们的基础生活,各种急需的物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如今的国库之中,根本拿不出半点钱粮,又如何能够保障军民百姓们的基础生活。”

“就在前几日之时,本宫也曾下达旨意,要求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捐献钱粮。”

“然而,面对着本宫下达的旨意,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几乎无人响应,捐献钱粮者寥寥无几,甚至比如京师城内的商人与富户。”

“就在昨日之时,甚至还有勾栏卖唱之人主动捐献钱财,这使得本宫心里感到十分的欣慰。”

“对比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勾栏卖唱之人都知晓效忠朝廷,难道他们心里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

说到此处时,朱慈烺已是咬牙切齿,脸上满是愤怒之色。

而刘博源则是坐在太师椅上,静静地听着朱慈烺的话语。

只听得朱慈烺继续道:“这几日时间下来,京师城内的军民百姓们已是捐献了二十五万四千多名白银,四千八百多石粮食,而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捐献的钱粮,却是只有五千三百多两白银,三百多石粮食。”

“两者对比之下,简直是丢尽了我大明朝廷的脸面,也足以看出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对我大明朝廷的忠心。”

刘博源沉默着点了点头,心里很是赞同朱慈烺的观点。

要说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皆是家境贫寒,这话要是说出来估计谁也不会相信。

当然了,或许其中是有个别的官员为官清廉,不肯同流合污,但这毕竟还是非常少的。

要论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的家财,随随便便拿出上万两白银,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他们的家财,可比崇祯皇帝富裕的多,生活也是比崇祯皇帝过得滋润。

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