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怕怕勿入 > 第14章 涅盘

怕怕勿入 第14章 涅盘

作者: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21:47:09

骨瓷谜棺

戏魂纪念馆的素白瓷碗在冬至夜突然溢出彩霞,碗中清水浮现出明代戏班真正的《牡丹亭》演出影像——苏晚卿饰演的杜丽娘在谢幕时,将一枚骨瓷扣抛向观众席,扣面莲花纹在烛火中闪烁着纯粹的匠人之光。陈默这才惊觉,周仲甫当年偷换了她的镇魂扣,用邪术扣取而代之,而真正的信物一直藏在瓷碗的息壤里。

城市考古队在拆除老戏楼时,从地基下挖出一个釉彩密封的陶瓮。瓮中没有邪器,只有一本明代匠人手记,记载着如何用窑火净化邪术的秘法:\"以忏悔为柴,以良知为釉,焚邪器于龙窑,可令魂归陶土,瓷成善器。\"手记最后一页夹着枚完好的骨瓷扣,正是苏晚卿抛出的那枚,扣心刻着\"戏魂归正\"四字。

陈默将邪术扣与手记一同送入仿古龙窑烧制。当窑火达到千度,所有博物馆的骨瓷器物同时发出共鸣,釉彩下的邪纹化作青烟升空,在空中组成《牡丹亭》的完整戏谱。林婉发来卫星图像,显示城市地底的釉彩脉络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匠人开凿的古老陶土矿脉,矿脉走向竟与戏谱的旋律线重合。

龙窑开窑之日,邪术扣已烧成粉末,唯有苏晚卿的镇魂扣完好无损,扣面莲花纹吸收窑火精华,变成透明的琉璃质感。更神奇的是,窑中同时出现一只新生的骨瓷茶杯,杯身自然窑变出苏晚卿的戏服纹样,杯底刻着匠人手记的最后一句:\"窑火涅盘处,邪尽善器生。\"

暗网最后的\"釉下客\"数据残留被技术专家破解,发现所有邪术资料在销毁前自动转化为陶瓷工艺教程,甚至包含明代失传的\"魂釉\"配方——那本是匠人用来赋予瓷器灵性的正经技法,被周仲甫扭曲成了炼魂邪术。如今配方重见天日,第一时间被陈默交给了戏曲学院的陶艺专业。

三年后,陈默在国际陶艺展上遇见当年被釉彩附身的年轻人。他已是小有名气的陶艺家,代表作《戏魂》系列骨瓷茶具,每只茶杯都能在注入热水时映出不同戏魂的笑脸,那是用净化后的釉土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最惊艳的是一只\"涅盘杯\",杯身开片纹路天然形成苏晚卿谢幕的身影,举杯对光,可见杯底有粒微缩的息壤,里面封印着最后一点邪术转化的灵光。

城市新建的戏曲博物馆里,苏晚卿的镇魂扣被供奉在核心展区。某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艺人前来参观,看见扣面莲花纹时老泪纵横——她正是当年被周仲甫迫害的戏班后人,脖子上戴着的传家宝,竟是镇魂扣的另一半。当两半骨瓷扣在展柜中合璧,整个博物馆的骨瓷器物都泛起金光,音响里自动播放出失传已久的纯正骨瓷腔唱段,清澈如溪,再也没有邪术的杂音。

陈默的掌心旧疤早已消失,只留下皮肤下隐约可见的骨瓷纹理,那是与这段往事最后的联结。他偶尔会回到殡仪馆的骨灰堂,第7排13号位置如今放着那只新生的骨瓷茶杯,杯底刻着\"釉魂永镇\"。每当有人驻足,茶杯就会渗出极淡的茶香,香气温和,如同百年前那位女明星在戏台上留下的最后一声清唱,终于洗尽铅华,归于本真。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位年轻母亲正在给孩子讲述骨瓷的故事。她手中的骨瓷碗是祖传之物,碗底有处天然的窑变纹路,像极了半朵莲花。孩子好奇地摸着纹路,突然指着碗中倒影惊呼:\"妈妈,碗里有个穿红衣服的阿姨在对我笑!\"母亲凑近细看,只见倒影里,苏晚卿正抱着琵琶轻弹,她右眼角的朱砂痣不再是血色,而是窑变形成的淡淡金斑,在碗中水光里,温柔得如同一场终于醒来的,千年瓷梦。

最终,那座焚烧邪器的龙窑遗址被改造成陶艺公园。每年冬至,这里都会举办\"窑火祭\",陶艺家们用净化后的釉土烧制新的器物,窑火升起时,天空中常常能看见莲花形状的云彩,那是所有戏魂在天之灵的微笑。而地下深处的炼魂窑,早已被流动的陶土矿脉填满,矿脉中偶尔会发现天然形成的骨瓷珠,珠内封存着当年的戏文片段,却再也没有邪意,只余下匠人对艺术的纯粹初心,在时光的釉彩中,永世流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