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732章 队友不协四面漏风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732章 队友不协四面漏风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3 21:31:32

第732章 队友不协四面漏风

淮扬的主战场是在高邮州(兴化县此时属于高邮的州辖县),而副战场则有天长战场、仪征战场和盐城战场。

天长战场上的主将是马应魁,是张鹿安的姐夫,张鹿安的姐姐张鹿贞也在天长城中,忠诚上面没有任何问题。

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也曾经击毙了刘良佐所部的将士至少数千人。

只是刘良佐家大业大,兵力实在是过于雄厚,加上多铎十分体贴地下令刘良臣督率红衣大炮二十门来到天长,帮助刘良佐加大对天长的进攻,以期从侧面打开局面。

在清军的红衣大炮运到天长之后,清军开始取得绝对的优势,乱炮齐发之下,炸塌了天长的城墙。

马应魁还想继续在天长顽抗,只是刘良佐派出去的亲将沈豹率领的骑兵,冲入到天长与扬州府之间的上官桥一带,天长的后路已经不再安全。

督师史可法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下令马应魁带领所部人马撤退到上官桥一带。

督师史可法还是十分贴心地派遣了提督刘肇基率领庄子固、楼挺等将,从沈豹的手中夺回了上官桥的控制权。

等到马应魁率领所部撤退到丁官桥,史可法又给马应魁增派了都司范泗、范晦,守备曹登亥、王东楼等四将,率领四千精兵并六千壮丁支援丁官桥。

马应魁得以利用这些增援,在丁官桥一带挖掘了大量的壕沟和堑壕,暂时稳住了阵线;

仪征战场更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清军攻而不得的状态,而且刘良佐所部和张鹿安所部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仇怨,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的厮杀非常惨烈,令狐云湘所部损失了数百人,但是把刘部薛守信军牢牢堵住在大铜山到仪征城一线;

天长和仪征两个战场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岔子,最大的岔子出现在盐城县方面。

明末的盐城县还是沿海城池,属于淮安府管辖,因产业得名,是整个江淮地区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属于比较富庶之地。

当淮安陷落以后,刘泽清外逃海上,刘泽清所部的团练总兵官高进忠,一开始是不愿意投降满清的,选择带领部下将士从安东撤到了盐城县,在盐城县周边和兴化县的安丰一带驻扎,截留了盐城的盐税,用来招兵买马,在极短的时间内,拥兵万人,实力不容小觑。

而盐城知县何文郁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士大夫,忠于朱明皇家,与县衙众位官吏盟誓:

“誓死不降清虏!奋战到底!”

何文郁为了留下高进忠所部,对于高进忠所部是百般讨好,后来从北方逃到此地的高升、魏用通两部人马,也被何文郁收留,然后让他们隶属于高进忠指挥。

同时为了增强盐城的防备,何文郁还广泛发动盐城地方百姓,组建了盐城义勇,以盐城屯政都司酆包国为统领,以盐城诸生司石磐、孙光烈、厉豫等为将,日夜训练,准备积极地应对清军必然的南侵。

四月十一,清军东路统帅准塔派人给何文郁送来了一份劝降信。

何文郁当即将信件撕毁,召集士绅百姓,将清军的使者当众斩首,以示自己与清廷绝不妥协的决心,号召全民进行抵抗。

盐城的士绅百姓一度群起激昂,纷纷发誓与建奴不共戴天。

何文郁为了增加抗清的胜算,还派人报告给扬州的督师史可法,请求扬州方面派兵增援。

史可法也是深知盐城的重要性,关键还是那么全民抗清,正所谓地“抗战基础好”,可是实在是无兵可调。

扬州城内大部分都是新兵,还在抓紧训练之中,安庆兵守城还行,让他们去野战的话,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至于督标营的张天禄、张天福之辈,人家竟然跳过史可法,直接在泰州一带大肆抢劫,然后退向了天伏洲,随时准备渡过长江;

其余兴平军麾下的王之纲、胡茂祯和李本深之流那就更不用指望了,几乎都是全部直接拒绝了扬州方面的军令,朝廷一点办法都没有。

朝廷原本可以用军饷来威胁,可是人家不害怕,直接就地抢劫,害的泰州以东的地区,群情激奋,使得明军大失民心,老百姓甚至公开宣称,希望清军快点到来,把那些祸国殃民的“明军土匪”全都给抓走。

只是可怜的老百姓的期望,永远都是自己的内心奢望。

他们所强烈欢迎的清军到来之后,不但没有约束军头对他们抢掠,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比明朝时期更甚。

最终导致了泰州、如皋一带的反清情绪浓厚,这是后话。

那么盐城的岔子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本章完)

喜欢明末之白衣天子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末之白衣天子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