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2章 私塾顽童的涂鸦策——圣人教诲的戏谑解构

解红

朱笔圈破圣贤书,墨猪蹚乱砚池湖。

顽童不解春秋义,偏画孔孟作戏图。

涂鸦策,荒唐注,字缝里爬出小貔貅。

莫道孺子不可教,且看童趣改江湖。

临安城南的青云私塾内,十岁的阿宝跪在青砖地上,面前摊着本《论语》,页边爬满歪扭的墨猪。老夫子的戒尺敲在"学而时习之"旁:"这画的是何物?"

"回先生,"阿宝揪着衣角,"这是‘学而时习之’的学——您瞧,这小人儿趴在窗口偷听,耳朵拉得老长,像不像‘学’字里藏着的‘子’?"满堂哄笑中,戒尺狠狠抽向砚台,溅起的墨汁染黑了老夫子的山羊须。

当夜,阿宝被罚抄《泰伯篇》。他蘸着鼻涕在纸角画了个秃头小人,头顶"曾子曰"三字,脚下踩着"战战兢兢"的蜈蚣。次日课间,画页被传阅成册,同窗们争相模仿。不过旬月,《论语》里的"子曰"皆长出獠牙,"诗云"化作吐火怪,连最晦涩的《尚书》章句旁,也爬满会打架的象形字。

城隍庙前的泥人张亦是解构高手。他捏的孔圣人不持竹简,反托着块炊饼,美其名曰"圣人施粥"。某日惹恼了儒生,他抄起烂泥糊了尊"宰予昼寝像"——那泥人张着哈欠,枕边散落《周礼》,鼾声气泡里飘着"朽木不可雕"。儒生们挥袖怒斥,却被赶集的妇人围住:"这泥人教娃认字可比书本灵光!"

"这叫‘泥巴论语’。"泥人张甩着泥刀,"圣贤话掉进土里,才能长出人吃的粮。"他腕子一抖,给孔圣人添了顶破草帽。

一曰"借形破意"。正如《鬼谷子》所言"因其言,听其辞",阿宝看似涂鸦戏谑,实则以童趣拆解经义。他将"学"字画作偷听小儿,恰似《庄子》"子非鱼"之辩——用最笨拙的笔触,捅破最森严的义理之墙。

二曰"以俗化雅"。泥人张的炊饼孔子暗合《墨子》"节用"之思,当圣贤像坠入市井烟火,高高在上的教义便成了可揉捏的活物。

三曰"逆水行舟"。阿宝在《泰伯篇》旁画的打斗象形字,实为《韩非子》"矛盾之说"的童稚演绎——他用天真为矛,刺穿了成人世界的规矩之盾。

更妙的是卖炭翁的识字法。他不识半字,偏用炭条在墙上画"天"为炊烟、"地"作龟纹、"人"似扁担。某日雨中,赶考书生避檐下,见墙上"子曰"二字被画成太阳叼着饼子,竟顿悟"民以食为天"的真谛,当场撕了考卷改行卖炊饼。

"圣贤话原是给人活命的,不是逼人吊死的。"卖炭翁抹了把黑脸,"您瞧这‘仁’字,我画成两人分食一块糕——肚里有粮,心里才装得下道理。"他炭条一挥,给"礼"字添了张饭桌。

遇此等顽童解经,堵不如疏。昔年岳麓书院的陈夫子,见学子在《孟子》旁画狗斗图,非但不罚,反将涂鸦装裱成册。待某日讲解"恻隐之心",他展开画页:"若无这对撕咬的墨犬,诸君怎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满堂恍然,自此涂鸦成了正经功课。

《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私塾梁柱的裂缝里,一窝燕子正衔来新泥。老夫子晨起授课,忽见《论语》封皮上爬满爪印——阿宝用墨汁涂了燕子腿,在"温故而知新"旁踏出串竹叶符。

苍梧谣

朱笔判,墨猪窜,圣贤书里闹翻天。

泥人捏破春秋脸,炭条画活饥肠篇。

童子目,市井言,涂鸦戳破九重天。

莫道经义不可戏,戏言深处有真禅。

阿宝的涂鸦本如今供在私塾阁楼,纸角蜷着只偷吃墨的鼠。老夫子夜半批卷,忽见鼠爪蘸墨在"克己复礼"旁踏出梅花印,恍如当年阿宝画的"礼"字饭桌。他捻须一笑,提笔在梅花旁注:"鼠亦知礼,先祭五脏庙。"檐下燕子呢喃,衔走半片注纸补入新巢。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