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4章 枯禅入定——弘一法师“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锦衣玉食抛却易,褪尽铅华守心难。

莫道枯禅真寂灭,一炷清香照大千。”

虎跑寺前的断发

民国七年,杭州虎跑定慧寺。李叔同轻抚琴弦,奏完最后一曲《送别》,忽将焦尾琴掷入山涧。弟子丰子恺含泪问:“先生当真舍了这艺术身?”他合掌而笑:“从今往后,世间再无李叔同,唯有沙门演音。”

断发那日,旧友杨白民携酒来访。弘一闭门不见,隔墙吟偈:“昔日翩翩李公子,今朝粥饭老衲身。”杨白民怅然离去,却不知禅房案头,那本《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的夹页中,仍藏着未烧尽的《茶花女》剧本残稿——绚烂与平淡的交锋,恰似古墨晕染生宣,浓淡皆成般若。

绚烂归淡的三重转身

(一)弃名如蜕

李叔同早年留学东瀛,创办春柳社演话剧,西装革履何等风流。某日扮茶花女,忽觉脂粉香气刺鼻,竟在谢幕后独坐更衣室,将戏服一件件焚毁。这般决绝,暗合庄子“虚室生白”之喻——空出皮囊,方容得下天地清气。

(二)以简御繁

弘一驻锡泉州开元寺时,仅三衣一钵。某军阀慕名来访,见其饮食唯清水煮菜,嗤笑:“高僧清苦若此!”弘一拾落叶为盏,斟白水相敬:“大帅可尝出泉中月影?”军阀怔然,归后解散半数卫队。这“简”如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

(三)示弱藏锋

日寇侵华时,弘一闭关于湛山寺。日军大佐逼其题字,他提笔书“念佛不忘救国”,落款“二一老人”。倭人惑其意,实为暗藏“一心向佛,一心报国”之志。这般隐忍,恰似越王勾践的尝胆苦行——示弱非真弱,乃待雷霆一击。

明清遗民的精神苇航

(甲)八大山人画鱼

朱耷晚年绘鱼,皆翻白眼向天。清廷官吏索画,他题款“哭之笑之”,将愤懑藏于鱼脊墨痕。这“愚顽”如达摩面壁,九载不语,反在石上印出心影。

(乙)傅山拒征

清康熙开博学鸿词科,傅山称病拒试。被强抬至京郊,忽从担架滚落,满口胡言:“吾乃大明狗!”官吏掩鼻而去,却不知这“疯癫”老汉怀中,紧揣着《霜红龛集》的反清诗稿。

(丙)石涛托钵

石涛接康熙圣旨绘《南巡图》,故意将御舟画得倾斜欲覆。皇帝不悦,他憨笑:“老衲目昏手颤。”归山后却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在嶙峋山石间暗藏前朝年号。

破局三式

1. 观叶知秋法

《景德传灯录》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识破枯禅伪装,当察细微处——若见某僧终日扫落叶,扫痕却暗合《华严经》偈语,定是“绚烂归淡”的高士。

(案例)明遗民担当和尚,在鸡足山种梅千株。清吏讥其“玩物丧志”,却不知每株梅下皆埋反诗竹简,待春雨化泥,字迹渗入根系成“铁骨红心”。

2. 借雪还魂计

清初画家龚贤隐居金陵,绘《千岩万壑图》皆用渴笔焦墨。时人叹其“才尽”,实为以枯笔藏山河破碎之痛。智者应对自晦者,当如鉴宝师观拓片——越是模糊处,越见精神筋骨。

(案例) 民国高僧虚云朝五台,遇匪劫道。他盘坐雪中诵经,匪首近观,见雪地融出“回头是岸”四字,竟弃刀皈依——枯寂之处,反生度人莲花。

3. 种梅蓄香术

宋亡后,郑思肖画兰不画土。元吏逼问,答曰:“地被人夺,不知土在何方!”这“残缺”如断臂维纳斯,反成气节丰碑。应对高压时,不妨学此道——以退为进,留白处自有无声惊雷。

(案例) 徐渭晚年卖画为生,故意将《墨葡萄图》题款写得歪斜。权贵嫌其潦草,却不知那些“败笔”连起来正是“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血泪控诉。

枯禅智慧的千年回响

泉州清源山弘一舍利塔前,常有文人洒落花瓣。某年梅雨,塔身显出“悲欣交集”四字水痕,学者考证乃法师圆寂前绝笔。更奇者,水痕褪去后,石纹竟组成《送别》曲谱——原来那“枯禅”深处,始终跳动着未冷的艺术魂灵。

明清易代百年后,郑板桥谒八大山人墓。见碑上“哭之笑之”四字,忽有所悟,挥毫写下“难得糊涂”——这“糊涂”非真昧,实为历经绚烂后的守拙大智。

“绚烂至极归平淡,枯木寒岩藏春山。

莫嫌老衲形骸朽,蒲团坐破见真颜。

这自我设限的玄机,恰似古琴曲《普庵咒》——

七弦俱寂时,雷音遍大千。”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