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2章 垂翼南溟——庄周寓言中的不材之木

“南海有鸟翼垂天,不飞不鸣三千年。

一朝振翅风云变,方知大智隐樗椽。”

南华真人笔下的“废柴”

战国乱世,漆园小吏庄周漫步山野。忽见匠石率众伐木,千年古柏应声而倒,唯有一株歪脖树孤存道旁。弟子问其故,匠石嗤笑:“此木臃肿曲卷,做棺则腐,为梁则折,实乃不材之木!”

庄周抚树而叹:“正是这‘无用’,让它免遭斧斤之祸。”夜归茅庐,提笔写下《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墨迹未干,窗外风雨骤起——那些笔直挺拔的林木,此刻正成片折断在狂风之中。

楚汉烽烟里的“自污术”

汉初长安城,萧何跪听刘邦质问:“相国强买民田,所图为何?”老臣颤巍巍捧出地契:“老臣年迈糊涂,惟愿置些薄产养老。”刘邦冷笑掷还奏章,眼底杀机却悄然消散。

这一幕,早在张良授计之时便已注定。当日韩信被诛,萧何问计于留侯,张良拾起茶盏:“君可见这青瓷?过于完美者,必招人碎之。”遂献“自污”之策。萧何故意贪墨,恰似古玉自琢其瑕,看似贬损价值,实为避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大祸。

无用之用的三重境界

(一)藏器于拙

终南山中有老道,炼丹炸炉七次,被讥“不通火候”。某日盗匪劫观,见丹房狼藉,嗤笑离去。老道从容取出暗格中《参同契》,对弟子言:“世人只见我炸炉,谁见炉灰下埋着的九转金丹?”

(二)示弱蓄势

北宋汴河码头,新开茶铺掌柜逢人便叹:“算盘都拨不利索”。三年后漕帮查账,方知这“糊涂账房”竟用绳结暗记,将各船走私货物摸得门清。恰如《淮南子》所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三)以退为进

明代江南藏书楼,主人专收“残卷断简”。后倭寇来袭,掠走整架《永乐大典》,却将那些虫蛀水渍的《农政要术》弃如敝履。殊不知张居正改革田赋的密折,正藏在某卷《齐民要术》的蛀孔之中。

破局三策

1. 观纹识木法

《吕氏春秋》载九方皋相马:“见其精而忘其粗”。识人当学伯乐,观其偶然流露的锋芒。譬如见人常叹“不善言辞”,却能在酒酣耳热时引经据典——这恰似枯木逢春时绽出的半片新芽。

2. 移花接木计

清乾隆年间,某县令遇治水难题,故意在河道图上错标三处。师爷当众指出“疏漏”,县令顺势将工程委之。三年后洪灾,那师爷才知标注错误处正是预设分洪区——原来自己做了他人的挡箭牌。

3. 借势催芽术

徽州盐商选掌柜,专挑那些“木讷”之人。有少年终日抱账本发呆,东家却暗见他用茶水在桌面演算。遂将棘手盐引交付,少年果然在茶渍痕中藏下应对妙策。智者用“拙”,当如园丁待枯木——看似不闻不问,实则暗施雨露。

千年古木的现代启示

苏州拙政园有座“见山楼”,初看笨拙如乡野农舍。待登楼远眺,方知所有雕窗暗合五行方位——春见花影,夏观荷风,这“拙”中藏的巧思,恰是中华处世智慧的绝妙隐喻。

楚汉相争六百年后,白居易游终南山赋诗:“不材得终其天年,无用始为天下用。”山风掠过当年萧何自污的田庄,金黄的麦浪中,几株被农人特意保留的“歪脖树”正撑起整片葡萄藤架。

“世人皆爱栋梁材,谁见樗木避斧灾?

莫嫌老树虬枝丑,风雪来时方显怀。

这藏拙的学问,好比古琴调弦——过紧易断,过松失声。真正的妙手,往往在似紧非紧、欲松还紧之间,弹奏出《幽兰》绝响。”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