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4章 儒林外史捐官戏

堪破三千世相 第14章 儒林外史捐官戏

作者:湿水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7 19:48:22

"乌纱本是百姓织,却作豪商头上金。

谁见捐官朱笔落,一笔千魂化灰烬?"

铜钱换印

乾隆二十年的扬州盐政司,新任知事匡超人的牙牌还没捂热,就被请进醉仙楼雅间。盐商汪如龙推来一只描金匣子,内盛十颗东珠,珠光映着委任状上的红印:“此乃‘急公好义’匾额的回礼。”匡超人指尖发颤——他这知县本就是捐来的,如今竟要替人捐个“义商”名头。这般交易,比《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收受田产的戏码更荒唐三分。

汪如龙抿着茶道:“《周礼》有云‘以贤制爵’,如今贤字嘛……”他蘸茶水在案上写了个“贝”字。窗外运河舳舻千里,漕船满载的哪是盐包?分明是千万两捐官的雪花银。

捐局连环

真正的食利者,能把功名炼成商品。

汪如龙的账房秘录里,记着更精妙的“捐官经”:

1. 虚衔钓实缺:先捐空头同知,再买通吏部“候补”

2. 借印生财:掌印后翻修衙门,工程款三成归己

3. 罪银顶戴:犯事者捐银抵罪,美其名曰“赎锾”

这般手段,连《官场现形记》都自愧不如。某日醉后,汪如龙竟在《论语》扉页批注:“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捐。”

血染顶戴

匡超人审的第一桩命案,苦主竟是汪如龙的对头。

茶商郑成礼被毒毙于家中,枕下压着未送出的“捐监文书”。匡超人细查才知,郑成礼欲捐监生资格却被汪如龙截胡——那文书上的保结人,分明盖着汪家私刻的府衙假印。《史记·平准书》所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此刻成了“恶商大贾祸流天下”。

更骇人的是卷宗记载:去岁黄河决堤,汪如龙捐的“赈灾同知”实为虚职,却借此名头克扣三成赈银。那些饿死的灾民魂魄,早化作他乌纱上的猩红顶珠。

假戏真唱

匡超人被逼上绝路时,想起《儒林外史》中荀玫的遭遇。

他假意逢迎,在汪如龙寿宴上献“万民伞”。伞骨暗藏账册副本,伞面“青天”二字用砒霜浸染。待汪如龙得意洋洋撑伞游街时,暴雨忽至,“青天”化血字,账册遇水显形。这招“以毒攻毒”,正应《韩非子》“倒言反事以尝所疑”的谋略。

官场画皮

汪如龙下狱那日,扬州城飘着纸钱般的雪片。

狱卒从他发髻中搜出微型捐官账簿:某年月日,某官收东珠几斛;某时某刻,某爵抵罪银几何。更可笑的是,他贴身荷包竟绣着《陋室铭》——只是“斯是陋室”被改为“斯是铜室”。这般虚伪,恰如《聊斋志异》画皮鬼披着人皮吟诗。

铁碑镇邪

匡超人在府衙前立“戒捐碑”,碑文刻着改良的《周礼·天官》:

1. 考绩法:官员升迁需过“民议槛”,百姓投豆定优劣

2. 晒银制:捐银入琉璃柜,任万民监督去向

3. 连坐律:保结人同罪,断“捐保勾结”之路

此法借鉴《管子》“明法审数”之策,又融《孟子》“民为贵”之思。未料三年后,匡超人反因“苛待士绅”被参——原来真正的捐局,从来不在市井之间。

儒林余孽

嘉庆元年,扬州茶楼新排《捐官记》。

戏中丑角唱道:“十年寒窗苦,不如一锭银。”台下汪如龙之子抚掌大笑,他新捐的“孝廉”头衔在灯下泛着铜臭。匡超人辞官时题在碑阴的诗,此刻成了绝响:“官袍本是千丝织,一丝一缕皆民脂。”

"乌纱染铜终腐骨,朱笔沾银必招殃。

莫羡捐局一时势,且看青史唾名长。"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