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2章 东坡治疫留后手

堪破三千世相 第12章 东坡治疫留后手

作者:湿水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7 19:48:22

"疫瘴蔽日遮钱塘,药炉烟冷命如霜。

谁藏砒霜混丹散,笑看万骨垒银床?"

疫起钱塘

元佑四年的杭州城,梅雨黏稠如尸衣。苏轼站在望湖楼上,看运尸的板车在石板路上碾出深痕。城南药商薛怀仁却满面红光,他的库房里堆满发霉的苍术,此刻正被伙计装入印着“御制防疫散”的锦囊。

“大疫即大市。”薛怀仁抚摸着《苏沈良方》的残卷,嘴角勾起冷笑。三日前,他派人往六井中倒入瘟鼠尸体,再散播“井龙作祟”的谣言。百姓抢购“御制散”时,却不知药囊里掺了曼陀罗粉——服后昏沉如愈,实则催命。这般手段,比《韩非子》所言“医善吮人之伤,利所加也”更毒三分。

药局迷雾

疫气弥漫的清河坊,薛家药铺前支起十口“施药鼎”。

鼎中黑汤翻滚,薛怀仁声称此乃葛洪《肘后方》所载“辟瘟神汤”。实则汤底沉着重铅,饮者暂退高热,旬日便毒发攻心。更绝的是“药引局”:他买通庙祝,称需用家传玉佩浸药方灵。百姓典当玉佩换药,转头玉佩便出现在薛家当铺的暗格中。

《洗冤录》中“验毒银针”之法,此刻成了薛怀仁的帮凶。他当众以银针试药,针色雪白无瑕——却无人知晓那针早被醋泡褪色。这番“以正掩邪”的戏码,正应《孙子兵法》“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

仁心陷阱

七月十五,薛怀仁在众安桥设坛祈福。

黄符漫天飘洒,每张符底印着蝇头小字:“捐钱三百,可刻名于长生碑。”百姓为求平安,竟典衣当裤献钱。那“长生碑”用的是软石,雨打三月便字迹模糊,再刻新名又收新钱。这般循环盘剥,连《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印子钱都黯然失色。

苏轼暗访时发现,薛家药童皆面黄肌瘦。原来他们被迫试药,每日服砒霜微量以“养抗”——此乃《神农本草经》“以毒攻毒”之术的扭曲。薛怀仁的账本里记着惊心数目:试药童死一人,省试药银五十两。

破疫策

苏轼的破局之策,藏在三味草药中。

他先设“惠民药局”,当街蒸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真方。命官差抬出中毒暴毙者尸身,剖腹露出黑肝:“此非疫死,实乃毒亡!”更效法《周礼》疾医之制,令药师佩木腰牌行医,牌上编号可溯其源。

最妙的是“药草归公”。苏轼强征全城药材,集中置于盐桥官仓。薛怀仁派人纵火焚仓,却不知苏轼早将药材分藏于二十处佛寺——那夜火光冲天,烧尽的不过是稻草伪装的假垛。

釜底抽薪

薛怀仁的末日,始于一包药渣。

苏轼请来京畿老药工,当众拆解“御制散”:霉变的苍术下藏着曼陀罗籽,艾绒里混着砒霜粉。薛怀仁高呼冤枉,苏轼却抛出他书房暗匣——内藏与漕帮勾结的密信,信上沾着六井特有的青苔。

“《论语》云‘仁者安仁’,薛公却是‘利者安毒’。”苏轼冷笑,扔下从薛家地窖搜出的《苏沈良方》真本。书页空白处,薛怀仁的朱批触目惊心:“疫重一分,利厚一寸。”

青囊遗香

疫情平息后,苏轼立“药泉碑”于六井旁。

碑阴刻着改良的《太平惠民方》,碑阳则列百名奸商罪状。更设“济民仓”,依《管子·国蓄》之法,丰年储药,灾年平价。某年瘴气再起,药商哄抬价时,官仓忽开,药价应声而落——原来苏轼离任前,早埋下十年之量的艾草雄黄。

余烬照世

薛怀仁斩首那日,杭州落了初雪。

苏轼在孤山植下百株梅花,取名“醒世林”。花瓣落进当年煮药的铁釜,竟浮出暗红血丝般的纹路。游方僧人叹道:“此乃《道德经》‘大巧若拙’之验——苏公以拙破巧,以正压邪。”

十年后,有药商欲重施故技,却见百姓家门皆贴《药辨歌》:“薛家药,阎王笑;苏公方,菩萨道。”童谣穿过南宋的烟雨,至今仍在河坊街回响。

"疫火焚天终有尽,仁心济世始无涯。

莫学薛门种毒草,且看东坡植梅花。"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