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5章 本草障目

堪破三千世相 第5章 本草障目

作者:湿水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7 19:48:22

君臣佐使乱配伍 十八反里藏玄霜

莫道岐黄无刀剑 药香深处隐寒芒

杏林深处的暗流

万历年间,苏州阊门外有“济世堂”,悬壶老医陈景元以“九蒸九晒熟地黄”闻名江南。某日,一妇人携药方求诊,陈医师瞥见方中“附子三钱,甘草五钱”,忽冷笑掷方于地:“此方暗合十八反,岂非杀人不用刀?”妇人惶然离去,却不知自己刚逃过一劫——那张药方,实是江湖术士布下的迷雾阵。

术士在方中埋设三重杀机:

其一:以“制附子”混淆“生附子”(毒性相差二十倍)

其二:将“炙甘草”改为“蜜甘草”(改变药性相杀关系)

其三:药引“童便一盏”实为乌头酒(加剧附子毒性)

这般手段,比《金匮要略》中的“相反相畏”更阴毒,正如《雷公炮炙论》所言:“制药不依方,疗疾反为殃”。

本草迷雾三重奏

1. 君臣乱局

某药商炮制“安宫牛黄丸”时:

君药牛黄掺入骆驼黄(价差十倍而形似)

臣药犀角以水牛角染色替代(《本草衍义》明禁此法)

佐使药珍珠竟用贝壳粉裹蜡丸(《海药本草》称“珠无光为死魄”)

更险恶的是在蜡壳刻“御制”二字,效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官版形制。病人吞咽时,蜡丸入腹方融,死无对证。

2. 炮制迷踪

江湖派独创“阴阳炮制法”:

阳法示人:取当归以竹刀切、铜锅炒(《本草蒙筌》古法)

阴法实操:用铁刀剁、铅锅熬(致药性酸涩)

更在晒药时覆以浸过明矾的纱帐(加速变色伪充陈药)

这般“阴阳手”,连《炮炙**》都未曾记载。正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警示:“采药有时,制药有度,失其时则性不全,非其制则功不显”。

3. 方剂幻戏

最精妙者当属“移花接木方”:

方名取《千金方》名方“温脾汤”

剂量暗合《伤寒论》桂枝汤比例

实则将“大黄”换作“土大黄”(《图经本草》称其“形似而效非”)

病家按方抓药,初服似有缓效,实为土大黄致泻的假象。待真病发作时,医者早已遁走他乡,留下“病入膏肓”的断语。

破雾三鉴

绍兴名医张介宾曾破此类迷局,其法暗合《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

1. 察形:真牛黄断面层纹如树轮,伪品则如碎米(《本草纲目》载“牛黄层叠,投水中透黄”)

2. 辨味:取黄连以舌尝,真者苦后回甘,伪品涩如嚼蜡(《本草乘雅半偈》云“连味至苦,而性至和”)

3. 验效:令患者嚼甘草片,真品生津止渴,蜜制者反增渴意(《汤液本草》谓“甘草和诸药,解百毒”)

某次识破“人参再造丸”骗局,张介宾当街剖开药丸,露出内裹的桔梗根,冷笑道:“《药性赋》云‘人参补气,桔梗亦补气’,然补胸中气与补元气,岂可等同?”

毒与药的罗生门

最险恶的迷雾,往往披着救命外衣。明末某太医为控制权贵,特制“延年丹”:

以朱砂为衣(示人以“丹道至宝”)

内裹砒霜提纯的“砒霜霜”(毒性缓释)

用蜂蜜调和(掩盖金属味)

服药者初觉精神焕发,三月后却指甲发黑。太医便称“此乃排毒之兆”,更引《周易参同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为证。直到某尚书暴毙,其子察验药渣,发现炼丹炉底刻着《抱朴子》残句:“金不可作,世不可度”——原是前人警示,反成害人工具。

本草真谛在人心

破解本草迷雾的密钥,不在《证类本草》的万千条目,而在《大医精诚》的八字真言:“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李时珍尝百草,三十年修书只为破前人之谬

孙思邈拒制“五石散”,宁守青蒿也不媚权贵

傅山行医,遇贫者以萝卜代人参,直言“心诚则药真”

正如《神农本草经》开篇所言:“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真正的良医,从不在君臣佐使间故弄玄虚,而是如《针灸甲乙经》所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标本既明,何来迷雾?

用药如用兵 医法如兵法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