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9章 药王鼎中蛊生香

堪破三千世相 第9章 药王鼎中蛊生香

作者:湿水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7 19:48:22

药王鼎沸煮春秋,神农尝草未识谋。

同修《千金》忽反目,原来经方藏阎浮。

一、百草霜下埋毒芽

明永乐年间,大理苍山脚下的三月街上,白族药首段和玉与壮族药师侬岩共捧《滇南本草》。两人以药王鼎歃血为盟,鼎中沸腾的三七药汤腾起白雾,凝成"杏林同春"四字。却不知段氏早将血竭粉掺入鼎内——此物遇热则化入血脉,三月后必发心悸。侬岩笑饮药汤时,袖中滑落的石斛花蕊已沾满"断肠草"花粉,随风飘入段家药箩。

《黄帝内经》言"治病必求于本",而利益之争的病灶常在盟约缔结时便已潜伏。段、侬二人表面共研伤药,实则互下慢性毒物,恰似《鬼谷子·摩篇》所云"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利益反转的预警信号,往往藏在最神圣的仪式里。

二、蛊香破鼎现真章

端阳采药日,药王鼎突现异象:本该碧绿的三七膏转为紫黑,鼎腹浮现蜈蚣纹。段和玉佯装惊惶,取银针刺探,却见侬岩早将苗疆"金蚕蛊"幼虫混入药泥。蛊虫遇银暴毙,尸液竟使三七膏重归血色——原是段氏祖传"以毒饲蛊"之术。当夜,苍山七十二溪倒流,水中漂来侬岩秘藏的《壮药谱》,每页皆用毒蚁卵液书写,遇月光显"独占澜沧"四字。

《淮南子》载"善用兵者,蓄势如张弩",段氏借蛊虫之死反证清白,实为更高明的栽赃。侬岩的毒蚁书暴露垄断野心,印证《反经·诡俗》"同利相妒"之论。当合作者开始筹备背叛的证据库,便是利益反转的前夜。

三、血枫林里换丹方

深秋,无量山血枫林铺满朱砂色的叶子。段氏子弟在此发现侬岩的炼药场:九十九口陶罐煨着不同配方的三七散,罐底皆刻着白族长老的生辰。最骇人的是中央青铜甗,以人骨为柴,炼出的药膏竟能蚀穿石板。段和玉取苍山雪水泼之,青烟中显出侬氏先祖图谱——原来壮族药宗一脉,竟是百年前被段家逐出师门的叛徒。

《吕氏春秋》云"种麦得麦,种稷得稷",百年恩怨如药渣沉在鼎底,终在利益之争中翻沸。侬岩的复仇式研发,恰似《孙子兵法》"顺佯敌意"的极致演绎。利益反转的因果链,往往比现世纠葛深远得多。

四、鹤影残碑记往殇

洱海畔的药师碑林里,有座无字碑每逢阴雨便渗血珠。当年段侬二人决裂后在此死斗,侬岩的"千虫散"与段氏的"百花瘴"相融,竟化出解百毒的"回天膏"。然其配方随二人坠崖失传,唯碑侧老鹤腹中藏有半片药方。后世药商发现,以鹤涎润碑,可显蝌蚪状铭文:"三七开时阴阳战,药王鼎冷兄弟散。莫道本草无刀兵,人间何处不硝烟?"

《抱朴子》言"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碑林血泪印证药道如兵道。段侬用性命炼就的"回天膏",恰似利益反转的终极解药——唯有同归于尽的觉悟,方能破解死局。此般悖论,正应了《阴符经》"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的玄机。

结语:

大理药市今犹传唱一曲《问鼎谣》:"药王鼎,鼎王药,九沸九凝生死药。兄弟血,血兄弟,一鼎能容几人心?"那些沉在洱海底的药渣,经年累月竟结成珊瑚状的"恩怨石",剖开可见层叠的虫蛊与花毒结晶。正如无名游方僧刻在崇圣寺塔基的谒语:"人间有疾曰相思,无药可医是疑痴。若将寸心比三七,三分温情七分刺。"药王鼎的余温早已散尽,唯留江湖夜雨,年年打湿采药人的蓑衣。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堪破三千世相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