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5章 宦海遗训——曾文正保身之道

《水调歌头·持盈诀》

秦淮烟水阔,湘楚战云收。

十年征衣尘满,霜鬓映吴钩。

结寨深壕铁壁,驭将推诚布公,宦海稳行舟。

裁军散旧部,灯火写春秋。

冰鉴寒,家书暖,惕若忧。

天津教案风起,忍辱护金瓯。

倚天照海花谢,流水高山弦断,挺经暗中修。

功成身不退,空负武乡侯。

同治七年的秋阳斜照两江总督府,曾国藩抚着"勋高柱石"匾额,忽见左下裂纹如蛇蜿蜒。这位湘军统帅想起月前紫金山观星,彗星贯月的异象正对应着"天津教案"的急报。书房里《冰鉴》手稿被穿堂风掀动,停驻在"功成身退"章页,墨迹竟洇出淡淡血痕。

保定莲池书院的古槐簌簌落叶,曾国藩跪接圣谕时,腰间"如朕亲临"玉佩铿然坠地。三十年前衡州练兵场景忽现眼前:罗泽南捧着阵亡名册老泪纵横,自己挥毫写下"扎硬寨,打死仗"的军令状。而今奏折上"但冀和局速成"六字重若千钧,砚中倒影渐成百姓唾骂的"曾剃头"面容。

直隶总督衙门后园的残荷滴露,赵烈文深夜叩门:"大帅真要背负千秋骂名?"曾国藩默然展开《挺经》,烛光将"龙蛇之道"四字投在《讨粤匪檄》上。忽然惊雷劈断辕门旗杆,电光中恍惚见咸丰帝朱批"任尔百战艰难,毋负朕望"的旧谕,与今上"妥善处置"的密旨重叠。

金陵城头硝烟未散,曾国藩校阅裁撤湘军名录。当彭玉麟"水师尽归朝廷"的奏报传来,他提笔圈去"霆军"二字,忽闻窗外飘来二十年前的《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歌声渐远处,五百亲兵解甲归田的烟尘漫过玄武湖。

紫禁城军机处的冰鉴腾起白雾,奕欣捧读曾国藩遗折时,"结硬寨,打呆仗"六字竟化作锁链缠颈。夹页《家书》残篇飘落,载沣俯拾见"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恍惚见养心殿梁间洪秀全的龙袍与洋人条约并悬。

生存法则解

曾国藩宦海浮沉藏三重保身玄机:

其一,"藏锋":剿捻时"以淮制淮"避湘军独大,如萧何散财自污;

其二,"作茧":借理学塑造道德完人,将权谋裹以《家书》温情;

其三,"蜕壳":天津教案忍辱换和局,学勾践卧薪尝胆。

观其应对"天津教案"三策:

1. 借力打力:奏请李鸿章会办预留转圜

2. 以退为进:自请处分消弭清议

3. 移花接木:荐丁日昌善后转移焦点

正如其诗云:"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曾氏深谙黄老"曲全枉直"之道,将屠夫骂名化作护身铁甲。

破局要诀

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载曾氏心法:"天道忌巧,人道忌盈。"破局当循三纲:

1. 拙胜巧:宁学郭子仪敞门宴客,不效年羹尧高墙养祸

2. 缓代急:平洪杨用"结硬寨",办教案取"拖字诀"

3. 散替聚:裁湘军留淮军,化整为零避猜忌

荷叶塘老宅晒书场上,曾纪泽翻到"养活一团春意思"句时,竹林忽传父亲与幕僚夜谈:"京中密报,都门气象甚恶..."风过处,蠹虫蛀空"鼎之轻重"四字,恰似大清将倾时太和殿的龟趺裂纹。

长江水师战船朽于浦口那年,辜鸿铭在汉阳铁厂发现《挺经》未刊稿。其中"木雁篇"写道:"遇风雨化龙,逢斧斤则守樗木。"这位狂儒大笑:"原来文正是庄周门徒!"遂将感悟写入《张文襄幕府纪闻》,暗藏治世寓言。

正如王闿运挽联所书:"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功,戡乱终逊横海略;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那些浸透《曾文正公全集》的灯油烟痕,终在辛亥枪声中化作历史尘埃,唯"躬身入局"四字,至今仍在宦海沉浮者心头明灭。

青史斑斑血未干,替罪羔羊代代传。

莫叹人间无公道,且看沧海变桑田。

权谋似酒醉易醒,民心如镜拭难昏。

若得正气贯日月,何惧刀笔写屈冤?

《替罪羊鉴》十五卷,卷卷浸透青史血。观历代替罪案例,有三重境界可参:

下乘者见权谋机变,中乘者悟系统漏洞,上乘者窥人性本质。正如太史公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防替罪之术不在术而在道,需知:

1. 功高不过三代主,德厚难敌一时谗

2. 留痕当效起居注,事事分明有案存

3. 危时需作狡兔窟,退路常备不求人

4. 舆情如水宜疏导,莫待决堤祸临身

最后以郑板桥《竹石》作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乃破替罪羊局之真谛——修成不可替代之才,炼就百毒不侵之身,方是乱世立命根本。

普通人应对替罪羊机制生存指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