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逢晴日 > 第107章 何曾思退过半步

逢晴日 第107章 何曾思退过半步

作者:非10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00:51:08

四下犹在震动之中。

许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那持弓射杀祝执的少年是何许人,直到此时听闻他拜伏之下的这一声“待罪”之言。

刘岐,那位被放逐南地多年的六皇子……

芮皇后神情怔怔,太子刘承也看向那道跪伏的身影,这就是……离京多年的六弟吗?

风中舞动的火光和余惊未消的气氛,给了在场众人很好的掩饰,谁也辨不出谁的神态有异。

有人不知这位六皇子为何会突然回京,有人已知晓六皇子将要回京的消息、却不知会这么快抵达,也有人掌控着他较为具体的抵京时间、但也绝不曾料到他会以此时这种方式出现在人前——

今夜这场祭祀是前所未有的轰动震撼,而这少年如同神鬼的使者一般及时出现,一箭射杀了那引起了骚乱的“邪祟”……如此巧合神妙,如此难以忽视。

而芮泽听到了一句极其糟糕的低语,那来自一位即将告老还乡、大约已犯了老糊涂的官员:“竟是六皇子?方才那一箭,老夫观之,倒有几分圣上少时的影子……”

鲁侯也在看着那个少年,视线扫过少年方才行走有异的左腿,心中一声叹息,眨眼间,这个孩子竟都长得这么大了。

这也是许多人第一眼生出的想法,包括皇帝。

当初离京时还是个孩子,如今已长成了少年模样。

孩子总会长大,自然也想象过这个孩子长大后的样子,但想象只是想象,真正见了,才能体会到此间究竟缺失了多久的岁月。

这样的缺失感,似一道时间图腾,压印在皇帝心头,提醒着他,那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

“你何罪之有?”皇帝终于开口,道出父子重逢之下的第一句话。

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刘岐依旧伏首,没人看得到他的表情,只听他道:“方才情急之下,儿臣贸然出箭有欠思量,倘若伤及无辜者性命,冲撞祭仪,实无颜面见父皇与先祖!”

皇帝喜怒不明地看着他:“你幼时便自恃弓法娴熟高超,自是不屑顾忌良多。”

这话似有怪责。

面色已恢复冷静端肃的严相国此时走近,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少年,抬手间,禀道:“陛下,祝执已断气伏诛。”

皇帝这才垂眸道:“你是功是过事后再论,先起身吧。”

刘岐拜谢而起,皇帝收回目光之际,掠过他衣袍上几处不明的暗痕。

这时,从祭台上匆匆走下的太常寺卿躬身施礼,洪亮的声音里带一丝颤意:“陛下,巫女花狸降神之下,此时身负重伤,已近昏迷!还请陛下准允臣令人将花狸先行带下去医治!”

皇帝点了头:“速去。”

“诺!”太常寺躬身退去。

而经他这么一喊,在场者皆已知道今晚的大巫乃是由花狸担任,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正是一月前招来太祖降神的那个巫女,但……不是有传言称此人失踪了吗?

此刻能围聚在皇帝身侧的皆是重臣或内侍,多少知晓些消息。

即便全然不知的,也不妨碍此刻惊叹:今日降神者,竟又是那个巫女?

这惊叹很快向后方传递蔓延。

明丹脸色雪白,怎么又是那个花狸……她分明打听过的,说是死了伤了丢了呀!

此刻再回想,竟觉方才那祭台上传下来的声音的确有两分熟悉……先前只因她先入为主,加上声音经过面具遮挡势必有变化,又只顾着震惊于这诸多异象,才未有机会多想……

难道真的是……

明丹抬起头,看向祭台所在,隐约可见许多人围着那唯一的一道朱红,准备要将其扶下去。

那抹朱红顿时变得更加刺眼,明丹后退两步,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却依旧唯恐发生对视,突然就背过身去。

“冯小娘子!”

这道喊声让正处于慌乱中的明丹身形一颤,她转过头去,对上一张满含关切的少年脸庞,正是同在仙台宫中、常对她示好的邱问。

“邪祟已经被诛杀。”邱问安慰她:“不必再害怕了。”

明丹转回头,揪紧了袖中手指。

不,这个与她无关的邪祟是死是活她根本不在意……她害怕的是,或许有更凶猛更可怕的邪祟复生了。

“别再跟着我!”明丹快步走开,只想赶紧避得再远些,才好冷静整理这杂乱心绪。

“少微。”

喊声入耳,明丹眼睛一颤,好似整颗心被猛然拽起,一时没敢有任何动作与应答。

直到冯序走到她面前,担心地看着她:“可是吓着了?”

明丹缓了缓,这才敢试着喊一声:“舅父……”

冯序作为世子,也跟随鲁侯前来参祭,与其他公侯世子们在一处。直到发生混乱,他才奔去鲁侯身侧保护问询,鲁侯自是无恙,催他去看一看自家小辈。

此刻冯序便温声安抚:“不必害怕,乱象已除,自有天子与巫神庇佑。祭礼已结束,你若实在害怕,就先安心回去歇息。待此处事毕,我再使人与你送些安神的汤药过去。”

明丹含泪点头:“多谢舅父。”

这时,一名同伴跑来寻明丹,殷切关怀。

看着二人结伴回去,冯序才转身离开。

祭台上方,半边身体靠在郁司巫身上,即将被人扶下去的少微,声音虚弱地道:“慢一些……”

以为她身上太痛,扶着她的人便小心翼翼地将动作放慢。

这间隙,少微转头,向祭台下方垂视。

罩着黑袍的人经过她目光下,若有所察地慢下脚步。

赤阳抬首,瞳孔中倒映出跳跃的火光,和一张因为失血而苍白的脸庞。

面具已摘下,她已不再需要向他掩饰样貌。

她就这样虚弱地垂视过来,嘴角溢着血迹,对视间,却依旧透出属于反抗者的不驯,胜利者的孤傲。

她在看他,光明正大地看清他。

她伤重到需要旁人扶着才能站立,可实际上她得到了真正足以支撑自己的力量,她已不会再像昨日那样轻易倒下了。

她是如何逃脱的,她究竟为什么没死……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局,他输了。

那双目光被搀扶着一寸寸消失,赤阳雪白的面部肌肤上一点点绽出数片红斑。

顺真见状,立时不安地垂下眼睛。

师父脸上忽现红斑,只会有两种缘故,一是遭日光暴晒,二是心绪遭受剧烈影响。

顺真垂首低声请示:“师父,是否要彻查那些飞禽异样的根由……”

赤阳面无表情地扫过上方的铜火盆:“不必了。”

纵然猜得到,早也烧得不留痕迹了。

况且这根本不重要,祝执咽气前甚至认下了邪祟的身份,而今晚她之所以能完成轰动人心的祭祀,更多的力量本就源于她本身,这世间从不缺少手持秘方可以制造异象的方士,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支撑起这样一场祭祀。

此时她留下的人心共识念力尚未散去,贸然揣测之人,只会折损自身。

这一局已经输了,不能因为不肯服输而输掉更多。

“后续如何料理,仙师可有高见?”皇帝看向祝执尸身所在,询问赤阳的看法。

赤阳敛眸,没有质疑任何人和事,只平静地道:“既为邪祟,理应焚之,以祭天地山川神鬼。”

皇帝认同地点了头。

这场大祭以祝执的尸身被绑上高台石柱焚烧作为收尾。

这团火烧得十分旺盛,仿佛他备在山庄上的火油悉数浇泼于己身。

刘岐注视着那团火光。

今夜这场大火,烧去了一只长在他心间的邪祟。

也烧出了一只真正的朱雀。

灼人火光下,刘岐垂眸,看着自己身前以及衣袖处沾染着的沉暗血迹,这是朱雀在烈火中奋力挣扎涅盘时留下的痕迹。

“朕再问你一次,你是为何事而请罪?”

一个时辰后,刘岐再次跪坐于君父面前,垂眸间视线恰落在衣袍上的血迹处。

皇帝已回到陵舍中,芮皇后因受到惊吓已去歇息,此刻在场的只有太子刘承,相国严勉,以及郭食等内侍。

面对君父这声质问,刘岐未及回答,绣衣卫指挥使贺平春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祝执于三十里外的别庄突发大火,整座庄子皆焚于火中,数十名护卫也悉数葬身,只有医者和婢女及时逃出。”

“既是祝执的护卫,必然都颇有身手,为何还不比医者婢女擅长逃命?”皇帝在问贺平春,目光却在跪着的少年身上。

“观现场痕迹,有过刀刃兵杀,巡逻的禁军与绣衣卫赶到时,手持兵刃者尚未离开,他们已自认乃是六皇子的侍从,因救火误入此地,反遭庄上之人持刃逼杀,唯有出手自保肃清此乱。”贺平春言辞明了:“现已将连同医者在内的一干人等悉数带回。”

随着贺平春的声音停下,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郭食眉头微动,刘承则愕然看向跪着的刘岐。

直到皇帝抬眸开口:“你在赶来皇陵之前,就已经带人杀到了他的庄子上,所以你是为此而请罪。”

刘岐顿首:“父皇明鉴,儿臣起初确实是为了救火,并不知那处是祝执的别庄,只因担心有人蓄意纵火生事,冲撞妨碍长陵大祭。”

皇帝声音哑极:“所以你就去杀人,杀人见血就不是冲撞妨碍大祭了?”

“是他们先动了手。儿臣赶到时,已起血光,他们正在围杀他人。”刘岐道:“儿臣不慎卷入,唯有动手肃清。”

少年的声音没有半点畏惧瑟缩,只有平直的叙述与一股无名的固执。

“好一个唯有动手肃清。”皇帝注视着他,定声问:“朕且问你一句,杀尽他别庄上的人也好,方才射杀他罢,你当真没有私心吗?”

刘岐抬起头:“回父皇,儿臣有私心。儿臣就是想要杀他。”

刘承只觉听到不可思议的惊天之言,六弟就这样承认了?!——他来长陵之前已经杀了人,身上带着血就敢来见父皇!他不怕父皇吗?不怕死吗!

下一刻,让刘承感到更加可怕的话从刘岐口中道出:“那是因为他在武陵郡时便想要构陷冤杀于我,而他之所以想要杀我,正是因为当年仙台宫之事是他逼得兄长不得不反击,由此才……”

“够了!”皇帝面色忽沉,坐直了身体,沉声打断了少年的话。

才从武陵郡回来,就急着杀人,就急着让他算这笔旧账!

别人提都不敢提的废太子刘固,他依然理所当然地喊出兄长二字!

对上少年微红的眼眶,皇帝怒声道:“这些年来你在信中口口声声让朕彻查旧事,可这一切冤情不过是你的臆想!你毫无证据,却一意孤行,不过是不想承认面对你的母亲你的兄长和舅父乃是乱臣贼子……”

又一字一顿道:“你今日亲手射杀祝执,又杀光了他的人,现下这臆想出的恨意总该平息了吧!”

“儿臣现下却以为他死得太容易了。”刘岐眼底溢出不甘:“他本该受酷刑而死,本该亲口招认自己的罪行,好让父皇知晓真相,而非继续被奸恶之人蒙蔽。”

少年说到最后,声音里不禁带上一丝悲切委屈,那委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死去的人。

而郭食留意到,帝王的怒意因为这一丝委屈而有了些微变化。

委屈是一种特定的情绪,通常只在信任之人面前流露,因为信任着对方、更因为想要对方相信自己而委屈。

这个跪在这里流露委屈的孩子,比那个只能写信的孩子更具杀伤力。

真是,不该回来的……

这双过于阴郁也过于漂亮的眼睛,五分像陛下,几分像凌皇后,甚至还有些微神似长平侯……只看着这双眼睛,便有数不尽的爱恨纠葛扑面而来,陛下岂能像对待别的孩子一样对待他?

“朕看你真是鬼迷心窍不知悔改!”皇帝牵动心绪,剧烈咳了起来。

刘岐见状,立时跪行上前:“父皇……”

“……你果真还将我这个父皇放在眼中吗?”皇帝咳得双眸胀红,声音嘶哑:“今日是你回京第一日,这里是京师长安……不是你凭着臆测便可肆意打杀之处!念你射杀祝执有功,朕姑且饶你一命,退下去自领十棍,若再不肯想明白,即刻滚回你的武陵郡,直到反省清楚为止!”

言毕,再度咳嗽起来。

“六殿下——”一直沉默着的严勉向刘岐微微摇头。

刘岐红着眼睛看向咳嗽不止的父皇,片刻,伏身叩首,道:“儿子不孝,初回京中便惹得父皇动此大怒……思退甘愿领此罚,只望父皇息怒,保重龙体。”

他起身退出去,脚步微跛的背影脊背却依旧笔直。

皇帝余光扫见这背影,闭了闭眼睛,咬牙切齿地道:“为了让朕息怒才肯领罚,这个独行其是的逆子,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他又何曾思退过半步……”

不多时,早已一身冷汗的刘承告退而出,郭食也退了下去催问汤药。

鲁侯听闻六皇子受罚,匆匆赶来面见皇帝,中途却被由禁军暂时看管着的一名负伤的少年人吸引了注意。

? ?谢谢大家慷慨的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