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十国风华 > 第四百六十四章 闻道书院

十国风华 第四百六十四章 闻道书院

作者:洱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0:19:30

“官家,李穆奉旨推行灭佛新政以来,成效显着——迄今已废除天下寺院近三万所,勒令脱籍的僧尼逾六万人。除朝廷规定所必需铜器及留存寺院的核心铜佛像外,民间所有与佛相关铜器、佛像尽数收缴,熔铸为铜钱。此次南征的军需开销,十之七八皆出自此项所得!”

郭荣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缓缓点头:“此事朕已略有耳闻。李穆办事,果然稳妥。传话给李穆,世人多有疑虑,无非是怕灭佛触怒神佛降罪。让他昭告天下:铜像非佛,佛志在利人济民。朕身为天子,若以己身能解百姓倒悬、助大周一统,即便以身殉道,亦非所惜!”

“官家英明!”

王朴立即躬身称颂,随即又补充道:“对了官家,赵匡胤近日上奏,言及征南期间,杨骏偶得唐末工匠,复制出一种名为‘震天雷’的利器,威力惊人。他恳请官家恩准,让继续研造此物,以备军需,还请官家示下!”

郭荣闻言,转头看向身侧的王朴,眼中带着几分笑意:“震天雷?倒是个新鲜物件。准了,传令下去,此物继续研制,所需物料、人手,皆可从军中调遣。”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道:“说起杨骏,朕倒想起他来,自他请赋闲在家后,近来在做些什么?”

王朴深知杨骏在郭荣心中的分量,忙躬身笑道:“启奏官家,臣略有耳闻。杨骏除了继续编撰《大周文报》,写一本《聊斋志异》的故事外,还在城外创立了一处书院。”

郭荣眉梢微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道:“书院?倒是有几分闲情逸致。”

“此院名为‘闻道书院’!”

王朴忙的补充道:“听闻才刚招收了一批学子,皆是冯吉从怀州、相州等地挑选的贫寒聪慧少年,如今才刚开蒙授课不久。”

“闻道书院……”

郭荣低声重复了一遍,指尖摩挲着御案上的雕花,目光望向窗外——此时天光正好,宫墙巍峨,映得殿内光影斑驳。他心中意动,脸上露出几分兴味:“哦?这书院坐落于何处?”

……

杨骏站在书院的空地上,看着面前十几个坐得笔直的少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昨天我跟你们大概说了,这门‘物理’课,既要听道理,更要动手看、亲自试。上午咱们学了阿拉伯数字,认了新的计数法子,下午我就带你们走进这门课的门道——亲眼看看‘原理’藏在什么地方。”

话音刚落,铁柱便从后厨端着两个黄铜火炉走了进来,火炉上各架着一口小小的黑铁锅,旁边还放着几个陶土小坛子,坛口封着布巾,不知装着什么。少年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一个个伸长脖子,眼神里满是好奇,先前课堂上的拘谨早已烟消云散。

杨骏指了指桌上的铁锅,笑着问道:“你们在家的时候,有没有见过江湖艺人用手入油锅,或是赤脚踩炭火的把戏?”

少年们纷纷点头,那个眼神灵动的少年抢先道:“见过见过!去年镇上有个艺人,把油烧得冒青烟,伸手进去抓铜钱,手还一点事都没有!”

“我也见过!我娘说那是有神仙护着!”另一个少年附和道。

杨骏闻言笑了笑,话锋一转:“那你们自己,敢不敢试试手入油锅?”

这话一出,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少年们瞬间安静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好奇渐渐变成了惊惧。一个个使劲摇着头,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胆怯:

“不敢!”

“我怕烫!”

“这还不把手给烫熟了?”最后那个少年话说到一半,看着冒着热气的铁锅,下意识地缩了缩手,连后半句都不敢说了。

杨骏看着他们惊慌的模样,并未多说,只是示意铁柱点燃火炉。火焰舔舐着锅底,很快,两口锅里的油便渐渐泛起了细密的油花,一股油烟缓缓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油被加热的味道。

少年们看得屏住了呼吸,有的甚至闭上了眼睛,仿佛已经预见了手入油锅的惨状。那个面带菜色的少年,紧紧攥着衣角,小声道:“大人,这、这太危险了,还是别试了吧?”

杨骏正要开口解释,就在这时,书院大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带着几分轻慢的招呼:“原来杨大人是在这里另起炉灶,办起学问来了?”

话音未落,一行人已推门而入。为首的是个身着青色朝服的年轻人,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新科及第的傲气,身后跟着四五人,皆是同款朝服,气度不凡,显然都是科举入仕的官员。

杨骏眉头微挑,心中泛起几分异样——自己这闻道书院才开办二日,地处城郊僻静处,竟能引来朝中官员?他上前一步,拱手问道:“不知几位大人驾临,有失远迎。敢问诸位是?”

为首的年轻人抬手回礼,语气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在下卢多逊,新科进士及第,现授秘书郎、集贤校理。久闻杨大人盛名,听闻您在城外开办书院,特携几位同年前来求教。只是没想到……”

他目光扫过院中冒着烟的铁锅、散落的硝石粉末,又看向围着铁锅满脸好奇的少年们,嘴角勾起一抹讥诮,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没想到杨大人这书院,不教经史子集、孔孟之道,反倒教起这些江湖术士的把戏来了!”

“哈哈哈哈!”

他身后的几人闻言,当即抚掌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毫不掩饰的鄙夷。他们皆是科举出身,十年寒窗苦读,自认是正途出身的文臣,本就对杨骏这种未走科举、凭借军功与献策入仕的人瞧不上眼,如今见他竟在书院里摆弄“手入油锅”的伎俩,只觉得抓到了他的“把柄”,终于能扬眉吐气一番。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杨大人,朝廷设书院,本是为了培育栋梁、传承圣学。您这‘手入油锅’的把戏,街头艺人都能表演,拿来教给学子,岂不是误人子弟?”

另一人也附和道:“便是市井小儿,也知道读书当读《论语》《孟子》,杨大人这般行径,怕是玷污了‘书院’二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