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十国风华 >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触即发

十国风华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触即发

作者:洱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6 08:56:14

正月十三。

马蹄声渐缓时,陈州城的轮廓已清晰映入眼帘。这座北接开封府、南望蔡州与颍州、东连淮南东路的城池,城墙高筑,扼守着京师南下的咽喉要道,正是兵家眼中的紧要门户。郭荣勒住马缰,目光掠过城门前往来的商旅与戍卒,刚要吩咐人通报入城,身后却又响起斥候急促的马蹄声。

那斥候翻身下马时险些踉跄,双手捧着军报,声音带着几分慌乱:“官家!前线急报——李谷大人……已率军撤退回正阳了!”

“还是慢了!”

郭荣接过军报,扫过几行字迹便将信纸攥得发皱,眉间怒气再度翻涌,却没再像先前那般失态,只沉声道:“传朕旨意,命杨骏、李重进二人即刻领兵赶赴淮上!务必稳住阵脚,绝不能让南唐军趁势北上!”

军令既出,随行将士立刻分头行动。陈州城的风似乎比城外更急,卷着郭荣玄色战袍的下摆,也卷着几分迫在眉睫的战事压力——李谷已退,淮上局势瞬息万变,唯有快一步调兵,才能守住这南下的关键防线。

接下郭荣军令的杨骏不敢有半分耽搁,当即翻身上马,抬手一扬马鞭,对身后一千殿前司轻骑高声喝道:“随我全速赶赴淮上!”

话音即落,马蹄声瞬间变得密集急促,如骤雨般砸在官道上,队伍如一道黑色闪电,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风裹着尘土拍在脸上,杨骏却丝毫未顾,转头对身侧并驾而行的王审琦、曹彬沉声道:“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兵贵神速!咱们必须赶在南唐刘彦贞抵达正阳之前赶到,趁他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绝不能给南唐军断我浮桥的机会!”

王审琦与曹彬刚要颔首应和,斜后方马背上的赵普却忽然开口,语气里满是笃定:“将军所言极是,且无需太过忧心刘彦贞!我早听闻此人,实无半分带兵之才——他先前在藩镇驻守时,满心只知搜刮民财、残暴治下,攒下的横财全用来贿赂朝中官员。那些得了好处的人,便在李璟面前把他吹得天花乱坠,说他是治民有术、用兵如神的奇才。偏那李璟爱听奉承话,竟真把这草包派上了前线!”

赵普话锋一转,眼中闪过几分锐利:“咱们如今拼的,根本不是兵力悬殊,而是谁能先一步抢占正阳要地、吃下这头阵的‘第一杯羹’!只要咱们先到,凭刘彦贞那点能耐,根本不足为惧!”

“好,若如此的话,那可就是天助我们,咱们可要抓紧了,要知道,李相公手下的赵匡胤可不是吃素的!”

……

正阳关。

这里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水运枢纽。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陆,易守难攻:敌军若从淮河上游来攻,需逆水行舟,机动性受限;若从陆路来攻,又需先突破淮河渡口的防御——正是这种地形让正阳关成为抵御南方军队北上的“天然堡垒”。

而且此关上通大别山,该区域是南方重要的“竹木、矿产、兵源产地”:竹木可用于制造战船、攻城器械,矿产可用于铸兵,山区民众也常被南方政权征召为兵。

正阳关是“大别山资源外运的唯一水路出口”——控制正阳关,就能切断南唐对大别山资源的依赖,同时为大周获取战略物资提供通道。

帐外风卷残烟,撤退产生的负面情绪此刻充斥着关内,李谷立于案前,目光落在铺开的舆图上,指尖悬在正阳关与寿州之间的水道标注处,久久未动——退守浮桥的决定虽已做出,可帐内沉闷的空气里,仍裹着几分难掩的怅然,他望着舆图出神,连帐帘被掀动的声响都未立刻察觉。

“李相公!”

赵匡胤的声音带着急切,人已大步跨进帐中,甲胄上还沾着尘土,显然是刚从关隘巡查回来:“咱们退守正阳关浮桥,南唐军必然趁势追击!依末将之见,可速在关隘东侧的芦苇荡设伏,待他们追至,定能打个措手不及,也能为我军提振士气!”

李谷缓缓抬眼,眉宇间凝着疲惫,却仍保持着沉稳,轻叹一声道:“赵都虞候一片赤诚,本相明白你想为军立功的心思。只是你看眼下——我军刚从前线仓促撤回,士卒们或带伤病,或心有惶惑,士气本就低落,此时贸然设伏,若有差池,反倒会乱了阵脚。再者,陛下已启程亲征,想来不日便会抵达前线。军中大事,待陛下亲临,再与众将商议定夺,岂不比此刻冒进更稳妥?”

“陛下亲征过来了?”

赵匡胤闻言,眼中的急切瞬间被惊喜取代,先前因退守而生的郁气也散了大半,他上前半步,声音不自觉提高几分:“若陛下亲临,军心定能大振!有陛下坐镇,何惧那南唐军!”

李谷指尖在舆图上的陈州方位轻轻一点,语气带着几分稳妥:“按行程算,陛下此刻该已到陈州了,不出数日便能抵达正阳关。眼下这局面,咱们不必急于求功,先守好关内、稳住浮桥,不给南唐军可乘之机,便是头等要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陛下到了再谋后动,才是万全之策。”

这番话条理分明,句句在理,赵匡胤纵有不甘,也知李谷所言非虚。他望着舆图上东侧那片本可设伏的芦苇荡,想起南唐军若追击而来的松懈模样,只觉这般战机白白错过实在可惜,喉间动了动,终究没再争辩,只重重叹了口气,抬手抱拳道:“末将明白了,定遵相公吩咐,严守关隘。”

李谷望着赵匡胤掀帘离去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了然——他怎会不知这年轻将领心中的遗憾?那是武将对战机的敏锐,是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热血,可眼下的局面,这是他能做的最稳妥的方法,至于立功,他焉敢有奢望?纸上学来终觉浅啊,文臣当真是做不了武将谋略天下之事啊!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十国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