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十国风华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樊楼之名

十国风华 第三百三十八章 樊楼之名

作者:洱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6 08:30:15

王朴顺着郭荣的目光看向人群,指尖轻轻捻着胡须,笑着补充:“陛下说得是。往日朝堂议政,多听的是官员奏报,今日亲见百姓围着图纸盘算、对着地块议论,才知这扩城之事真正落到了他们心坎里。杨大人方才那句‘不分身份高低’,可是说到了百姓心坎上——寻常人家也能买地盖房,这才是‘以民为本’的道理。”

杨骏站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话,心中更添底气,轻声道:“臣也是想着,扩城若只让世家、富商得利,百姓依旧住草棚、挤窄巷,那便失了初衷。此次售地特意放开资格,就是想让更多人能沾上新城的光。”

郭荣顺着杨骏的话点点头,目光却未离开人群散去后空出的公示区,眉头微蹙,忽然想起关键一茬,转头问道:“方才你在高台上说,商业区商铺须建两层及以上,居民区必用砖瓦建房,这规矩定得周全——既让新城区看着整齐规整,又能从根本上减少火灾隐患,是长远之计。但朕倒有个顾虑:百姓买了地要建房,砖瓦、木料这些建材的供应能跟得上吗?开封府周边的窑厂、木坊产能有限,若是大家扎堆开工,万一建材断了档,地买了却迟迟建不起房,反倒会误了外扩工程的工期,还容易惹得百姓不满。”

这番话问得细致,显然郭荣不仅关注规划大局,更把百姓建房的实际难处放在了心上。杨骏闻言,心中暗自佩服陛下的周全,随即躬身回道:“陛下顾虑的正是臣此前反复琢磨的事。臣这里已有应对之法:此次首批推出的优质地块,比如商业区临街的旺铺、居民区靠近河道的好地,主要面向有实力的商贾人家——他们家底厚、人脉广,不仅能快速缴清购地钱款,还能凭借自身资源提前联系窑厂、木坊预订建材,甚至有不少商贾自家就有经营建材的生意,开工建房绝不会受限于物料短缺。”

他顿了顿,又进一步解释:“等这批商贾把商铺、宅院建好,一来朝廷能快速回笼大笔资金,可用于后续外城基础设施建设;二来这些建好的房屋,一部分可由商贾自营,另一部分他们若想转手售卖或出租,也能给那些资金有限、暂时无力自建的百姓提供现成住处。如此一来,既不用急着让所有百姓同时扎堆建房,避开了建材供应的高峰期,也能让新城区逐步成型,朝廷与百姓各得其所,陛下担心的建材断档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郭荣听完,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抬手拍了拍杨骏的肩膀:“你想得比朕还深远!这般分批推进、以大带小的法子,既稳得住资金,又解了民生难题,还能让外城建设有序推进,确实是良策。看来这售地建房的事,交予你办,朕放心。”

一旁的王朴也笑着补充:“杨大人这法子,既兼顾了朝廷财政,又体恤了百姓实情,可谓一举多得。有此谋划,外城建设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杨骏听郭荣这般赞许,脸上露出浅淡笑意,躬身回道:“陛下谬赞了。臣能放开手脚推进外城之事,全赖陛下信任与支持——有陛下为臣撑腰,臣才敢大胆谋划、全力去做,这份动力,皆是陛下所予。”

郭荣闻言哈哈一笑,摆了摆手,显然不愿在夸赞上多做停留。他转过身,目光望向不远处人声鼎沸的老城区方向,语气里带着几分难得的轻松:“今日难得微服出来,不议政务,也不谈建城。走,咱们陪着陛下,好好逛逛这东京开封府,看看市井间的繁华景象。”

王朴笑着应和,杨骏也连忙跟上。三人并肩而行,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倒像寻常百姓家的好友结伴出游。沿着外城待建区域的小路往内走,很快便融入老城区的烟火气中——街边酒肆飘出醇厚的酒香,小贩叫卖糖画、面人的声音此起彼伏,穿街而过的马车旁,孩童追着风车嬉笑奔跑,还有布坊前挂着的各色绸缎,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郭荣走得悠然,时而驻足看街边铁匠铺打制农具,时而与挑着菜担的农户随口闲聊,问几句收成如何、菜价贵贱。见百姓脸上皆带着安稳日子的笑意,他眼底的欣慰更浓,转头对杨骏与王朴笑道:“你看这人间烟火,才是都城该有的模样。咱们扩建外城、规整布局,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让这繁华能再盛几分,让百姓的日子能再安稳几分么?”

杨骏望着街头熙攘的人群与蒸腾的烟火气,由衷附和道:“是啊,山河璀璨,人间烂漫。如今朝堂清明,陛下又一心为民谋福祉,假以时日,大周百姓定然能安稳享受这太平盛世!”

郭荣听了这话,只是哈哈一笑,并未接话——他素来不喜过多称颂,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街市,望向更远处的方向,随即问道:“再往前走,是不是就是樊楼了?”

杨骏连忙点头应答:“回陛下,正是。咱们此刻正站在州桥街市的中段,这州桥一带本就是开封府最热闹的地界,往前再走百余步,穿过前面那片卖香料、绸缎的铺子,就能看到樊楼了。如今的樊楼,可谓是京城第一等的酒楼,每日里宾客都挤得满满当当,名声正盛呢。”

王朴见郭荣对樊楼生出兴趣,便在一旁笑着补充细节:“陛下有所不知,这樊楼并非一开始就这般名气响亮。早些年只是州桥旁一间寻常酒楼,后来经江南来的商户出资翻修扩建,才成了如今这般规模——楼高三层,每层都有雕花窗棂、彩绘梁柱,连二楼的雅间都挂着江南织锦的帘幔,透着几分精致。更有意思的是,这地方还是骏哥儿的‘成名地’呢!当初,骏哥儿在此以文会友、斗酒诗百篇,成就文坛宗首之名,如今仍为酒后谈资呢!”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十国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