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 第240章 相邦,也是一个狠人的人儿呐!

梁山。

高三百七十四丈,周九里,广二里。

昭襄王晚年,在此地河谷新建了一处避暑庭院,名曰夏宫。

从旱灾沸腾之时,赵姬便住在了夏宫。

她喜欢夏宫的宁静。

喜欢梁山的秀美。

她一个赵人,来秦多年,依旧是不适应关中的气候。

这几年,除了启耕,年节,大朝,祭天等重要事项,基本上都在梁山。

她是大秦的王后,注定再也无法返回故土。

嬴异人的亡故,咸阳之中,再无故乡之音,让她内心极为空虚。

吕不韦这位故人,便成为了她唯一的怀念。

女儿家的感知是敏锐的。

赵姬清晰的感受到,这些年,吕不韦对于她的躲避,没有要事,从来不会踏足梁山。

而且,秦王政长大了。

他是秦人的王,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的政儿了。

一个人身处梁山,身边无以知心人,这更加重了赵姬的寂寞。

当吕不韦的轺车停在梁山下,秦王政也抵达了梁山。

梁山宫中,赵姬翘首以盼。

“太后,相邦来了。”

听闻此事,赵姬心中一阵快活,一袭大红宫装,更显风情动人。

只是赵姬俏脸上的喜色,并未持续多久,宫女便再一次回报:“太后,大王的车驾也到了梁山。”

闻言,赵姬脸上容光骤然收敛:“准备小宴。”

“诺!”

不多时,吕不韦率先抵达梁山宫:“臣吕不韦,拜见太后。”

“相邦,不必多礼。”纤手微抬,红唇轻启,赵姬笑意盈盈:“在梁山宫,相邦随意便是。”

“政儿也来了?”

吕不韦脸上闪过一抹尴尬,随即笑着开口,道:“大王年岁渐长,距离加冠亲政不远,臣以为商议国事,大王还是要参与。”

“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大王的施政手段。”

白了吕不韦一眼,赵姬满脸风情,她就不信,吕不韦没有听懂她的密书,拉上秦王政只是为了躲避她。

“相邦,也是一个狠人的人儿呐!”

这一刻,吕不韦不由得头大,心中暗自焦急。

秦王政为何还不上山?

“儿臣见过母后。”

就在吕不韦不知道如何接话的时候,秦王政的声音出现,救了吕不韦一命,这让吕不韦心中松了一口气。

“政儿来了啊!”

赵姬收敛脸上风情,笑容更显明媚:“政儿,坐。”

“多谢母后!”

这个时候,秦王政朝着吕不韦行礼,道:“寡人见过仲父!”

“臣,吕不韦见过大王,大王万年,大秦万年!”在任何时候,吕不韦都不想失态,更不想失礼。

“仲父不必多礼,这里不是章台。”

秦王政在一旁落座,笑容灿烂的挥了挥手,然后淡定抿着凉茶。

他来,只是为了搅局。

具体谈什么,还要看赵姬与吕不韦。

由于秦王政在侧,赵姬一脸的正容,朝着吕不韦,道:“相邦,今岁蝗虫肆虐,旱灾席卷,朝廷当如何?”

“要不要,本宫下达诏令,承担此事?”

赵姬虽然不懂很多政事,但是也清楚,这种事情,一般上都要秦王政来担责。

如今秦王政尚未亲政,根基未稳,名声不能坏了。

吕不韦又是大秦丞相,名声也不能太坏,相反,她这个大秦太后,名声坏一点没有关系。

“太后不必担忧,此时朝廷已经解决,三商救秦,这一场旱灾与蝗灾,对于大秦虽然有影响,但,风险基本可控。”

“如今正在秋收,我们需要在秋收之后,才能按照往年的秋收,来确定今岁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各地官吏也正在深入乡里,督导秋收。”

吕不韦喝了一口凉茶,意味深长,道:“在这个节点,不管是大王,还是太后,都不能担责。”

“若是需要有人担责才能平息民怨,臣会担责。”

“........”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临洮县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伴随着秋收结束,农税缴纳,临洮县的十五万饥民,算是全部的消化了,各地的工程都接近了尾声 。

开荒一事正在持之以恒。

由于秋收结束,参与开荒的庶人,变得更多。

每一日都有送来的消息,这让岷对于临洮县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商贾逐步兴盛,当归研究坊也开始了育苗。

临洮县第一医坊也配合着当归研究坊,不断地开发当归的药用价值,将当归打造成为临洮县的重要支撑产业,提上了日程表。

“上令,按照当下这个速度,临洮县到岁首,可以开荒五万亩耕田,到春耕开始,预计开荒八万亩。”

青禾眼中掠过一抹肃然,朝着岷,道:“按照一户百亩的政令,至少还差一半。”

喝了一口白水,岷点了点头,道:“一户百亩,这是最终的情况,在春耕之前,除了临洮县本地人之外,这一次涌入的饥民,每一户至少也要四五十亩耕田。”

“剩下的耕田,我们可以来年继续开荒。”

“但是,他们也需要耕田来果腹,四五十亩,也许不能让他们有盈余,但至少也可以吊着命。”

“如今临洮县商税收入,可以覆盖一部分农税,对于这开荒的耕田,免除田租与农税。”

“争取将这些人稳定在临洮县之中。”

“再加上,各地工程收尾,包括新建的河渠,河道修缮,包括道路上的收费亭的收入,会让临洮县府变得充实起来。”

“这样下去,再有一年时间,临洮县将会彻底的消化这些人口,成为陇西郡之中的第一大县。”

.......

“诺!”

点了点头,青禾也是激动无比。

他作为秦吏,自然是清楚,如此多大的功绩,朝廷必然会赏赐。

等到京察结束,升迁的人选之中,必然会由他们。

按照往年惯例,岷必然会进入陇西郡,甚至于内史,而他这个临洮县丞,将会更进一步,成为临洮令。

这也是青禾一直跟着岷身后探讨临洮县未来发展的原因。

他心里清楚,他必然会成为了临洮令,而这些政令,他也需要坚持下去。

唯有如此,一个变得繁华的临洮县,便是他们平步青云的资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