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83章 你与地坛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第83章 你与地坛

作者:靖字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0:36:34

大理的晨光,像是被洱海的水细细淘洗过,清亮、通透,带着一丝微凉的湿润,温柔地漫过窗棂。程慧难得地起得很早。昨夜似乎没有那些光怪陆离的碎片侵扰,醒来时,心绪竟有几分久违的澄明。她随意拢了拢微乱的长发,套上一件宽松柔软的亚麻衬衫,踩着舒适的平底鞋,便出了门,任由晨风带着洱海特有的、微腥又清新的水汽拂过面颊。

她沿着洱海生态廊道漫无目的地走着,水波在晨光下粼粼闪耀,碎金般跳跃。几只早起的水鸟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清越的鸣叫,又倏然扎入远处的薄雾里。走了不远,一家邻水的咖啡馆便抓住了她的视线。原木色的露台几乎探入水中,几张白色的小桌随意摆放着,此刻尚早,只有零星的客人。程慧挑了最靠边的一张桌子坐下,视线毫无遮挡地投向那片辽阔的、蓝得令人心醉的洱海。阳光铺洒在水面上,拉出长长的、闪烁的光带,一直延伸到对岸黛青色的苍山轮廓之下。

侍者是个笑容腼腆的当地姑娘,很快送来了她的早餐。食物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烟火气。金灿灿的炸薯条堆在竹编小篮里,根根酥脆挺拔,边缘微微焦黄,散发着诱人的土豆淀粉被高温亲吻后的独特焦香。旁边是一小碟洋葱圈,裹着薄而透亮的面衣,炸得恰到好处,金黄酥松,咬下去必定是外脆里嫩,带着洋葱的清甜微辛。还有一份色彩明快的牛油果沙拉,翠绿的牛油果块饱满润泽,混合着鲜红的樱桃番茄丁、嫩黄的玉米粒和几片翠绿的罗马生菜,淋着浅金色的油醋汁,像一幅清新的田园小画。饮品是她的习惯——无糖的冰美式。深褐色的液体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冰块沉浮,杯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透着一种纯粹而凛冽的清醒感。

程慧拿起一根薯条,蘸了点番茄酱送入口中。酥脆的外壳在齿间碎裂,内里是绵密滚烫的土豆泥,咸香混合着酸甜的酱汁,瞬间满足了味蕾最直接的渴望。她慢慢地咀嚼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片浩渺的水面。海风带着水汽和凉意,轻轻撩动着她额前的碎发。

她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一本微微卷边的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深蓝色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透露出被反复翻阅的痕迹。她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熟悉的文字映入眼帘。阳光正好,她微微眯起眼,指尖划过带着墨香的纸页,轻声读了出来,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和海风能听见: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读到这里,她的目光从书页上抬起,望向东方。此刻的太阳,正是一轮生机勃勃的旭日,将万丈光芒慷慨地泼洒在洱海之上,驱散着晨雾,点亮了水波,整个世界都浸在一种充满希望的、近乎透明的金色里。哪里有一丝夕阳的颓唐?然而,史铁生的话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涟漪。她仿佛看到了时间那宏大而无情的轮转。此刻的辉煌,终将走向沉落的苍凉;而那沉落的尽头,又必然孕育着另一处的重生。这永恒的循环,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壮美。

她的指尖继续向下滑动,停留在那段更触动心弦的文字上:

“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程慧的呼吸微微滞了一下。阳光落在书页上,有些晃眼。她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一生的疲惫与沉淀,平静地走向生命的归途。那背影是孤独的,却又是坦然的。而紧接着,一个鲜活稚嫩的生命,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全然好奇和无尽的活力,蹦跳着闯入画面。一老一少,一落一起,一个故事的终结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篇。那句“当然,那不是我”,是清醒的告别;而紧接着的叩问——“但是,那不是我吗?”——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表象,直指生命最核心的延续与流转。个体消亡,但那蓬勃的生命力,那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却如同不灭的火种,在另一个崭新的躯壳里熊熊燃烧。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深邃的“我”的存在形式吗?

最后一句,如同黄钟大吕,在她心中久久回荡:

“宇宙以其不息的**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有怎样一个人间。”

她合上书,没有再吃沙拉,只是端起那杯冰美式,深深啜饮了一口。冰冷的苦涩感瞬间席卷了口腔,带来一种近乎痛楚的清醒。她望向洱海,海面依旧波光粼粼,有游船缓缓驶过,留下长长的白色航迹。远处岸边,似乎真的有几个小小的身影在奔跑嬉戏,笑声隐约传来。

宇宙不息……**不息……这推动着星辰运转、生命轮回的磅礴力量,最终竟也投射在这烟火人间。是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纠缠?是像她此刻,坐在这里,吃着炸薯条,为书中文字而心潮起伏?还是像那个欢蹦的孩子,只为手中一个简单的玩具而欢呼雀跃?这“**”是如此宏大,又如此具体,它构成了人间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执着与放下,所有的毁灭与新生。

程慧静静地坐着,任由阳光洒满全身。薯条的油香、冰咖啡的清冽、海风的微咸、书页的墨香,还有心底那份被史铁生文字搅动起来的、难以言喻的苍茫与通透,交织在一起。眼前的洱海,波光粼粼,仿佛承载着那“不息的**”,在永恒的流动中,映照着每一个瞬息万变、却又在轮回中隐隐相连的“人间”。她不再仅仅是洱海边一个看风景的过客,仿佛也成了这永恒“歌舞”中,一个渺小却真实跳动的音符。

.....

在地坛斑驳的红墙内,在古柏苍郁的树影下,一个轮椅上的灵魂,静静完成了一场浩大而艰难的生命涅盘。

史铁生21岁时骤然跌入命运的深渊。双腿失去知觉,他无法接受这残酷的坠落。绝望如同黑雾,他终日摇着轮椅,在寂静的地坛里孤独徘徊。这荒芜的园子,成了他唯一安放灵魂的所在。他写道:“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地坛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个无处可去的失魂者。

他在园中一坐就是一天,枯寂中,他慢慢看见那些被匆忙世人忽略的微小生命:露水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蚂蚁们背负食物匆匆赶路的勤恳,蜂儿像一朵小雾般轻盈飘落……这些卑微生灵在时间的尘埃里,无言地演绎着生的倔强与尊严。史铁生俯身倾听它们:“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他渐渐懂得,肉身纵然残损,生命本身却自有其不可摧毁的尊严与光芒,如同地坛深处那些静默而坚韧的野草。

在园子深处,母亲的身影,成为史铁生灵魂深处最痛的烙印。母亲生前总是默默跟着他来地坛,却又不让他知道。史铁生坦言:“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当他终于明白母亲的苦心,母亲却已长逝。他痛彻心扉:“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爱早已无声地烙印在每一寸他辗过的泥土上,成为他生命中最深沉的背景与支撑。

地坛的每一处角落都如同他精神的一部分。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黯淡的朱红,都像是他命运的隐喻与映照。在时间无声的流逝中,他渐渐触摸到一种更宏阔的存在:个体的痛苦在永恒面前,终将得到某种深沉的理解与抚慰。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注视下,史铁生最终与命运达成了某种和解,他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份豁达并非消极,而是在洞悉生命本质后的坦然与澄明。

《我与地坛》早已超越了个人悲欢的记录。史铁生在地坛深处掘出的,是人性中最坚忍的根茎,是对生命尊严最温柔的扞卫。他那句“宇宙以其不息的**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道出了人间所有平凡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以各自的方式,向永恒献上独特的歌舞。

地坛,这片静默的皇家祭坛,最终成为一个凡人精神涅盘的圣地。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在地坛的寂寥中,为世人描绘了一条从绝望走向澄明的精神路径。这路径上开满的,是用痛苦浇灌出的人性之花,是穿越黑暗后抵达的永恒星光。

地坛并非仅是砖石堆叠的园子,它早已凝铸成一座精神的丰碑,碑文是史铁生用生命刻下的永恒叩问:当肉身被命运束缚,灵魂如何在尘埃中开出尊严的花?

.....

地坛的树还没晃明白上次的轮椅漂移,余华的小眼睛又“叮”地亮了,雷达锁定史铁生的轮椅:“铁生!莫言!走!带你们征服‘胡同口诺坎普’!今天让铁生体验一把当‘叹息之墙’的滋味——踢球去!”

史铁生扶额:“余华,我这轮椅是思考的坐骑,不是球门柱的亲戚!” 莫言掂量着从不离身的“百宝袋”(疑似装了啤酒和不明物体):“华仔,推轮椅我认了,当人墙也行,但这次再让铁铁生‘工伤’,火锅你请!”

于是余华把史铁生“架”到小破球门前,煞有介事地调整轮椅角度,还撕了张稿纸贴在椅背上,大书:“钢铁堡垒·史(内有核弹级思想,射门请三思)”。莫言则默默掏出俩空矿泉水瓶,一左一右放好:“嗯,球门柱,仪式感拉满。”

对方前锋一看这“哲学球门”有点懵,试探性射门!球直奔右下死角!说时迟那时快:

余华高喊“铁生接住!” 一个飞扑想去垫给铁生,结果脚拌蒜,直接给史铁生行了个五体投地大礼!

莫言同步伸腿拦截,球“啪”一声变向,炮弹般直轰史铁生面门!

千钧一发!史铁生条件反射举起保温杯(枸杞养生款)——“哐当!” 球精准砸中杯身,悲鸣弹飞!

全场石化。三秒后,爆发出海啸:“卧槽!保温杯扑救!”“史指导!您这杯里泡的什么?!”“这招叫‘一壶枸杞定乾坤’!绝了!”

余华爬起来,激动拍灰:“看见没!生活即文学!保温杯也能成神器!铁生这一挡,充满了命运的荒诞与生命的韧性!” 莫言揉着腿:“嗯,跟我小说里用粪叉挡子弹异曲同工…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运气)!”

史铁生看着杯上球印,幽幽道:“二位,下次再这么‘助攻’,我建议你们先给自己买个‘轮椅门神意外险’。”

点球大战!余华开启“忽悠 干扰”mAx模式。他凑到史铁生耳边(声如洪钟):“铁生!下一个肯定踢左边!你啥也别干,就用你思考‘死亡是不是节日’那种深邃眼神,死死盯住左边!这叫‘哲学凝视’,专治各种不服!”

罚球小伙被史铁生那“看透生死”的眼神一盯,腿肚子转筋,助跑都同手同脚了。结果?一脚怒射!球…擦着右边立柱飞了!完美避开球门和轮椅!

余华蹦得三尺高:“看见没!思想的力量!一个眼神,瓦解千军!铁生,你这气场,布冯来了都得递烟!” 莫言点头:“嗯,魔幻现实主义防守,核心在于制造精神污染。”

史铁生摇着轮椅上前,对惊魂未定的小伙子们微微一笑:“别紧张,踢球就图一乐。就像写作,想太多容易‘踢飞’。” 小伙们狂点头:“史指导说得对!您眼神太有‘杀伤力’了!”

老铜锅沸腾。余华唾沫横飞:“铁生保温杯扑救,旷古烁今!莫言人墙,稳如泰山(被砸次数忽略不计)!我‘哲学威慑’,mVp!” 莫言慢悠悠涮肉:“华仔,你那叫‘友军误伤’兼‘干扰门将’。不过铁生最后那句是精髓,快乐就好。”

史铁生抿茶:“今天守门,总结就两点:第一,我的轮椅和保温杯都立大功;第二,跟你俩踢球,比写《务虚笔记》还费神。” 他举杯:“敬‘钢铁门神’、‘哲学干扰器’和‘人肉沙包’!愿我们的友谊像这火锅——越煮越沸(腾),越捞越有(料),永远不怕(被对方)坑!”

三人笑倒。胡同口那简陋的球门,见证了文学巨匠们最接地气的“坑”友情——轮椅能守门,全凭队友“助攻”狠;保温杯挡球,纯属被逼急了眼;而真正的赢家,永远是火锅桌上那个笑得最大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