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2章 偷欢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第2章 偷欢

作者:靖字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1 20:36:34

卯时,晨光熹微,唐泽已经在阳台上开始了他的晨练。七月的成都,清晨的空气里还带着一丝凉意,他赤着上身,一招一式间肌肉线条分明,汗水顺着脊背滑落,在青石板上留下深色的痕迹。

\"哈!\"随着一声短促的吐纳,唐泽收势站定,胸膛微微起伏。距离那个为期半年的护卫任务只剩四十多天了,这意味着他将有半年时间与外界完全隔绝。想到这里,他掏出手机看了看--丢丢和她的家人们正在泰国旅行,最新发来的照片上,她戴着草帽在沙滩上笑得灿烂。

\"除了她和林依...\"唐泽摇摇头,没有继续想下去。冲完凉水澡,他只在腰间围了条毛巾就推开了卧室门,却猛地停住了脚步 --林依正坐在床边,手里翻着一本杂志。听到动静,她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他熟悉的、带着危险诱惑的笑容。

\"你咋个就起来了?\"唐泽下意识看了眼她的衣服。

\"想你了三。\"她站起身,只穿着内衣和一件宽松的白色衬衫--唐泽认出那是丢丢的衬衫。这个发现让他喉咙发紧。

\"我这样好看吗?\"林依走近,手指轻轻划过唐泽还带着水珠的胸膛。

唐泽抓住她不安分的手腕,\"你怎么穿着丢丢的衣服?\"他的声音比想象中嘶哑。

林依轻笑,踮起脚尖在他耳边呼气,\"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咯。\"她的唇擦过他的耳垂,\"而且,你明明也很喜欢….\"

唐泽的理智在那瞬间崩塌。他一把扣住林依的后脑,狠狠吻上她的唇。这个吻带着压抑的渴望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怒。林依热烈地回应着,双手急切地扯掉他腰间的毛巾。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林依裸露的肌肤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唐泽的吻从她的唇一路向下,在她纤细的脖颈和锁骨处留下暗红的印记。林依弓起身子,手指深深陷入他的背肌。

\"轻点...别留下痕迹..\"林依喘息着说,却用双腿紧紧缠住他的腰。

唐泽的动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被**淹没。他们的结合激烈得近乎粗暴,像是要把所有不能宣之于口的感情都发泄在这场情事中。床头的相框里,丢丢的笑脸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事后,林依蜷缩在唐泽怀里,手指无意识地在他胸口画圈。房间里只剩下两人逐渐平复的呼吸声。

\"我饿了。\"林依突然说,打破了沉默。

唐泽吻了吻她的发顶,\"我去做早饭。\"他起身时,目光扫过床头柜上丢丢的照片,心里涌起一阵刺痛。

厨房里,唐泽机械地从冰箱取出昨晚熬好的鸡汤。金黄的油脂已经凝结在表面,他用勺子小心地撇去一部分,然后将整碗汤倒入小锅中加热。汤煮沸后,他加入隔夜米饭,看着米粒在浓汤中慢慢舒展。切碎的青菜和一小撮盐是最后的点睛之笔。

\"好香啊。\"林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已经穿好了衣服,头发还有些凌乱,嘴唇因为刚才的激情而微微红肿。她靠在门框上,目光柔和地看着唐泽忙碌的背影。

\"鸡汤饭,还有我自己腌的泡菜。\"唐泽没有回头,声音有些闷,\"你先去餐桌等着吧。\"

林依没有动,反而走到他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背上。\"唐泽….\"她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说不清的情绪。

唐泽僵了一下,然后继续搅动锅里的鸡汤,\"再这样子,又只有吃其他的了哈。\"

林依松开手,退后一步,\"哦!\"她转身走向餐厅,背影显得有些开心。

早餐桌上,两人沉默地吃着热腾腾的鸡汤饭。唐泽自制的泡菜酸甜适中,带着微微的辣味,是林依最喜欢的口味。

\"今天有什么计划?\"林依突然问道,打破了沉默。

唐泽抬起头,\"没什么特别的,怎么了?\"

\"我想去武侯祠看看,\"林依用筷子轻轻戳着碗里的米饭,\"长那么大还没进去过。\"

唐泽犹豫了一下,\"要得,家门口还要收费的我也没去过。\"他最终说道,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武侯祠里游人如织,唐泽和林依保持着微妙的距离走着,既不显得太亲密,又不至于太疏远。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诸葛亮真的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唐泽站在三绝碑前,不自觉地开始讲解,\"他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发明家..\"

林依微笑着听他讲述,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这是他们之间最自然的状态--唐泽讲述历史故事,林依安静地聆听。有那么一瞬间,唐泽几乎忘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仿佛回到了单纯的朋友时光。

\"你知道吗?\"林依突然说,\"我最喜欢看你讲历史时的样子,眼睛会发光。\"

唐泽愣了一下,然后不自在地移开视线,\"走吧,其实这个地方应该叫汉昭烈皇帝陵,就是刘备的墓。\"

下午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两人在锦里的小巷中穿行,品尝着各种小吃。林依买了一串糖葫芦,非要唐泽也尝一口。他无奈地咬下一颗,酸甜的味道在口中炸开,林依看着他皱起的眉头笑得前仰后合。

\"晚上想吃啥子?\"唐泽问道,顺手接过林依手中的包。

\"火锅!\",林依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知道有家新开的店,据说特别正宗。\"

夜幕降临,火锅店里热气腾腾。红油锅底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唐泽点了林依最爱的毛肚和黄喉,还特意要了一份红糖糍粑来解油腻。

\"辣不辣?\"唐泽看着林依被辣得通红的脸颊,忍不住问道。

林依吐着舌头,猛灌了一口冰镇酸梅汤,\"辣死了,但是好好吃!\"她的眼睛因为辣味而湿润,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唐泽不自觉地伸手,用拇指擦去她嘴角的油渍。这个亲密的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林依的睫毛轻轻颤动,唐泽迅速收回手,假装整理餐具。

饭后,他们去了附近的电影院。黑暗中,林依的手悄悄覆上唐泽的手背。他犹豫了一下,最终翻转手掌,与她十指相扣。银幕上的光影变幻,却无人真正在意剧情。

电影散场后,夜已深沉。街灯下,两人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

\"今天...很开心。\"林依轻声说,站在自己家的小区门口,不愿离去。

唐泽看着她被夜风吹乱的发丝,又低头吻了她,说,\"嗯,我也是。\"

林依咬了咬他的嘴唇,\"我该回去了。\"她转身离开,背影在路灯下显得格外单薄。

唐泽站在小区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心中五味杂陈。回到家,手机屏幕亮起--是丢丢发来的消息:\"今天去了普吉岛,海水好蓝,想你。\"

唐泽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最终没有回复。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月亮。

夜风拂过,带着盛夏特有的燥热。唐泽深吸一口气,关上窗户,走向卧室。床头柜上,丢丢的照片依然在微笑,而空气中还残留着林依的香水味。

在成都的街巷深处,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以待的角落——汉昭烈帝庙。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千年古柏低语着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这里没有浮华,只有红墙青瓦见证着那个以仁德治世的君王。当第一缕晨光穿过飞檐,洒在斑驳的石板上时,仿佛能看见那位宽厚仁爱的帝王,正含笑注视着这座以他之名流传千古的庙宇。

漫步在武侯祠的红墙夹道间,不经意就会与这座承载着蜀汉记忆的庙宇相遇。汉昭烈帝庙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关于刘备的每一个传说。推开朱漆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沉淀了1800年的历史气息,那混合着檀香与古木的特殊味道,瞬间就将人拉回到那个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

昭烈殿前,三株千年古柏依然苍劲挺拔,据说它们从建庙之初就屹立于此。抚摸粗糙的树皮,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远去的历史。殿内,刘备的塑像端坐正中,金漆虽已斑驳,但眉宇间那份仁厚与坚毅依然清晰可辨。导游轻声讲述着\"三顾茅庐\"的故事,恍惚间似乎看见那个为请诸葛亮出山而三次冒雪前行的执着身影。

转过回廊,武侯祠近在咫尺。这种\"前庙后祠\"的独特格局,恰似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千古君臣的情谊写照。诸葛亮殿内\"静远堂\"的匾额与刘备殿\"业绍高光\"的题字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鱼水之交\"的佳话。有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两殿之间的石板路略微倾斜,暗喻着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赤诚。

惠陵的肃穆总是让游人不由自主放轻脚步。这座圆形的帝王陵墓被数十株古柏环绕,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陵前香火不断,有人虔诚祭拜,有人驻足沉思。一位白发老者轻声吟诵着《出师表》中的句子,声音里满是跨越千年的感慨。

午后阳光正好,庙宇的飞檐在蓝天下勾勒出优美的曲线。三义庙前的空地上,几个孩童正在模仿桃园结义的情景,稚嫩的笑声为这座古庙增添了几分生气。茶社里飘来茉莉花茶的清香,几位老人正在下棋,棋盘上黑白交错,宛如当年天下三分的局势。

当暮色渐浓,庙宇的轮廓在夕阳中显得愈发深沉。最后一缕金光洒在\"汉昭烈帝庙\"的匾额上,为这座千年古庙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此时游人渐稀,唯有檐角的风铃还在轻声吟唱着那些关于仁德、忠义与坚守的故事。

这就是汉昭烈帝庙,一个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的地方。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每一片树叶都在低语。当你静心聆听,就能听见1800年前那个乱世中最为动人的声音——那是关于仁者爱人的永恒回响,是关于\"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千年教诲,更是关于理想与坚守的最美诠释。

《前出师表》

臣亮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传为诸葛亮所作,但部分学者存疑)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