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学名张好古 > 第四九九章 百姓助战,拿下赤嵌城

赤嵌城外的甘蔗田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王老伯蹲在田埂上,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干裂的土地,耳边又响起了昨夜荷兰人的皮鞭声。自从红毛鬼来了以后,这片土地上的哭声比笑声多。他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炮声和喊杀声。

\"阿公快看!\"隔壁家的阿水扔下锄头,指着海面惊呼。王老伯眯起昏花的老眼,只见碧波万顷间,数百艘战船漂浮不定。最前面的那艘大船上,一面绣着日月星辰的旗帜在朝阳中猎猎作响。\"是大明军队!是大明的日月星辰旗!\"王老伯的眼泪突然就涌了出来,他颤抖着跪倒在地,干裂的嘴唇不住地哆嗦。

消息像野火般在乡间蔓延。田间劳作的农人扔下了锄头。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海岸,有人赤着脚在田埂上奔跑,有人推着独轮车吱呀作响,更有白发苍苍的老妪拄着竹杖蹒跚前行。阿水搀扶着王老伯赶到北线尾时,护**的战斗已经结束。他们看见一个身着铠甲的将军正在沙滩上展开地图,身旁的帅旗上赫然绣着一个笔力遒劲的\"张\"字。

\"乡亲们!\"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人群中炸响。只见那将军站在礁石上,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我张好古奉大明正朔,今日来收复故土!\"话音未落,海滩上已哭成一片。王老伯看见邻村的李铁匠突然跪在海水里,把脸深深埋进掌心,肩膀剧烈地抖动着——三年前,他的妻女就是被荷兰人拖进赤嵌城再没出来。

第二天拂晓,赤嵌城外出现了奇特的景象。数千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男人扛着锄头铁锹,妇女挑着竹筐土箕,连总角小儿都抱着陶罐来回运水。李铁匠带着上百个青壮年在最前线挖战壕,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滚着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再挖深些!\"他抹了把脸上的泥浆,\"让红毛鬼的炮弹陷在里头!\"几个荷兰士兵在城墙上探头张望,很快就被竹竿绑着的铁钩拽了下去。

城西的椰林里,张好古正在观察城防。他忽然发现护城河的水位正在下降,转头看见上百个百姓正在上游用沙袋筑坝。\"禀张大帅,\"一个包着头巾的老渔民咧嘴笑道:\"咱们把水断了,看红毛鬼还能撑几天!\"夕阳西下时,赤嵌城已经被三道蜿蜒的壕沟团团围住,沟里插满了削尖的竹刺。炊烟从各处临时搭起的灶台升起,妇女们把刚烙好的面饼塞到士兵手里,孩子们围着篝火追逐嬉戏,仿佛这不是战场,而是一场久违的庙会。

夜深了,王老伯蹲在战壕边磨着镰刀。他望着城墙上惊慌晃动的火把,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跟着父亲迎接颜思齐船队的场景。月光照在营地中央的日月旗上,那曾经熟悉的星辰图案让他喉头发紧。老人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旗角,就像抚摸失散多年的孩子。远处的海浪声隐约可闻,仿佛在诉说一个即将终结的漫长噩梦。

台湾赤嵌城外,张好古凝视着这座荷兰人建造的棱堡要塞。普罗文查城虽小,却是荷兰殖民统治的重要象征。护**登陆后仅用三天就完成了对这座要塞的合围,一场不见硝烟的心理攻坚战就此展开。这场攻城战不仅展现了张好古高超的军事智慧,更成为\"攻心战\"的典范之作。

普罗文查城的战略弱点?注定了它难以长期固守。这座荷兰人建造的要塞,原本只是荷兰人镇压台湾农民起义后建立的辅助据点。城墙周长不足一里,仅配备十余门老旧火炮。更致命的是,城内淡水储备仅能维持八天,粮食库存也十分有限。守军司令描难实叮在战前报告中就曾警告:\"我们连一场持续两周的围困都难以承受\"。张好古在战前通过华人商贾获取了这些关键情报,因此将普罗文查城列为首要攻击目标。他深知,拿下这座相对薄弱的前哨要塞,不仅能打击荷军士气,更能获得进攻热兰遮城的跳板。

荷军的侥幸心理与张好古的战略定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被围初期,描难实叮竟异想天开地提出支付赔款让护**撤退。这种殖民者惯用的\"金钱换和平\"伎俩,立即遭到张好古的严词拒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必须物归原主\"。

荷军见计不成,又提出让守军安全撤往热兰遮城的条件。张好古再次拒绝,他声讨荷兰殖民者的罪行,并义正辞严地指出:台湾历来是属于中国的,本应把它归还原主。如果你们仍旧违抗我的命令,那么我将立即下令进攻。他清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道理。与此同时,护**开始有条不紊地修筑围城工事,在城外架设了五十余门火炮,其中包含三十门松江制造总局生产的新式重炮。这种既强硬又冷静的态度,给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攻心战术的连环妙用?成为压垮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张好古首先释放了二十余名荷兰俘虏,让他们带着护**军的优厚条件回城劝降:只要放下武器,保证人身安全。这些俘虏回到城内后,将护**兵强马壮的情况如实相告,极大动摇了守军意志。与此同时,张好古命令士兵在城外焚烧稻草,制造遮天蔽日的浓烟;夜间则擂鼓呐喊,模拟大军进攻。更绝妙的是,他故意让守军看到护**士兵在享用丰盛餐食,而城内粮水日渐匮乏的对比。这种心理战术的组合运用,使守军士气彻底崩溃。描难实叮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困在笼子里的老鼠,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绝望\"。在张好古强大的攻势面前,荷兰军队被迫投降。

兵不血刃的最终胜利?印证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二月四日,普罗文查城守军终于开城投降。令人惊叹的是,这场攻城战几乎没有发生激烈战斗,护**无一伤亡。投降的三百四十名荷兰士兵全部成为俘虏,后被分批安置。张好古严格约束部队,禁止虐待俘虏,甚至允许他们保留个人财物。这种宽大处理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仁义精神,也为后续劝降热兰遮城守军埋下伏笔。值得一提的是,护**缴获的荷兰军旗和文书,成为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重要历史物证。

民心所向的连锁反应?才是这场胜利的最大收获。普罗文查城陷落的消息传开后,台湾各地爆发了反抗荷兰统治的起义。大员、麻豆、萧垅等地的汉族移民和原住民纷纷揭竿而起,袭击荷兰人的种植园和哨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起义者很多都打着\"迎接大明军\"的旗号,自发组织起来配合护**作战。荷兰总督揆一在给巴达维亚的报告中哀叹:\"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座要塞,而是整个台湾的人心\"。这种民心向背的转变,为张好古最终收复台湾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普罗文查城之战的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攻城战。张好古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将军事压力与心理攻势完美结合,创造了\"以全争于天下\"的经典战例。更深远的是,这场胜利唤醒了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证明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后世,当国人重温这段历史时,不仅为张好古的军事智慧所折服,更应铭记: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终究要靠争取民心这个最强大的武器。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不得人心,也绝不会得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